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百姓的積極性更好,也為了更好的管理,周瑜将城内的百姓分成十個亭,每個亭,都選擇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擔任亭長。
然後把開墾的任務指派給片亭長,再由亭長去指揮轄區内的人。
此外,周瑜還把未開墾的土地進行了等級分層,那些容易開墾的土地,給的獎勵少一些,那些不容易開墾的,給的獎勵就多一些,而那些最難開墾的,周瑜更是直接送。這種土地開墾出來之後,可以免三年的稅金。
在一大波的政策鼓勵下,居巢全民掀起了開墾土地的熱潮。一些在外流離失所的難民也來到了居巢縣,安居樂業。
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在周瑜政策的鼓勵下,城内的百姓可謂是全民皆兵。
很多家裡都是祖孫三代一起上陣,甚至為了開墾好一片土地,三餐都讓家裡的婦人送到外面,在外面吃。
隻用了十天時間,城内的百姓就新開墾了五十畝地。這比周瑜原先的計劃整整快了三天。
要不是條件所限,這些人還可以再開墾幾十畝地。
因為這些地方原先都是荒蕪的,附近根本沒有什麼水源,
為了讓這些新開墾出來的土地可以用得上,引水就成了眼下最需要解決的大事。
為了讓引水的工程可以進展的更順利一些。
周瑜不顧天氣變化,實地走訪了很多地方,回到府上之後,又把相關的信息全都畫在了地圖上。
為了可以博采衆長,周瑜還把縣城裡所有相關的能人都彙集了過來。
在經過三個晝夜的充分商讨之後,周瑜決定在縣郊的地方建一個水池。
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很多人都勸周瑜要慎重決定。
如果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之後,卻找不到水源,那将直接影響周瑜的仕途。
但周瑜卻信心滿滿,因為在經過前期的勘探之後,周瑜十分肯定這地方是有一個很好的水源。隻要挖出這個水源,不僅可以保證附近土地的灌溉,還可以加強縣城内百姓用水的安全。
天上烈日炙烤,周瑜換上了一身便服,卷起衣袖褲管,生先士卒地幹起活來。
身旁的大小官員,也紛紛模仿周瑜,完全沒有了當官的形象。
百姓看見周瑜如此放下身段,個個都拍手叫好。大家的幹活士氣十分的高漲。
正當衆人努力挖地的時候,突然周瑜的鋤頭碰到了一塊硬物。
沿着硬物挖掘,卻發現這一塊硬物十分的巨大。足足有小半畝地。
硬挖肯定是不行了,周瑜眉頭緊皺,這水源明明就在下面,要是這樣就放棄,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看着周瑜半跪在地上,一臉惆怅的樣子,邊上的人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要麼放棄。你們想辦法把這塊大石頭給解決掉。
其實擺在周瑜面前的就隻有一條路。
“大家一起,把這石頭給弄出來。”周瑜深吸了口氣,然後緩緩的站了起來。
衆人面面相觑,但因為周瑜已經發話了,便都隻好硬着頭皮去挖。
好在人多力量大,石頭表面的土層最終還是被全部挖開。
看着堅硬的大石頭,大家都束手無策。
但周瑜卻已經有了辦法。
很快,周瑜便把所有人分成了兩組。
一組負責提供熱水,另外一組負責去提冷水。
周瑜想要通過熱脹冷縮的辦法,把這石頭進行自然的破裂。
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不明白周瑜為什麼要這麼做。
好在大家也都十分聽話的照做了。
為了讓熱水能夠更燙一些,另外一組的百姓索性就直接在大石頭的邊上架起了一口大缸。
然後把水進行快速的加熱,迷眼的水汽把四周的空氣都薰燙了。
一鍋熱水,馬上又是一鍋冷水。
如此冷熱交替十個回合之後,大石頭上清晰的出現了一條裂痕。
衆人這才明白周瑜的用意。
很快,又同樣操作了幾次之後。
“彭”的一聲,大石塊裂成了六七塊石塊。
但這些裂開後的石塊還是太大。
好在大家都已經掌握了方法,如法炮制,繼續操作。
最終這個半畝大的巨大石塊,成功地被拔掉了。
當周瑜看見石塊下面出現濕濕的土壤之後,頓時雙眼閃亮。
“大家一起加把勁,争取今天就讓這水源給挖出來。”
話音落下,周瑜第一個就跳進了這個石坑裡。身邊的幾個官吏也紛紛效仿,跟了下去。
沒多久,一股清泉破土地出,把周瑜的鞋子都浸濕了。
“挖到了,挖到水了!”身邊的百姓歡呼雀躍。
周瑜的臉上也得意的笑容。
因為有這個天然的石坑,周瑜便把石坑周圍的土壤進行了加固,這水池的雛形就出來了。
看着水池裡的水一點點的滿上來,周瑜握着鋤頭的手更緊了。
“好了,現在把通往地裡的水渠也給挖出來,這樣大家夥劉可以放心種地了。”
在周瑜的号召下,大家披星戴月,幹的熱水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