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木這麼一說,張翠翠就連忙收拾東西,又讓李老娘好好看着瑛子,“娘,那你就在家看着瑛子,我跟大牛去鎮上馬上就回來。”
還沒出門,梁家村大姐家大外甥竟然來了,“小姨,姨夫,舅姥姥,我來看看用不用我幫忙,我爹跟我說小姨夫要去交罰款,我那有同學。”
李大牛不信,“大外甥,我們昨天才從才從你爸爸那回來,昨天你爸爸也沒說呀,你這熟人,真有同學還是說,假的?”
李大牛的話音剛落,大外甥就笑着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姨夫,别不信,我真有同學在鎮上。鎮上就那麼大,我們經常碰見,關系就這麼處起來的。我爹昨天可能是忘了跟您說了,這不,我今天特意過來看看能不能幫上忙。”
張翠翠聽了,連忙打圓場:“大牛,大外甥也是一片好心,咱們就别多問了。既然他有熟人,那咱們就一起去鎮上,說不定真能幫上忙呢。”
李大牛看了看大外甥,見他一臉誠懇,便點了點頭:“行,那咱們就一起去。大外甥,你要是真能幫上忙,姨夫可得好好謝謝你。這是你三舅,也是村裡的婦女主任。”
“三舅?這還是我第一次見男婦女主任呢,”又對李大牛說,大外甥笑着擺擺手:“姨夫,太客氣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幫點忙是應該的。早知道三舅是婦女主任,我這一趟就不用跑了。”
李三木連忙說,“外甥認識人好啊,多個朋友多條路嘛。走,走,咱早點去,早點回來。”
李老娘坐在炕上,看着他們,笑着說,“這是三姐家女外甥的大兒子?哎喲,你這孩子真是懂事。你們去吧,路上小心點,我在家看着瑛子。”
瑛子聽到自己的名字,擡起頭看了看李老娘,嘴裡還啃着餅幹,甜甜地說,“奶奶,我會乖乖的,等爸爸媽媽回來。”
李老娘笑着摸了摸瑛子的頭,“好,瑛子真乖。”
李大牛和張翠翠收拾好東西,帶着大外甥出了門。
李三木也一起跟着,一路上,大外甥一邊走一邊跟他們聊着天,說起鎮上的事兒,頭頭是道。
“姨夫,小姨,你們知道不?咱鎮上五天一集,賣啥的都有,生意可紅火了。我同學就在那兒擺攤,賣些小玩意兒,一天能賺不少錢呢。”大外甥興緻勃勃地說道。
李大牛聽了,心裡一動,趕緊問:“大外甥,你那同學賣的是啥?咱們能不能也去試試?”
大外甥想了想,說,“他賣的主要是一些咱這沒有的東西,也都是到外地販回來的,人家有關系,肥皂牙膏牙刷什麼的。不過,姨夫,你們要是想賣東西,我覺得得弄些别的,咱這邊人,不太好嘴。”
張翠翠聽了,點點頭,“大外甥說得對,現在牙刷牙膏肥皂好賣,咱也沒這個本事,不知道從哪進貨便宜。”
李大牛也點頭贊同,“行,那咱們先去交罰款,順便去市場看看,打聽打聽行情。”
今天事情辦的順利,到了鎮上,李大牛就去供銷社賣了兩條煙,給李三木大外甥一人一條,“拿着,今天用不着以後再用,你們都是為我家跑着一趟,一條煙算什麼?”
幾個人經過一番商量之後,約定好在半個小時之後于辦事門口碰面集合。
李三木先去生育部門,看看能不能和領導講講情。
大外甥去找同學,看看有沒有熟人。
李大牛和張翠翠逛供銷社。
供銷社三層,什麼時候都有人逛,李大牛和張翠翠知道後世的超市有多大,看着供銷社就有點不順眼。
張翠翠輕聲說,“我覺得啊,還是像手電筒這樣的東西最為實用呢,晚上走夜路的時候可少不了它。還有那個暖水瓶也不錯,可以随時喝到熱水。”
李大牛點頭表示贊同,“是啊,現在手電筒就是家用電器呢,不過等到以後大家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這手電筒就不算什麼了!”
張翠翠向售貨員打聽,“同志,現在什麼東西是最缺貨的呀?”
結果張翠翠忘了這是個什麼年代,人家直接來了句,“聽你這口氣,從東北回來的吧,我們這缺什麼呀,缺人參缺天麻,怎麼,你那有呀?瞎咋呼什麼。”
張翠翠被售貨員這麼一嗆,臉上頓時有些挂不住,尴尬地笑了笑,低聲對李大牛說:“大牛,咱們還是别問了,趕緊買完東西回去吧。”
李大牛點點頭,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但他還是笑着對售貨員說:“同志,我們就是随便問問,沒别的意思。您别介意。”
售貨員瞥了他們一眼,沒再說什麼,低頭繼續整理櫃台上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