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熬過了那十年,在一切漸漸恢複正常之後,道教協會也初見雛形。最初組建道教協會,五位尚在人世的道長,也成了天師。
而當年離開道觀的一個小道士,在動蕩年代中竟然意外從政,仕途一路順遂做上高官。
他還在道觀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觀主一直在道教奔走努力,自己當年不懂這份堅持和初心,所以才選擇離開道觀。
可是自己面前出現道教協會申請成立的文件時,看到自己曾經觀主的名字,曾經什麼都不懂的孩子對印象中出奇執着的觀主有了好奇,決定和觀主好好聊一聊,為什麼那麼執着于道教協會。
當他從已經是現任天師的口中聽到,原來他們從那時就已經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為國家複興盡力的時候,大受感動。
于是在高官的大力幫助下,道教協會成立得非常順利,也獲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支持。
因為政策的支持和交通更加便利,再加上越來越多道衆的加入,全國的道觀在3年内已經全部登記入冊,道教協會也終于有了一份完整的道觀分布圖。
重新供奉國運祿位的事也終于被提上日程。
隻不過,怎樣供奉國運祿位才能對國運有所助益也是令幾位天師頭疼的事,于是他們想到了張家。
雖然張家是獨立于道觀存在的家學,但是因為同屬道家,曆來都與正統道教保持着不錯的關系。
在道教協會成立初期,沐澤家同樣處于明哲保身的情況,對于道家的困苦有所耳聞,但也隻能捐贈些物資,以及貢獻些自己所知的情況。
不過因為沐澤家學實力實在雄厚,道教協會在完善道觀分布圖後第一時間就聯系了張家,與張家一同商讨布局國運祿位之事。
當時沐澤的爺爺剛接棒家中傳承,應邀前往,與五大天師開會商議了整整3天,終于定下了國運祿位的方案——四神聚靈陣。
在古代,把天空裡的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而道教,則把“四象”與“四獸”相結合,融入了五行和方位,以不同顔色代表,形成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衆所周知的四神。
但是很多人隻知四神,不知四神其實還對應了五行,東方青色為木,西方白色為金,南方赤色為火,北方黑色為水,中央黃色為土,中央位其實還有一個四神之長——黃龍。而四神的存在,就是為了守衛中央位的黃龍。
四神聚靈陣,正是通過在全國地圖上請四神,鎮守四象,聚靈中央,以靈養龍,才能滋養國運。
沐澤爺爺和五大天師其實在會議一開始就定下了四神聚靈陣,隻不過六人在具體布置陣法的位置上争議很大,遲遲無法敲定,才讓會議整整持續了3天。
最終,幾人定下的方案是: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龍蟠東,白虎踞西,引四方之氣,彙聚中央。再配合天罡五行陣,将四神的神氣融入國脈五行,調節國運之氣。
不過這樣的大陣因為布置範圍很廣,其實很難看管,萬一被有心之人看破,稍做手腳,可能就會釀成不可挽回的大事故。雖然布陣很重要,但是如果風險甚至超過了收益,這絕對就是一項不合格的投資。
讨論進入僵局時,沐澤的爺爺提出一個想法:祿位分身。
以整個國家為單位布局四神聚靈陣,定下具體方位後還需要選定具體的城市作為方位中心點,再以該城市為中心,鍊接其他城市,布置該方位的四神聚靈陣。而各城市内部,同樣需要在具體道觀布置四神聚靈陣聚靈引靈。形成小陣為城市聚靈,城市為方位聚靈,方位為中央黃龍聚靈的大陣格局。
具體選定哪個城市作為方位的陣眼,才是這個四神聚靈陣最重要也是最需要保密的事。
但問題就在于,哪怕将布陣的手法限定在開會的6人中,隻要有懂四神聚靈陣的人,由小到大推算,即可推算出陣眼,毀掉整個法陣。
當時本就國力羸弱,雖然這四神聚靈陣隻是“聚靈”,對國運也隻是略有助力,并不能逆天改命。但就怕有人趁你病要你命,确實不防不行。
而沐澤爺爺提出的“祿位分身”說來也簡單,就是對寺廟和道觀都開放設立國運祿位。隻要超過100年曆史,無論寺廟還是道觀都能申請設立國運祿位,然後由道教協會統一審核發放。
而發放的這些祿位,隻有部分是經過五位天師“加持”過的特殊祿位,其他都是普通的祈福祿位。
兩種祿位乍一看并無不同,但經過“加持”的祿位,在四神聚靈陣啟動之後,便能連線成面,形成小陣眼。
而其它普通祈福祿位作為障眼法,則能很好的保護真正的祿位。畢竟光是一個方向的布陣方法何止千百種,有了這樣的祿位分身,即使精通四神聚靈陣,也不一定能解陣、破陣,至少不可能在短時間内。
于是在全國各地不止道觀,連寺廟都供奉了國運祿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