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好就好在有太子,否則日子更難過。太子病着的時候,整個清思殿都人心惶惶,就怕太子有個不妥,皇後被廢了,她們這些伺候的宮人,都沒有好下場,如今太子病好了,而且比往日更受皇帝寵愛,人心才逐漸穩定起來。
今夜,皇帝再次駕臨清思殿,所有人都覺得這場風波已經過去了。
皇後聽到外面傳來的通報聲,臉上沒有表情,心裡卻嗤笑了一聲。皇帝厭棄她又如何,不想看到她又如何,隻要太子希望,皇帝終歸會來清思殿。
皇帝為難她,她為難太子,太子再去為難皇帝。天長地久下來,太子至今未被廢,真正的原因是他真是皇帝最寵愛的兒子,不過這麼折騰下去,太子的這份寵愛還能維持多久,可就說不準了。
她出了殿,帶領衆多宮人,向皇帝屈膝請安。
“妾拜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
“平身吧。”皇帝擡了擡手,腳下卻不停,一路往裡走。
皇後跟在他身後,入了殿。
“陛下,妾這裡隻有去年的舊茶,沒有新茶,隻能委屈陛下了。”皇後從宮女手裡接過茶盞,親自捧着,放到皇帝身邊的案幾上。
皇帝聽她說這事,心裡相當膩味。
前段時日,皇後這裡沒有新茶,還能說得過去,現在皇後說沒新茶,不過是在用言語擠兌他。
“無妨,朕來這裡不是為了喝茶。”皇帝沒端起茶盞,隻是看着她,“朕說件事,說完就走。安平的管事嬷嬷不合适,你幫她換一個吧。”
“陛下來妾這裡,就為了這事?”皇後不敢置信。
“應該說,是太子希望朕親自和你說這事,朕隻是滿足他的願望。”皇帝淡然說道。
“陛下明明知道,太子這麼說,不是為了這個。”皇後這才明白,為何太子安慰她不用擔心,原來要用這事讓皇帝有台階下。
“朕知道,但是太子不和朕明說,朕就當不知道了。反正朕來過了,也說了太子希望朕說的話。皇後答應不答應,就是皇後的問題了。皇後,你連這點小事,都不願幫太子辦妥,還指望太子相信,你是他的好阿娘嗎?”皇帝看着她,突然笑了。
當日,他疏遠了皇後,皇後就對他怨氣滿滿,拿太子對付他。她是太子的好阿娘,他寵愛沈貴妃,自然是太子的壞阿耶。
有些事,他連解釋都不好和太子解釋,隻能任太子夾雜其中,左右為難,既不敢對太子嚴厲,也不敢對太子溫和,無論他做什麼事,太子都對他心有疑慮。
今時不同往日,太子想通了這事,不再對他心有怨言,皇後就沒辦法再拿捏太子了。
“陛下,妾不是太子的好阿娘,陛下倒是太子的好阿耶。太子是陛下的兒子,韶安不是嗎?韶南不是嗎?他們不也是陛下的兒子。太子是陛下最寵愛的兒子,是陛下的心頭寶,韶安韶南就是草,在陛下心裡,完全不值一提。可惜,太子相信嗎?陛下覺得太子相信嗎?”皇後的語氣中有些諷刺。
事情到如今這個地步,不僅僅是她的錯。
“朕當然不是太子的好阿耶。朕真是,當日就不該答應你。皇後隻有太子一子,自然永遠是太子的好阿娘。”皇帝看着她說道。
太子幼時,皇後對太子盡心盡力,完全稱得上好阿娘,所以她想要一個像福慧一般可愛的女兒時,他同意了。再後來,韶南出生了,一切就開始不同。
“陛下,你疑心妾害太子,疏遠妾,厭棄妾,這話就算你對太子說,太子都不會相信,隻會覺得陛下想要為厭棄妾找借口。”皇後的臉上露出了笑意。
皇帝知道怎麼做,讓她難受,她也知道怎麼做,讓皇帝難受。
“皇後,太子是朕的兒子,朕是他的阿耶,朕寵幸誰,厭棄誰,無須向太子解釋。太子是自己想通了這事。”皇帝不為她的話語所動。
“陛下可真會自欺欺人,太子如今這般親近陛下,為的是什麼,陛下難道不明白?”
“皇後,太子長大了。你願意做他的好阿娘,太子自然是你的好兒子,你不願做他的好阿娘,你猜,太子會怎麼做?”皇帝的話中,帶着說不出來的譏诮。
太子不喜歡沈貴妃,就收拾韶安,他要是不喜歡皇後,收拾的會是誰,不言而喻。
太子今日和他說小時候的事,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在提往日情分。既然太子念着舊情,希望他來清思殿走一趟,向外表明帝後和好了,他不妨滿足太子的願望。
他站了起來,最後說了一句:“皇後,朕來過了,你要怎麼做,随你,不過朕勸你好自為之。太子仁厚溫和,旁人相信,你是他阿娘,不會也信吧?”
皇帝說完,轉身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