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塵鳴、蕭太後、楚世子三人站在山峰,俯瞰廢墟之中苦命挖掘的士兵。
一下士來報:“未見皇上,隻見衣服……”
一大塊明黃色,但沾着大片血迹,蕭太後捂着胸口,腿一軟就向後倒去。
“太後小心!”
侍女和黎塵鳴一左一右攙扶着她。
黎塵鳴心中也不确定,但還是安慰道:“皇上命大,斷不會輕易葬命。”
蕭太後嘴唇嗫嚅幾下:“……已經一天一夜了,皇上恐怕兇多吉少。”
黎塵鳴:“可有見到小易太醫?”
楚世子倒是好奇:“哪個太醫,勞你如此挂念?”
蕭太後:“自那天祭祖大典之後,小易太醫再不見蹤影,也不知如何了?”
“是什麼時候不見的?”
楚世子眉毛挑起:“難道是跑了?當逃兵?”
黎塵鳴笃定道:“不是,他雖然看起來手無縛雞之力,為人也很窩囊,但也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鍊子。大概是突然爆發的一陣煙霧之後,監國、我們、還有那些未知勢力的人陷入混戰,被誤傷的官員不少,但沒有什麼慘重的傷亡。倒是監國那邊……那些未知勢力——”
“是不是一種黑色的煙霧?”
“是。”
“看起來是來幫我們的。”楚世子接過話。
蕭太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麼說……确實如此。”
楚世子:“在前往祭祀大典的路上,我遭遇了埋伏。本來皇上的祭祖大典,諸侯王本不能帶兵,跟随我的隻有寥寥幾個精銳部下,其餘人停留在在京城郊外。面對早已做好準備的監國,我們實在難以招架。後來不知什麼人,出手放了幾個煙霧彈,如你們所說的情況一樣,幫我們攔住了梵音門的人,還将城郊外的部下引過來與我們彙合。”
“可有想到是哪派的人?實力如此強勁。”
楚世子搖搖頭:“看不清楚。”
突然又來了一名士兵,單膝跪在他們身後:“報!文武百官除了監國帶走的那些人,皆已确認,安然無恙。除了,小易太醫……”
黎塵鳴内心莫名有些煩躁:“什麼都找不到?”
“在西宮底下找到了……這個。”
其餘人這才發現,士兵手裡捧着的那破爛盒子,正是易居安常背的藥箱,上面依稀可見半個“易”字。
“其他暗衛呢?可有都找到?”
士兵回道:“都找到了,身子上的号碼紋身也都對應上了,一個不漏。”
黎塵鳴歎口氣:“怕是兇多吉少,也不知遠在邊陲抗疫的易太醫,會不會後悔讓他之前出這份頭呢?”
這次異變,他們屬實損失慘重,不過監國那邊也不好過。
監國想做掉蕭太後已經很久了,他一直知道,蕭太後才是皇帝集團的主心骨。
偏偏讓一個女人攥緊了手中大權……
監國默默握緊拳頭,那他在先帝駕崩、幼帝尚未登基的那幾個月兢兢業業代理朝政的日子算什麼!
到頭來,還是被一個女人逼得打了水漂。
“大哥,”吳禮溫聲安慰道,“不過是一個無知婦人,莫要放到心上。”
“一定要比他們先找到皇上!”
“是。”
這邊好幾撥人都在找的人,此時才剛剛進入中殿。
一陣明光刺眼……
待視線慢慢适應後,兩人擡頭一看,才發現地宮中殿穹頂上,鑲嵌着大大小小的夜明珠,按北鬥九曜排列,光影投射在地面,凝成蜿蜒的紋路,好似龍鱗,自西北角向東南漸次明亮。
易居安摸着下巴:“潛龍飲澗?人造的風水局。”
小皇帝:“什麼意思?”
易居安輕咳兩聲,背起手來,順着這條龍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1】’此乃傳統風水學中的一種龍脈結穴形态,七十二龍穴之一【2】。指山脈走勢如潛藏之龍蜿蜒而下,最終在山澗或水脈交彙處形成靈氣彙聚之地。其名稱源于《易經·乾卦》中“潛龍勿用”的意象,強調龍脈隐而不發、蓄勢待生的狀态。”
中殿明顯更為寬敞,龍首方位矗立青銅龜趺碑,龜甲裂紋延伸出七條金線,最終交彙于地宮中央的圓形玉台。
“呀,神阙在這!”易居安興奮地拍拍玉台,“皇上快過來!”
“……”
小皇帝内心别扭地想:他怎麼什麼都知道啊?!顯得自己這個當皇帝的很無知。
“來!”易居安“嘬嘬”兩聲,示意他,“您快來呀!”
小皇帝:……到底誰才是狗嘛!
易居安深谙職場潛規則,做啥事一定要讓領導有點參與感,還要表現出沒有他就不行的樣子。
“您看這玉台。”
兩人仔細觀察這玉台,玉台表面浮刻《靈龜八法腹針圖》,八條血玉髓脈從台心輻射至八方石壁,每脈末端嵌有玄鐵卦盤,刻有「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八門。
夜明珠光影明暗交替,照射到對應卦盤時,便會滲出青霧,凝成遊龍虛影盤繞玉台,龍睛直指東北巽位。
易居安走到對應方位卦盤,直接摸上石壁:“此處石壁隐現山川浮雕,想必正是龍影結穴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