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聽見聞理這樣稱呼自己了,但無論聽多少次,時渺還是會感覺臉頰熱熱的。
“今天帶大家來拜訪一下街坊四鄰。”聞理把鏡頭對着自己手上的大包小包照了照,“這一片住着很多空巢老人,我一有空就會來看看他們,給他們送些東西。”
畫面中聞理所在的地方有些眼熟,時渺仔細看了看,原來是李大姐和王大姐所居住的鎮東山腳下的自建房區。
這一片自建房除了兩位大姐家之外,其餘住的都是常年在山上幹農活的老人。
聞理來之前和大夥兒都打好了招呼,此刻家家戶戶的人都已經打扮好站在屋外翹首以盼了。
王大姐今天穿了一身紅色修身連衣裙,還化了個淡妝,看起來頗有風情萬種的味道。
因為李大姐和李大爺去了江市看病,王大姐就把他們家的兩個孩子接了過來在自家住,現在兩個孩子正和王大姐自家的兩個娃鬧成一片,好不快活。
畫面在四個追逐打鬧的孩子身上短暫停留後,又落在了王大姐身上。
王大姐對着鏡頭打了個招呼就和丈夫準備回屋忙去了,聞理叫住他們,把手裡的土雞蛋分了出來給他們帶走。
王大姐連連擺手推辭:“還是給大爺大娘們吧,我們自己能買……”
聞理還是執意給她遞了過去,“你家孩子都在長身體,得多補補,拿去吧,大爺大娘們家我上一趟送過了。”
評論區也紛紛刷起了【大姐拿去吧】。
聞理瞥見了那一排排的留言,一條條的讀給了大姐聽。
王大姐見狀也不好再推辭,接了過來,笑着對鏡頭說:“謝謝你啊阿理。”
“應該的姐。”
問候完王大姐一家,剩下的便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們了。
聞理往裡走了些,扯着嗓子挨個兒跟大爺大娘們打招呼。
“劉大爺,最近老寒腿好些了嗎?上次給您買的泡腳桶都一直有在用嗎?夏天也得泡腳哦!”
大爺正坐在竹椅上拿着蒲扇扇風,似乎聽力不太好,停下手上的動作,眯着眼睛側過臉問道:“你說啥?”
聞理又湊近了些,加大音量:“我說,老寒腿好些了嗎!”
“好多了好多了!”大爺的老伴聞聲從屋裡走了出來,“他今天下樓梯都不用我扶了呢!”
大爺這才聽明白,笑着回他:“好多喽,多虧了你的桶啊,城裡人的玩意兒就是稀罕喔。”
“那就好!我今天啊又給您帶了些泡腳包,祛濕驅寒的,”聞理把手裡的東西給大娘遞了過去,大聲囑咐道,“您還要多堅持一陣兒!可千萬别斷了!争取啊把這腿給養好喽!”
二老笑得合不攏嘴,一個勁兒地說“好,好,謝謝阿理,有心了。”
聞理又把筋骨膏藥和雲南白藥分給了隔壁經常因為幹農活而肌肉拉傷的徐大爺和楊大娘二老,最後提着一籃水果和家裡奶奶親手包的馄饨餃子來到了最後一戶人家。
不同于前面幾家,這家的老人并沒有出來迎接。
畫面裡聞理熟門熟路地推開虛掩的門,一路上到二樓,随着他的手推開卧房的門,鏡頭中出現了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蒼老背影。
“姚奶奶,我來了,您今天感覺怎麼樣?”
聽見他的聲音,老太太動作緩慢地搖動輪椅轉了過來,對他笑了笑,“阿理來了呀……今天挺好的,挺好的。”
老人幾乎長了滿臉的褶皺,可耷拉的眼皮卻讓她看起來笑得像個孩子。
老太太看起來年紀似乎比聞理的奶奶還要大上一輪。
“姚奶奶,我今天給你帶了些水果,都是很新鮮的,您記得吃,”聞理把帶來的果籃展示給她看,“蘋果買的是您愛吃的綿蘋果,桃子也是挑的軟桃,還有葡萄……”
說到一半,老人伸手扶住了他的手,笑着點頭:“知道的,我知道的,你不用一個個囑咐,你姚奶奶腦子靈光着呐。”
聞理這才把果籃放下,轉頭又忍不住給老人展示帶來的餃子馄饨。
“姚奶奶,這都是我和我奶奶早上親手包的,用料很足很衛生,您平時懶得做飯的時候就下幾個嘗嘗。不過我的手藝不如奶奶,包不出那麼精緻好看的形狀,您可别嫌棄。”笑着說罷,打開食盒指了一個開扇形狀的餃子給老人看。
老太太一看就樂了,笑道:“你這包得還不如我呢,下回我指點指點你。”
聞理笑着答應,起身幫老人把東西分别裝進冰箱,回來就看見評論區居然在嘲笑他包餃子的技術。
一開始刷的都是【主播這包的啥呀笑死我了】。
屏幕那頭的時渺見評論區刷得這麼和諧,玩心一起,發了一句【主包這播的啥呀笑死我了】,果不其然在他之後的隊形立馬跟着清一色變成了這一句。
聞理瞄了一眼屏幕差點兒沒被口水嗆死。
老人這時才留意到他手中的手機和自拍杆,探了探腦袋,“你在做啥呀?”
“我在直播呢姚奶奶,直播您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