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生後要當富一代 > 第81章 兵分兩路

第81章 兵分兩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省城汽車站人潮洶湧。瑛子緊緊抓着張翠翠的衣角,眼睛卻不夠用似的四處張望——那麼高的樓,那麼多自行車,還有穿着喇叭褲、燙着卷發的時髦女郎。

"梅子!"李大牛突然揮手。

人群中的李梅穿着米色風衣,胸前别着省工藝品公司的工牌,在灰撲撲的人流中格外醒目。她身後停着一輛帶篷的三輪車——專門雇來拉行李的。

"先去我宿舍放東西,下午帶你們參觀公司!"李梅抱起瑛子轉了個圈,小姑娘的新書包在空中劃出歡快的弧線。

工藝品公司的展廳裡,李家老少看得目瞪口呆。玻璃櫃裡陳列着精美繡品,牆上挂着李梅設計的《茉莉花開》系列,角落裡甚至有個小放映機在播放出口産品宣傳片。

"這是...你做的?"李大牛指着一條繡滿牡丹的真絲圍巾,聲音發顫。

李梅笑着點頭,"外貿訂單,一條賣二十美元呢!"

李老娘湊近看了看标價牌,突然拉住孫女的手,"梅啊,好好幹,可别回來了..."話說一半又哽住,忙用袖口擦眼睛。

"翠翠!"

火車站候車室裡,梁紅抱着個帆布包匆匆跑來。她丈夫周文拄着拐杖跟在後面,警服臂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你們這是..."張翠翠驚喜地站起來。

"老周這不是腿傷嚴重,說是要去廣州療養,"梁紅喘着氣,"聽說你們也今天走,特意改簽了車票!"

周文笑着拍拍李大牛的肩:"正好一路,有個照應。"

張翠翠突然想起什麼,從行李深處掏出個布包,"天麻!我東北小姑新寄來的,比上回的成色還好!"

梁紅眼眶一下子紅了。兩個發小緊緊相擁,周圍嘈雜的人聲仿佛都遠去了。

"到了廣州,記得給我寫信,"梁紅把一張紙條塞進張翠翠口袋,"我表姐在友誼商店上班,有事找她。"

發車前兩小時,李大牛獨自在站台溜達。省城的繁華讓他既興奮又惶恐——那些高樓大廈,那些聽不懂的廣播詞,還有妹妹口中"二十美元一條"的圍巾...

"想啥呢?"李梅不知何時站在身後,遞來一根奶油冰棍。

李大牛舔着甜膩的冰棍,突然問,"梅子,你說我去了廣州能幹啥?總不能還擺修車攤..."

"怕啥?"李梅指着站台上忙碌的裝卸工,"你看那些人,十年前不也是莊稼漢?現在一個月掙一百多呢!"

李大牛突然覺得,也許未知的南方,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

"旅客同志們,開往廣州的243次列車即将發車..."

在去廣州之前,李大牛一家先去了李大秋工作的地方,讓李老娘帶着瑛子和軒軒兩個孩子在李大秋那暫時住着,也是給軒軒斷奶,等李大牛從南方回來,也就到了李大秋回老家結婚的時候。

到時候一家人一起回老家。

說起李大秋結婚這事,那也算是一波三折。

春天打的電報,夏天李大牛蓋的新房,等秋天結婚。

李梅眼界開闊後,知道農村現在最需要的是小商品,她說服當婦女主任的李三木,讓村裡的閑置勞力,去南方打工或者進貨,村裡部分人看李家發展不順眼,罷免李三木的婦女主任,李家在村裡失去話語權。

村裡氣氛不好,李大牛很是郁悶,這時,李大牛弟弟李大秋回信說在夏末秋初回村結婚,李大牛又要發愁蓋新房的事兒。

好容易房子蓋了,結果李家也沒保住這個服務社。

等到秋收,李大秋要準備結婚,村裡就發難,這不,服務社交給村裡,張翠翠個人理發部也在村裡消失,另一個大姓韓家接過服務社、理發部,李大牛蓋了四間新房,兩間借給李大秋結婚,落在李大牛名下。

而之前的三間老房子,則分給李大秋一間,李老娘一間,李大牛一間。

李三木被罷免婦女主任的消息傳來時,李大牛正在新宅基地上夯土牆。鋤頭從手中滑落,砸在腳面上,他卻感覺不到疼。

"就因為支持冬閑打工?"李大牛瞪着來報信的張翠翠,聲音沙啞。

張翠翠摘下沾滿灰塵的頭巾,露出已經許久沒修飾的眉毛:"韓家帶的頭,說三木'煽動勞力外流,破壞農業生産'。二十三個人投票,十六個贊成罷免。"

李大牛望向村支部方向,那裡新貼的大紅紙上,"韓月英"三個字刺眼地排在婦女主任候選人第一位。他知道,這是對李家近半年"不安分"的報複——先是李梅去了省城,和齊家親事沒成,張翠翠鼓搗的這個服務社又掙錢,可不就是紮了村裡很多人的眼?

