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員點點頭,“大牛,你這想法不錯。省柴竈的建造不僅能改善生活條件,還能為以後翻蓋房子積累經驗。你們村的土坯房雖然老舊,但隻要設計合理,翻蓋起來并不難。但最好是春秋翻蓋,那時候暖和,現在已經十一月,太冷,土地開始上凍,并不适合翻蓋。”
李大牛聽了,心裡更有底了。
他知道,翻蓋房子是大事兒,得一步一步來。
眼下最重要的是把省柴竈建好,解決村裡人燒飯的問題。
幾天後,李大牛家的省柴竈建好了。他點燃了柴火,鍋裡煮上了地瓜幹。
不一會兒,鍋裡的地瓜幹就煮好了,而柴火卻隻用了一半。
炕也開始慢慢熱了起來,張翠翠用手摸了摸炕面,驚喜地說,“大牛,這炕熱得真快,而且熱量很均勻!”
李大牛笑着點點頭,“是啊,技術員說了,省柴竈的熱效率高,炕能熱得更快,也更持久。”
晚上,李大牛躺在熱乎乎的炕上,心裡充滿了成就感。
他知道,省柴竈的改造成功了,接下來就是推廣到全村。
第二天一早,村裡人聽說李大牛家的省柴竈建好了,紛紛跑來看熱鬧。
大家圍着竈台,七嘴八舌地問:“大牛,這省柴竈真能省柴火?炕熱不熱?”
李大牛笑着回答,“大家放心,這省柴竈不僅能省柴火,炕還熱得更快、更持久。你們要是不信,可以來我家試試。我娘這幾天都在炕上,嗯,兩個孩子也在,大家都能來看!”
李大牛這麼說,村裡果然有很多老人小孩都來體驗。
見人多了,張翠翠就和兩個孩子到了自己床上,誰知道那些人有沒有虱子?
不過都知道李老娘是個幹淨人,沒幾個埋埋汰汰地非要上炕,都是抱着孩子,用手摸摸炕,就差不多了。
“大牛,你這省柴竈真是好東西啊!炕熱得快,還省柴火,咱們村要是都能用上,日子就好過了!”五爺爺坐在炕上,摸着熱乎乎的炕面,笑得合不攏嘴。
李大牛笑着點頭,“五爺爺,放心,咱們村一定能用上。等大家都建好了省柴竈,稭稈還田的事兒也能順利推進,咱們村的黃土地改良後,産量肯定會提高不少。”
村裡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李大牛趁機說道,“大家要是想建省柴竈,可以來找我,我幫大家聯系人,咱們一起幹!技術員說了,之前也有人做這個省柴竈,我們也可以跟着學。”
接下來的幾天,李大牛忙得腳不沾地。
他一邊幫村裡人建省柴竈,一邊趁着搭炕的機會,把自家院子也好好收拾了一番。
他先是把西屋窗戶外面的雞窩拆了。
雞窩是老早以前搭的,早就破舊不堪,雞糞味兒也大,拆了之後,院子裡清爽了不少。接着,他又借了大志哥家的高粱稭稈,給廁所搭了個棚子。
以前廁所沒頂,下雨天用起來很不方便,現在有了棚子,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李大牛還特意把院牆壘高了一尺。
以前院牆矮,從胡同走過的人都能看見院子裡的人在幹啥,現在牆高了,院子裡的事兒外人就看不見了,隐私性好了不少。
忙完這些,李大牛又盯上了院子裡的那棵老槐樹。
槐樹年頭久了,樹幹粗壯,枝葉茂密,夏天雖然能遮陰,但也擋住了不少陽光。
李大牛琢磨着,要是把槐樹砍了,院子裡能亮堂不少,以後翻蓋房子也方便。
“翠翠,你說咱們把這槐樹砍了咋樣?”李大牛一邊收拾院子裡的土坯塊,一邊問張翠翠。
張翠翠看了看那棵槐樹,有些舍不得,“大牛,這槐樹可是咱家的老樹了,砍了怪可惜的。要不先留着,等以後翻蓋房子的時候再說?”
李大牛想了想,點點頭,“也行,那就先留着。不過,這院子裡的壕溝得填了,不然走路不方便。”
張翠翠笑着說:“行,你看着辦吧。反正這院子是你的,你想咋整就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