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李大牛把燒好的水倒進碗裡,沖了幾碗麥乳精。
他先端了一碗給李老娘,“娘,喝點麥乳精,補補身子。”
李老娘接過碗,“大牛,這東西好,可不能天天喝,天天喝那得什麼人家才喝的起,知道不?”
李大牛又端了一碗給張翠翠,“翠翠,你也喝點,娘,這不是今天沒做飯嗎?哪能天天喝。”
張翠翠接過碗,笑着說,“大牛,你也喝,别光顧着我們。娘,這東西都是有保質期的,過期了不就浪費了?”
李大牛點點頭,“翠翠說的是,娘,你這個歲數都開始缺鈣了,這東西補鈣,你要是自己身體好,不用支使我們,不也是省力?”說完,李大牛自己也端了一碗,坐在炕邊慢慢喝。
瑛子看到大家都在喝麥乳精,也嚷嚷着要喝。
張翠翠笑着給她倒了一小碗,瑛子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臉上滿是滿足的笑容。
喝完麥乳精,李老娘把碗收拾好,對張翠翠說,“翠翠,你去後屋做被罩吧,我把被子收收,晾衣服的事兒我來就行。”
張翠翠點點頭,“行,娘,您别太累了,晾衣服的事兒讓大牛幫您。”
李大牛也站起來,“娘,我來幫您晾衣服,你歇會兒。”
李老娘笑着擺擺手,“不用,你們忙你們的,這點活兒我還幹得動。”
張翠翠和李大牛見李老娘堅持,也就不再多說。
張翠翠去後屋做被罩,李大牛則幫着李老娘把衣服晾在小車和大椅子上。
晾完衣服,李大牛又去院子裡收拾了一下,把洗澡間的薄膜重新固定了一下,防止被風吹跑。
這時候正好過了中午頭,李老娘就讓李大牛把被子疊起來放到大屋裡床上,然後把剛洗完的曬的半幹的衣服又晾到院子裡的鐵絲上。
“大牛,你們回來這麼長時間了,是不是過幾天去你妹妹家走走,還有你二姐家。”李老娘看李大牛在曬衣服,又想起自己的兩個女兒。
李老娘心裡想着,大女兒在東北離得遠,又和大牛關系不好,小兒子也在外地,以後在外地安家,這兩個指望不上,家裡還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三個,他們關系可不能再鬧僵了。
李大牛一邊晾衣服,一邊聽李老娘提起姐妹家的事兒,心裡也有些感慨。他知道,娘一直惦記着家裡的幾個孩子,尤其是嫁得不遠的二姐三妹,但平時來往也不多。
這時候嫁出去的閨女就是潑出去的水,除了逢年過節,很少走娘家。
李大牛點點頭,對李老娘說,“娘,您放心,等明天從市裡回來,後天我就去二姐和三妹家看看。咱們一家人,我這也回來安家了,得多走動走動,不能生分了。”
李老娘聽了,就笑,“大牛,你能這麼想就好。咱們家現在日子好過了,你們兄弟姐妹也得互相幫襯着點。也不知道你二姐家有什麼事兒,按說這麼近,應該知道你回來了啊。”
李大牛心說,我二姐,那不得等到臘月底,給你送禮,我又沒跟她寫信說我要回來,“娘,你說得對。咱們一家人,就得齊心協力,日子才能越過越好。二姐夫上班,二姐得顧家,三妹又快生了,更不能到處走。”
晾完衣服,李大牛又想起開澡堂的事兒,心裡琢磨着,在村裡開個洗澡的澡堂,能不能賺錢呢?
李大牛轉頭就說,“娘,你說開澡堂的事兒,在咱村裡開個澡堂,咱們村現在洗澡不方便,冬天更是冷得受不了。要是能在村裡開個澡堂,肯定有不少人願意來洗。”
李老娘聽了,點點頭,“大牛,你這想法不錯。咱們村現在日子好過了,大家手裡也有點閑錢,要是能有個洗澡的地方,肯定受歡迎。不過,開澡堂可不是小事兒,得好好琢磨琢磨。可不能花很多錢,咱家也不富裕。你前幾天剛掙了四十,這村裡可就有不少紅眼的,你要是再開澡堂明着賺錢,那紅眼的肯定更多。”
李大牛心說,老娘還是挺有心眼的,“娘,您說得對。這事兒得好好想想,不能貿然行事。等我去鎮上問問,看看有沒有合适的材料,再打聽打聽别的村有沒有開澡堂的,咱們也好學學經驗。嗯,你還别說,肯定有眼紅的,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我這不是想着方便方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