"三木哥怎麼說?"

"能咋說?"張翠翠苦笑,"今早看見他扛着鋪蓋去縣裡了,說是找梅子想辦法。"

傍晚,李大牛蹲着發愁,李老娘在裡屋咳嗽,自打保護員職務被撤,老太太的精神頭一天不如一天。

郵遞員的自行車鈴在院外響起,原來是李大秋的信,說是日子差不多定了,問問家裡的新房安排。

竈屋裡,張翠翠正在煮粥。自從護發室關門,她又變回了那個圍着鍋台轉的農村媳婦,隻是偶爾會對着廣州寄來的美容雜志發呆。

"翠,"李大牛突然說,"明天我去趟縣裡。"

找周文,房子必須得有。

借債也得蓋,張翠翠昨天把家裡的錢都數了一遍,差的應該不多。

李大牛托于站長找了個熟人,技術員攤開圖紙,"兩間磚瓦房,帶個小院,材料費至少兩千。"

李大牛盯着圖紙上整齊的方格,想起弟弟李大秋的來信——夏末秋初要帶未婚妻回村結婚。作為長子,給弟弟張羅新房是天經地義的事。

"能不能...先蓋四間?"李大牛突然問。

技術員驚訝地擡頭,"你發橫财了?"

"不是,"李大牛苦笑,"我想着,四間新房,兩間給大秋結婚,落我名下。老屋三間,分給大秋一間,老娘一間,我們住一間。等以後..."

他沒說下去。等以後什麼?等李家重新在村裡說得上話?等外出打工的人帶回錢和見識?等韓家...

"成,我幫你算算。"技術員扒拉起算盤。

村委會上,韓大叔笑眯眯地推過一張紙,"大牛啊,聽說你要蓋新房?支書說了,集體支持,這二百塊算預支你明年的賣糧款。"

李大牛盯着那張蓋着紅章的紙,沒接。他知道這錢的代價——上周韓家剛提出要"整合"村東的宅基地。

"不用了,錢夠。"他生硬地回答。

韓會計也不惱,轉而說,"對了,服務社現在歸集體了,你家的老房子位置好,韓家願意出五百買下,給新來的理發師住。"

五百!這個數字讓在場的人都倒吸涼氣。李大牛的老屋是土坯房,市價頂多三百。

見他不語,韓大叔湊近低聲道,"你弟弟回來總得有地方住不是?這錢夠你起兩間新房了。"

李大牛想着蓋房時候的事兒,一行人踏上通往遠方的火車。

火車駛過長江後,李四果就感覺有些不一樣。他小心翼翼地把噴霧劑放回口袋,已經五個小時沒用了,這在北方是不可想象的。

"四果,你沒事吧?"李大牛擔憂地看着弟弟,"要不要吃藥?"

李四果深吸一口氣,驚訝地發現肺部沒有熟悉的刺痛和緊縮感,"哥...我好像...好多了?"

廣州站台濕熱的氣息撲面而來,李四果下意識捂住胸口,預想中的哮喘發作卻沒有來。相反,濕潤溫暖的空氣像一層柔軟的毯子,輕輕包裹着他的呼吸道。

"先找住處!"李大牛扛着行李,緊張地環顧四周。

他原以為南方大城市會像省城一樣,沒想到廣州站的人流比省城多了十倍不止,各種口音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張翠翠卻異常興奮,不停在小本子上記錄路過發廊的裝修和價目表,"瞧見沒?那個叫'發之韻'的,燙個頭發要八十!真是敢要,這邊錢和不是錢一樣。"

李梅盯着路上人穿的衣服,很是驚訝,這比省城人穿的可時髦多了。

幾人先到火車站附近的旅店要了兩間房,初來乍到,怎麼也得先修整一下。

“我去找人打聽打聽,這天可真是熱。咱那都冬天,這還悶着。”

“是啊是啊,這邊火車站附近都有個人開的旅店,真是夠開放。”

李大牛李四果先去洗澡,回來的時候發現帶的衣服都被張翠翠和李梅快手給改了,這邊天氣悶,老家衣服有點厚。

“嫂子,梅子,可真是多虧了你們。我哥和老闆打聽了,這邊發廊很多,來這打工的人也很多。”李四果很是興奮,從記事起,胸口就沒這麼舒服過。

“大牛,你可打聽好了,咱是來學手藝的,可不能幹壞事。”張翠翠正把自己的衣服拿出來,看能怎麼改,想起上輩子看到的那些事兒,這邊的發廊可是有很多不正規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