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離岩土部落十分遠,雲一人隻需半天便可到達,但部落裡腿腳不便之人多有,還帶着許多東西,速度便要慢上許多,部落的隊形就成了把受傷的人和幼崽圍在最裡面,其她在中間一層,幾個獸人圍在最外層,雲負責在隊伍最後,防止野獸的偷襲。
中午,雲讓大家找一處陰涼地方歇息一會兒再出發。
此時的隊伍剛剛穿過那一大片叢林。
大家席地而歇,雲快速安排好了輪崗去警戒。
在林中禾苗更是有了意外收獲——松樹。它表皮所分泌的松脂融化後加上木炭粉,可以做很好的粘合劑。
中午時間緊促,且在野外,更是諸多不便,大家隻能簡單吃一些存糧便再次出發。
就這樣走走停停,終于在第三天的早上,大家來到了大河。
雖然有些許疲憊,但大家都充滿着對新生活的向往。
但當務之急,便是開始造房子。
便如禾苗所提案的那樣,部落裡所有有把子力氣的人都去砍樹,其餘人等則是負責後勤的補給,如飯食的制作,藥草的采集。
待大批木頭運了過來後,大家首先開始制作屬于首領的木屋。
應禾苗的要求,這些木頭粗細均勻,且十分厚重,這樣木屋搭好後更加保暖。
石斧的用起來不是很方便,但獸人強大的力量讓效率提高了許多。
先将木頭的外形修好,再将木頭與木頭交接處的卡槽挖出,再用人力木頭放在火上烤制一番,将其表面碳化,這樣能夠增加木頭的使用年限。
然後向拼積木一樣,一塊疊着一塊,為了保證不露風,禾苗還找了許多苔藓塊,将其烘幹,在木塊之間放上,以填補縫隙。
很快,木屋的身子便搭了出來。按照禾苗的規劃是要隔出至少三個空間。一個做廚房,另一個做卧室,還有一個做客廳。
禾苗最開始問過雲的想法,但雲說按禾苗的想法就好。
為了保證采光,木屋的牆壁上還切割出了幾個方框出來,用木方和松脂的粘合劑固定好。大家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做。
禾苗先是挑出一根木頭,切出兩個小塊,然後讓人将中間掏空,做成了兩個空心圓柱體。禾苗将一根長度大小合适的木頭插入其中,然後将這一整個整體卡入牆壁上的方框裡。在用差不多的木棍一個粘着一個,剛好将方框填滿,最後一個可以開合的窗戶便做好了。
然後按照上述步驟,将其餘窗戶和門做出,便隻餘屋頂未做好。
禾苗打算用斜坡式的屋頂。将一側牆壁多加一根圓木,将高低兩側的卡槽修出,再把一根根的木頭卡進去,單層的屋頂修好。
再将四邊卡入四根木頭,用粘合劑固定好,便做好了一個夾層。
将木頭間的縫隙處卡入烘幹的苔藓,再鋪上一層細膩的黃泥,等其曬幹後,屋頂就此完成。
卧室的床則是用圓木先坐一個大框架,再用削好的長木塊卡入中間,最後鋪上木闆,一張床就此完成。
廚房出用的是黃泥和石塊一起搭起來的竈台,竈台靠着牆面的口連接着外面,用石塊壘起了一個煙囪,為了防止雨水或者大雪的倒罐,還特意加蓋了一個棚頂。
就此,第一個木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