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隻是一介殘魂,未能繼承本尊全部記憶,隻知道有這麼一條龍的存在,卻了解不多。
而雷池之内,祝含靈也嘗試着凝神聚力,指尖很快蹿出一道細雷。
乍一出現,又迅速散去,瞧着像是落荒而逃。
她沒有氣餒,再度嘗試召出,過了好一會,細雷才不情不願地從指尖躍出,卻不敢動,仿佛被什麼定住一般。
那道親昵祝含靈的紫雷繞着細雷轉上幾圈,尾巴尖連閃,很快召來一道同源但隻有寸長的雷,再豪橫将其拍入祝含靈體内。
有外雷入體,祝含靈的身體本該排斥它的進入,但結果是——
不僅不排斥,還一路暢行,外來之雷奔至龍丹所在,一頭莽上去,竟是将自個融入龍丹中。
祝含靈頓感舒暢無比,腦中靈光乍現,無師自通如何掌控體内的雷力。
她迫不及待地再次伸手聚雷。
一簇拳頭大小的雷自她手心蹿出,即使瑟瑟發抖,但始終安分地停留在她手心之上,不敢胡亂潛走。
祝含靈嘗試着加大掌心之雷的威力,很好,這雷已經學會辨敵,再不會給她帶來刺痛之感了。
順從心中的召喚,祝含靈張開雙手,閉目,與那紫雷道:“來吧。”
等水木取了藥材回來之時,見到的便是——
祝含靈如同一頭吞雷之獸,在雷池轉一圈,所遇之雷無不俯首帖耳,甘願為她吞食。
而她本人卻絲毫不見吃力,甚至樂在其中。
水木怪道,不過走開了一會,這是發生了什麼?
無涯子怨念道:“我這雷池中的龍雷,好是親昵這頭小龍,既讓她人假龍威,又甘心為她吞食,哎,你說,我讓她進雷池是不是做錯了,等她出來,雷池豈不是要名存實亡?!”
水木才不理他,仔細觀察一會身在雷池之中的祝含靈,又問:“這龍雷看着要比其他兩類更加強悍啊,而且,我看它們的意思,明顯是在給小龍喂雷,等池中隻剩其他雷時,她豈不是要難受了?”
“是吧?”
确實,水木所料不錯,祝含靈吞完雷池中親昵她的龍雷之後,餘下的雷,萬年雷池之雷和劫雷,便沒了壓制,回頭狠狠折騰起她來,叫她受了好大一番罪。
好在先前的龍雷,擔起了傳承之責,親身教會了祝含靈這隻懵懂小龍如何聚雷、控雷和用雷。
祝含靈下意識去收服那兩類雷,雖然被電得渾身上下無一完好之處,卻能時刻保持清醒,一旦察覺到自己達到極限,便上岸去嗑兩粒水木煉出來的造化天靈丹,再到聚靈陣之中打坐,等恢複個五六成後又繼續下池,如此反複若幹次。
半月時間彈指一去,祝含靈已經完全适應了池中之雷。
幾瓶造化天靈丹磕下去,她如今的靈力強度和儲量可謂今非昔比,人身與龍丹也融合得十分之好。
再度進池時,轉上一圈也能面無改色,祝含靈按捺不住體内逐漸覺醒的天性,冒頭出來與無涯子打商量。
“前輩啊,我想吞掉你雷池中的雷,可以嗎?”
無涯子一聽,氣得飄都飄不穩,嫌棄道:“你這貪心的小龍,是存心要我這淬劍雷池從此沒了雷啊?”
“前輩,你本尊都飛升了,如今就是一道殘魂,此地的雷于你有害無益,放在此處隻有兩個下場,一是随着時間流逝而消失,二是有朝一日贈與有緣人,這還不如送我們小龍呢。”水木循循勸道。
祝含靈也忙不疊點頭,眼神發亮,亮晶晶的眼眸直直望向無涯子。
她入雷池如魚入水,這段時間都松快得很,放松之時,真情流露,眼神太過誠摯,讓人想拒絕都難。
無涯子心想,是這個道理,送誰不如送條龍,日後修成龍身,高低得給他記上一筆不是嗎?
“哎,用吧用吧,悠着點,别吞太多,當心兜不住。”
又是半旬時間。
祝含靈這條新鮮出爐的貪心小龍,将雷池中的雷完全消化,是一道都沒留。
她面色紅潤上岸,有雷電滋養,精氣神十足,但是對上無涯子,又難免不好意思。
而水木這段時間,也不負衆望,煉出一爐中品的滿月藏息丹。
“恭喜啊,現在是金丹小龍了。”
祝含靈知道她能這番造化,離不開無涯子和水木的幫助。
“水木道友,我既能吸收劫雷,日後你境界突破遭遇雷劫之時,我可助你一臂之力。”
水木笑了笑,并沒有太放在心上,他與祝含靈相交,更多是為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無涯子适時飄過來,上下打量祝含靈,見她靈力充沛,龍丹強健,修為穩固,不住點頭。
“不錯不錯,化龍在即,龍角長勢頗猛,差一點就冒頭了。”
祝含靈聽得迷糊:“前輩你是大能,也看不到我的龍角嗎?可我遇到水木道友時,他直言我在長龍角,把我吓了一跳。”
“哈哈,他那是身懷天賦,有一雙能看破世間萬物本質的破妄眼,你沒本事隐藏,他自然能看到你的龍角。”
無涯子大笑,不由想起二十年前,鈞天洞府初次問世之時,他與面前這兩人的相遇。
一個是劍谷首席出身,小小年紀就是金丹後期,領悟力奇高,但他無法看清對方能在劍道上多久,隻得遺憾将其淘汰。
一個身負劍骨,有破妄眼加身,修的還是水月劍法,若無意外,注定會在劍道大放異彩,但這小子,心不誠,似有其他堅志。
不料再續前緣時——
一個覺醒龍脈,他日若能修成龍,肉身神魂無不強悍至極,輔以禦雷之術,不走劍道又何妨?
一個從劍修轉職成煉丹師,天分也是極好,可成極品丹不說,單靠一張丹方就能複制出地階丹,未來可期。
無涯子擡頭望天,冥冥之中生出一股天生注定的心安之感。
“小龍,當初你未能取得傳承之劍,是天命既定啊。如今你欲成龍,若還需要一把趁手的武器,萬花秘境東部的清夢湖,有一物倒是與你十分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