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周小滿旋腕震開松枝,足尖連點後退七步。她盯着劍鋒上殘留的碧色靈光,忽然明白姚舒然為何選木劍------這是要封住她最擅長的金系劍氣。
第二回合姚舒然變招更快。松枝舞出七星軌迹,正是林景初親傳的"七星破嶽"。周小滿卻不再硬接,劍鋒貼着松枝遊走,每次格擋都借三分力。當第七顆星芒亮起時,她突然矮身突進,劍尖如毒蛇吐信直刺姚舒然中門。
"來得好!"姚舒然琉璃骨泛起金芒,竟不閃不避。松枝在千鈞一發之際化作繞指柔,纏住劍鋒的刹那借力騰空。周小滿隻覺劍勢一滞,整柄木劍竟被帶得脫手飛出。
觀戰弟子們的驚呼聲中,周小滿突然并指為劍。本該墜地的木劍淩空折返,劍脊拍向姚舒然後心。這記"回風拂柳"用得精妙,連瀑流都被劍氣攪出漩渦。
"砰!"
松枝與木劍相撞,炸開的靈氣将兩人震退數丈。姚舒然足尖在岩壁連點七下才卸去沖力,袖口已被劍氣撕開三道裂痕。她望着對面氣息微亂的周小滿,忽然笑出聲:"原來你早将'禦劍術'練到心意相通。"
周小滿以劍拄地喘息,眼中卻燃着戰意:"舒然的身體是如此強悍,煉體術果然名不虛傳。"她方才那劍足以劈開青崗岩,卻被琉璃骨反震得手腕發麻。
第三回合雙方再無保留。姚舒然松枝引動乙木靈氣,在瀑流間織成青藤牢籠;周小滿劍走偏鋒,金系劍氣凝成細針專破靈脈節點。木劍與松枝交擊聲密如驟雨,星砂被激蕩的劍氣卷上半空,竟在兩人周身形成小型星河。
"第一百零八式......"姚舒然默數着周小滿的變招次數,越戰越心驚。這個平日沉默寡言的室友,竟将基礎劍招拆解重組到如此境地。那些在五象峰被批為"匠氣"的招式,在實戰中卻顯出可怕的适應性。
當周小滿突然使出"燕子抄水"接"白虹貫日"時,姚舒然終于露出破綻。松枝被劍氣絞碎的瞬間,她本能地并指凝出冰錐------這是母親改良的"寒梅符"手法。
"嗤!"
冰錐與木劍同時停在對方咽喉前三寸。周小滿的劍鋒挑落了姚舒然束發的綢帶,而姚舒然的冰錐在周小滿頸側凝出霜花。
瀑流轟鳴聲中,兩人相視一笑各自收勢。姚舒然拾起飄落的綢帶,發現其上劍痕正好截斷七星紋路:"好精準的控制力。"
"是舒然承讓。"周小滿将木劍雙手奉還,虎口滲出的血珠落在劍柄青紋上,"若你用真劍......"
"若你用殺招......"兩人異口同聲,又同時頓住。崖邊觀戰的弟子們這才敢喘氣,有個膽小的甚至腿軟坐倒在地。
姚舒然望着周小滿離去時挺拔如劍的背影,忽然攥緊破損的綢帶。她想起自己初次煉制黃階法器時的暢快,想起改良丹方時的靈光乍現,那些在煉丹煉器上如有神助的悟性,到了劍道卻似隔着重巒疊嶂。
"原來這就是'不錯'......"她摩挲着木劍上的裂痕輕笑。姚照野說這話時眼底的遺憾,林景初檢查她劍招時微蹙的眉頭,此刻都有了答案。
暮色染紅淩雲峰時,姚舒然仍立在墜星瀑下。她不再演練精妙劍招,反而拾起周小滿練廢的木劍,一遍遍重複最基礎的"雲燕掠波"。星砂在劍鋒刻下細密劃痕,也在她掌心烙下血繭。
"劍道無捷徑。"她望着岩壁上深淺不一的劍痕,終于讀懂周小滿日複一日刺擊試劍石的堅持。當第一千次刺中同一點時,木劍突然發出清越劍鳴------劍鋒未至,劍氣已透石三寸。
遠處山道上,來尋人的江昭月駐足良久。她望着小師妹笨拙卻堅定的身影,忽然想起當年林知意的歎息:"全才最難的不是學得多,而是承認某些領域......終其一生隻能做到'不錯'。"
夜色中的青石峰南廂房,姚舒然在《問道錄》最新一頁添上批注:
"丹火易控,因其有迹;
劍意難尋,因其在心。
從今日起,每日加練基礎劍招三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