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那這裡要如何走?”
“既是和針法有關,那當然是先紮針咯!”易居安迅速在神阙對應處紮入一根毫針。
“轟隆”一聲巨響,地動山搖。
易居安癡癡看着龍影躍動,這是……
“哎——!”小皇帝下盤不穩,直直跌下來撲倒易居安,兩人都摔成了個狗爬。
易居安忍不住怒道:“你個拖後腿的!”
小皇帝很憋屈:“閉嘴!朕也不想的!朕要是死了,你也得陪葬!”
兩人:“啊——”
四周挂盤轉動,兩人難以動彈,易居安緊緊向後挂靠在石壁上,而小皇帝緊緊扒着易居安的衣袍。
地宮中央玉台随着旋轉的卦盤升起,底部露出龜甲紋青銅柱,柱身纏繞九條鎏金鎖鍊,鎖鍊盡頭拴着八具蛟龍骨。
“诶呦喂,可算停下來了。”
兩人胃裡一陣翻江倒海,相視一眼,兩看相厭,然後各自轉過背,各吐各的酸水了。
他們已經一天一夜都沒吃過東西了,這種又餓又想吐的感覺着實難受。
易居安強撐着爬到玉台前。
隻見玉台下的青銅柱,柱頂放置一幅殘卷,展開後浮現動态星象圖——恰合龍影躍動之象。
心中的答案呼之欲出——龍脈!龍脈!
但現在的問題是,她該怎麼忽悠小皇帝?
“咦?這是?”
小皇帝好奇地湊過來,此時的好奇心暫時超過了饑餓感。
“看不懂。”
易居安假裝左翻翻、右翻翻,結果又摸出了一處密密麻麻的凸起。
在夜明珠的照耀下,青銅柱上慢慢浮現出一首詩,易居安一字一句地念道:
"壺納乾坤瘴療消,瘸步踏浪鐵拐搖。"
"玉闆橫江分碧海,潮音過處孽龍逃。"
"花籃不謝長生蕊,攝魂奪魄魍魉凋。"
"洞箫聲徹三千裡,吹散陰兵百萬泉。"
"純陽斬妄破迷障,劍指蓬萊通天橋。"
"蓮座焚香滌魔障,火焚業障因果消。"
"漁鼓頻催黃粱夢,一響驚破貪嗔牢。"
"紙驢馱月走雲橋,倒騎笑看紅塵遙。"
“朕知道了!”小皇帝激動得大喊,“是八仙過海!”
易居安用力鼓掌:“好!說得好!皇上英明!”
小皇帝在心裡得意地想:“朕也不是一無所知的哇!”
看來小皇帝肺裡也不全是霧。兩人都默契地忘掉剛剛狼狽不堪的樣子,易居安又扮演回他們熟悉的窩囊小太醫。
“皇上。”
“愛卿還有何見解?”
易居安繞着圈觀察青銅柱:“這些青銅柱柱身纏繞着八條鎏金鎖鍊,鎖鍊盡頭拴着八具蛟龍骨,想必就代表着八位神仙當年降服的東海惡蛟。”
“那要如何?”
說罷,小皇帝就要伸手觸摸青銅柱。
易居安緊急叫停:“等等!皇上,您怕不是又想被摔一次!可别亂動!”
緊接着,她就看到——
這玉台下底部另一面,還刻着一行小篆:「八仙神通非渡己,靈龜吐息為鎮邪。妄動龍脈者,當受蛟噬魂崩之劫。」
一陣龍嘯随之傳來,小皇帝後怕地留下冷汗。
地宮此時彌漫着沉水香與鏽鐵混合的腥氣,角落不時傳來龜甲摩擦聲,似有活物蟄伏。
“不要亂走,”易居安神色認真,“這裡可不似前兩關那麼容易了,興許稍有不慎,便會落入萬丈深淵。”
“怎……怎麼辦?”小皇帝不停吞咽口水,就算他再怎麼假裝成熟老練,歸根結底,還是個孩子。
易居安翻看手上的殘卷,思索片刻:“微臣想,這乾位應該對應的是鐵拐李,坎位對應的則是曹國舅,依次順推下去,良位乃是藍采和,震位則是韓湘子,巽位對應呂洞賓,離位對應何仙姑,坤位對應張果老,兌位則對應漢鐘離。”
小皇帝焦急的問道:“所以呢?”
“我們之所以會觸發剛剛的震動,其實是因為我們被誤導了。”易居安盤腿坐下來,鋪開這張殘卷,用光線觀察不同角度下的龍影,“這不是原本的風水局,潛龍飲澗、潛龍飲澗……”
“你在那咕咕叨叨什麼呢?”
易居安看着滿臉懊惱地小皇帝,一拍腦袋:“對啊!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