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島上休整了一夜的兩人,正商量着怎麼解決溫飽問題。從西宮拿的那些貢品快不夠兩人分的了。
她也是出息了,居然有一天能吃上皇帝們的貢品。
易居安雖然很餓,但還是把大部分貢品留給了小皇帝,随後她決定自己造一小舟,到海裡釣魚去。
她直接拿了貢品錦緞做帆、紫檀供案為骨,再用西宮密庫所盜「龍涎繩」捆紮成筏。筏入水時,繩結處隐現北鬥七星紋路,此繩乃欽天監以鲸須浸天罡砂所制,本是用于祭祀縛龍——正是那八卦盤下的蛟龍。
她心裡默默拜了一下:祖宗在上。
“皇上在這等着,且讓臣去試試。”
小皇帝攥着半塊茯苓餅縮在礁石後,眼看那筏子随潮汐漂向深海:
“好。”
深海處,有一處嶙峋礁群如斷劍斜插海腹,浪湧時千刃齊鳴,聲若江湖客泣血長嘯,被附近的漁民們稱作“海哭礁”,礁岩表面布滿蜂窩狀孔洞,鹹腥海風穿穴而過,發出嗚咽般的悲吟。此處海底暗合九宮煞位,每逢朔月必有黑潮湧出,漁民不知何謂,紛紛稱之“海閻羅吐息”。
但今年收成不好,苛捐雜稅壓得他們的小家沉重不堪,有些漁民堅持要趕在月亮出來之前來收網。
“爺爺,月亮快出來了,海閻羅快吐息了!”虎頭站在船尾,望着天空。
而海礁的另一邊,魚線忽沉千鈞,易居安正欲收竿,海面驟現漩渦:“我去!”
“皇上躲好了!”
"喀嚓!"
筏下竄出三丈玄鱗怪物,頭生珊瑚狀龍角,雙目如嵌血玉,尾部纏着刻滿敕令的鐵鍊——分明是被人為催化的鎮海虺蛟,西宮地底那八根青銅柱被連根拔起,卦盤混亂地旋轉。
老漁夫緊攥被魚線割出血痕的手掌,對着十歲的孫兒嘶吼:"虎頭!快割了這鬼線!"
呸!真是倒黴!
老漁夫心裡不免疑惑,往年“海閻羅吐息”有這麼快、這麼猛的嗎?
“這鬼哭礁要落下去了!”
蛟龍吸水,上下翻騰,船頭鐵錨早被那巨大的漩渦拉扯着拖入深海,整條舢闆正以駭人速度倒沖向漩渦中心。
“是——是海閻羅!”
虎頭顫抖着舉起魚叉,卻被驟然襲來的海浪抽飛武器,整搜漁船幾近翻倒。虎頭胃裡一陣翻江倒海,頭暈目眩。
"阿爺,艙底裂了!"虎頭被灌入的海水嗆得滿臉青紫。
老漁夫抽出祖傳分水刺紮進船闆,喉間滾着血沫:“抱緊這根桅.…….若沉了,你蹬着爺的肩……”
“出來!”易居安體内青龍劍在顫抖嗡鳴,她心念一動,金色元炁聚集手中,青龍劍逐漸浮現。
她迅速使出第一劍——落英拂面,巽位風動,劍招迅速如春柳拂水,劍尖輕點虛空,濤濤海浪化作漫天花瓣随炁流轉,每片花瓣承載三縷庚金劍氣,架成一張大網,将那漁船搬離漩渦。
虎頭感受到強烈的失重感,肚子有種下墜感:“啊——爺爺爺爺爺爺!”
老漁夫抓着桅杆:“别喊了,你爺爺我耳朵要聾了!”
漁船剛一落到海面平穩處,老漁夫頗有經驗地調轉帆布的方向,順風駛向礁灘。
見他們安全落地,易居安放下心來,猛然咬破指尖抹過符咒,腥甜氣息激得海怪愈發癫狂,她勾勾食指挑釁道:“你過來啊!”
被挑釁的蛟龍巨尾拍碎石礁,易居安借力躍至其脊背,順着脊背凸起的鱗片踏步而上。她想起曾經李姝給她當做睡前故事的那本《蛟變圖志》,屠龍者按八卦布陣。
"兌位!斷角!"
易居安揮劍使出第二劍——風送輕舟。兌為為澤,劍脊反光映照膻中漩渦,平衡離火焚金之厄。
她倒持劍柄劃弧,足踏北鬥九星方位。劍炁過中丹田時引發混元功共鳴,在膻中穴形成太極漩渦。
劍氣斬斷龍角根部,霎時雷光自雲層劈落,将左角炸成齑粉。
虎頭指着她大叫:“是仙人啊!”
黃玄惑趴在石礁後,微張着大嘴,愣愣地看着半空中厮殺的身影:“哇!”
負傷的海怪沖向礁灘,張口欲吞小皇帝、老漁夫和虎頭三人。
易居安扯斷龍涎繩纏住其咽喉,繩上七星紋路化作火鍊勒入鱗甲,磷甲縫隙之間突然滲出黑霧。
易居安咳嗽兩聲,清晰地感受到體内進入了怪異的毒氣:“咳咳——”
蛟龍上下翻騰想要甩下她,但她死死拉住鎖鍊不放,準備使出第三劍。
瀕死的海怪此時竟口吐人言:“逆天改命者……必遭……”
未及說完,易居安猛然揮劍:“第三劍,殘照鎖江!”
原本直沖易居安而來的巨浪此時聽話地化作鍊條,将海蛟的每一寸身體鎖住。
“唰!唰!唰!”
三道劍氣将蛟龍斬成三斷,黑血濺落,灑在礁灘上。
“?——”
三段軀幹砸在水面上,然後逐漸被深海吞沒。易居安背着劍走向三人,絲毫不看背後的滔天巨浪。
突然,天空掉下一個葫蘆,剛好砸在到易居安後腦勺上。
“诶喲喂!誰這麼缺德?”她正耍帥呢!
易居安拿了玉葫蘆,還有從玉葫蘆掉出來的一個紙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