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頭一回慌了。
慌了也不說話,隻是紅着眼睛,在她面前不時地擦眼淚。
她也慌了,心裡沒有底。
但是這種事,有什麼好呢?聰明人不會往自己頭上攬。
她安慰兒媳婦,你自己的丈夫,你總該知道,他不是無情無義的人。
情如飲水,冷暖自知。
待她,她兒子當然有情,待别人,她沒有别人清楚。
所以她是說錯話了。
因為那些風月傳言,家裡雖然喜氣漫天,但是喜裡,摻雜着愁,而且這愁,愈演愈烈,壓在人心頭……
終于,兒子回了家,哭過一回,去拜祖宗。
她是真的被逼得太狠了,不自覺就變蠢了,慌不擇路。
兒子還沒有和兒媳說話,就被她拉過去,她問,那些流言是不是真的,公主,相府小姐……
她聽見他說是。
一瞬間,她仿佛遭了雷劈,魂都被轟了出去。
再回神,她聽見外頭的叫喊,丫頭們喊,快找大夫。
兒媳發動了。
生了一天一夜,母死子存。
她覺得是自己害死了兒媳,她是罪魁禍首,那麼個花一樣女孩子,要是沒嫁到他們家,不會是這麼一個慘烈的收場。
她心裡有愧。
兒子再有出息,再風光,她還是恨。
公主不能給人做繼室,所以是閣老的女兒勝了。
閣老的女兒又怎麼樣?同有婦之夫牽扯,不是好東西。
她眼裡沒有她。
她拖她到十九歲,她不去京城觀禮,她聽見她生了一個女兒,她心裡高興極了,但是知道她難産,九死一生……
都是女人。
她的心軟了,她叫人送了點東西給她。
但是她不會去京城。
她一輩子不去京城。
為了她的孫兒。
可憐的孩子,生下來就沒了母親,父親不單是他的父親,也是别人的父親,繼母又是那樣的人物……他隻有她了,所以她隻做他一個人的祖母。
她虧欠他,無論如何還不完。
可是她終究要死的。
沒有她,他以後要怎麼辦?
她開始畏懼死亡。
但死是逃不掉的。
她清楚這一點。
她必須做點什麼來使自己心安。
她在一個女孩子身上看到了出路。
她要為自己的孫兒找一個可心的人,代替她,一心一意為他好。
孫兒以後的日子,她是看不到了,他們會給他找一個怎樣的妻子呢?他們應當幹不出喪良心的事,但是以後的事,誰知道呢?
她清楚她這樣做,将來孫媳婦勢必要受委屈……
委屈就委屈吧,她隻要孫兒好。
秦老夫人對善來的好,是對劉憫的愛的衍生,看她,是看劉憫的未來,對她好,是為了劉憫的未來。
“我也覺得好,真是怎麼看,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