施陽覺不可。
紀清認為是施陽肩頸沒問題。
“我來給你按?”施陽起身。
“你會?”紀清猶疑。該不是剛才低頭看的那幾分鐘穴位圖吧。
“一點點。”施陽放下圖紙,“陸川是醫生,和他出去的時候教過。”
紀清在沙發上舒适坐下,接着眉頭微皺,一聲嚎啕:“啊……輕點……”
穴位一按一個準。
施陽:“很疼?我還沒使勁。”
“剛開始那一下有點疼,後來很酸爽,挺舒服。”紀清回憶過程,“很奇妙,好像疼痛中帶着滿足。”
“那你忍着,我盡量輕點。”施陽繼續,指壓秉風,擡人手。紀清咬牙:“啊——”
幾分鐘後,施陽肘點肩井。
“停停停——疼——”不等施陽停下,她又道:“繼續。”
兩人回到客廳的時候施瑾不知所蹤,按道理來說她應該在打遊戲才對,一把遊戲少則也要十分鐘。
施瑾撤離的速度快到腳步淩亂,恨電梯開門磨蹭,巴不變紙片人鑽進去。
施陽拿手機找人,見施瑾留言,結結巴巴:【我……我突然想起來還有事,先走了。不要書了,你忙你的。】
施陽意會其意,對紀清道:“她回學校了。”
“那等會問一問到學校沒。”紀清說:“那繼續忙嗎?”
施陽:“……”
紀清放下書:“我是說今晚星空很美,要不要去看看?”
施陽失笑。
女孩子自始至終都在注意他,他已經看到今夜最美的星空。
夜深微涼,兩人并沒有出門而是倚在窗台看萬家燈火點點,星光璀璨。兩人靜靜地站着,肩膀輕輕觸碰,誰也沒說話卻仿佛能聽見彼此的心語。
第二日施陽自律早起去公司,紀清則是去食不晚火鍋店幫忙,火鍋店店員已經把她當做一名員工。
對于昨晚的事,唐晚屬實意外,她以為紀清上前就行,最多言語争鋒幾句,誰知直接撲進人懷裡。
紀清道出原委:“你不清楚情況,我也是被施陽倒計時逼急了,病急亂投醫。”
唐晚:“是挺急的,有醫生在場,你去人懷裡診治。”
唐晚還想問回家後有無發生後續。
紀清繼續幹活懶得理她的揶揄,反正她還了一個債務,當晚就把借據上“欠施陽一個擁抱”劃掉,她一身輕松入睡。
到午飯時刻,兩人去休息室,唐晚牽人坐下,産生拉扯,紀清“嘶”地一聲慢動作,她的關節在抗議。
肩膀立刻傳來一陣酸脹感,像是被什麼人打過。
這再次勾起上午從紀清處沒得到的回應,她問:“你們昨晚……隐秘戰鬥了?後勁……也太大了。安全措施做了沒有?”
“……”紀清坐好,掀開飯盒,“還記得你給我的按摩穴位圖嗎?”
“記得。”
紀清:“施陽看見了,他說和你家陸醫生學過,讓他給我按了幾分鐘。”
原來這樣,唐晚點點頭,開始吃飯。
吃飯的同時,紀清接到一通甯海市的電話,下午便立馬回家去。
第二日也說不去火鍋店。
前領導慧姐在電話裡說挂念她的近況,想要她回去工作。
但紀清說不是很喜歡那個城市,暫時不打算回去。
于是慧姐多給她時間做決定:“現在也十二月多了,年後回來也行,還是跟着我幹,不用擔心父親鬧事。”
慧姐繼續道:“明天有個客戶在雲台,臨近年底,抽不開人手,你能去幫個忙嗎?”
紀清猶豫,她好久沒工作,而且明天就要見客戶,算上睡覺時間她也就二十四小時準備。
“相信你的能力。你在大學時我是先看上你的才幹而後了解你的為人。”慧姐安慰中笑她,“否則姐姐閑得慌?”
紀清還是學生,一張白紙時慧姐就帶着她,受過很多恩惠,她最終決定答應幫忙見客戶。
當天下午從火鍋店回家後紀清就開始着手工作。
晚飯桌上紀清看手機施陽沒催她,也沒問她在忙什麼。
晚上紀清回書房,施陽就在她手中活停下的空隙給她喂點水果和零食。
當夜也沒遵醫囑,趕人去睡覺。
紀清與客戶的助理約好第二日下午兩點在一家咖啡館面談。但當她下午一點出門後收到消息,地點改為一所茶館,她又打車去茶館。
出租車到茶館外,紀清下車卻沒直接走進去。面前是一棟非常有韻味的古建築,不是普通的茶館。
一開始定在咖啡館紀清還暗自慶幸,但突然改地方,她陷入了沉思,玩茶的客戶該怎麼應對?
茶葉價格相差懸殊,幾元到上萬元不等,不知客戶點了什麼茶。
主要是她身上的餘額不能支撐她走出茶館。
茶葉使人破産。
由于換地方導緻時間緊迫,不由得她多加猶豫。
她給慧姐發消息,問慧姐能有多少預算?然後迅速從一貧如洗心态切換職場精英。
自信穩重地走進茶館。根據對方助理發的信息找到位置,是一處靠窗的茶台,品着茶水,看窗外古風小巷,别有一番風味。
暗幸不是包間,否則價格還要離譜。
身後站着助理。午後陽光灑進窗台,為冬季鍍上難得的金,人也有大把金。
蔣總悠悠然地坐在窗邊茶台,面前是一套精緻的茶具,水煮沸,輕捏茶匙,動作從容。他微微低頭,專注地看着茶葉在水中沉浮,像看人生起伏。
蔣總是一位快五十的中年男人但人儒雅有氣質,衣服襯人,皮膚好,沒脫發。
紀清想到施陽,以後會不會也是這樣。
分秒間看到,想到很多,但紀清很快收回思緒。
她微笑,自在從容地過去與人打招呼。
沒離職前紀清曾跟過這個項目,沒想到蔣總居然記得她,甚至知曉她的名字,因是她來對接還一整個心情好。
但紀清記得她與蔣總接觸不多,項目剛開始的時候對接的都是蔣總的助理。
從品茶到讨論工作,整個過程持續兩個小時,紀清沒有被為難反而從蔣總口中學到一些中國的制茶、飲茶文化。
一扇窗,一對人,相處融洽、談笑風生的畫面被人捕捉,拍下,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