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主動打招呼,林杳眠完全不會發現那邊還站了個人。
京大在校學生人數超過五萬,學校占地面積超過四百公頃。
校園裡學生的活動軌迹應該符合布朗運動的條件。
那兩個陌生人偶遇一次的幾率有多大?很小。
從數學的角度,一個很小的數字的四次方,趨近于零。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越怕什麼,越來什麼。
林杳眠還是扯出一個不失禮貌的笑:“你來這兒上課嗎?”
宋淮靳既沒承認也沒否認,而是收起手機,突然一撩眼睫,把問題抛回她:“林學姐來上課?”
學生之間最常用一個疑問句。
但他似笑非笑的表情輕易讓林杳眠聯想到管皓,風格類似的行為。
“不是。”林杳眠低頭看見手表的玻璃表盤,距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她有一個完美的逃脫借口。
“我約了别人七點見,需要先走了,再見。”
宋淮靳像那天在醫院門口一般,安靜地注視着她匆匆離開。
假設之前隻是隐隐猜測,那現在他百分之百确認:她在有意回避他。
仔細回想過兩個人的相遇過程,宋淮靳确信自己沒有做出過冒犯人的舉動。
清脆的上課鈴回蕩在教學區裡,幾個踩點上課的學生急匆匆地沖進玻璃大門。
他自顧自地啧笑一聲,轉身背起包,雙手插兜,往樓裡走去。
*
林杳眠上到三樓左轉,走到角落處的走廊。
第三間辦公室的門虛掩,留出一道光栅,少許的光亮映在門上方的銘牌:
「京大新聞部」
“部長。”林杳眠推開門,和正在調試相機的康欣妍打聲招呼。
康欣妍溫和地笑道:“新人還沒到,你先坐着等一下。”
新聞部實行老帶新的培訓方式。每一個新加入的大一新成員,在前幾個月都有一個大二的老成員帶着幹活。
林杳眠拉開旁邊的一張辦公椅坐下,桌面上的黑色機身距離她一尺之隔。這款相機比之前她用過的佳能R8小上一圈。
林杳眠問:“部裡新買的設備嗎?”
“怎麼可能?為了換那台R8,楠姐在我耳邊從去年念叨到了今年。”康欣妍敲下桌,拿起相機放到林杳眠面前,“這是索尼的A9M3。”
林杳眠一直想一台屬于自己的相機,所以才去奶茶店做兼職,她做了一堆功課才決定好目标。
她能承受的價格範圍隻夠買入門級别的單反相機,而康欣妍手中的是美聯社一線記者的同款。
京大每一年經費百億,但錢不是往這種地方燒的。
“那這相機哪兒來的?”
“新來的一個學弟自帶的。”
林杳眠默然。
新聞部缺設備不是一天兩天了。
所以每年在招新的時候,部門裡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要是哪個來面試的新人愛好攝影,又能自帶相機,那會在錄取時優先考慮。
這年頭連參加一個校内的學生組織也有帶資進組的說法了。
林杳眠看新人還沒到,順勢向康欣妍讨教一些關于本校保研的事。
“你績點不是挺好嗎?為什麼要留本校?”康欣妍很驚訝。
"國内沒有其他學校選了,去隔壁也差不多,不如留在本校自在點。"
康欣妍拍拍她肩膀:“你二字班出來的,保研還不簡單?一大堆教授搶着要。我記得你績點不是很好嗎?不考慮去國外嗎?”
林杳眠張嘴,還沒來得及說話。
辦公室的門被叩響。
康欣妍:“進。”
林杳眠一回頭,撞進視線的是一張剛剛在樓下才見過的年輕英俊的臉。
五次方。林杳眠麻木地想。
她真想立刻打開手機微博,開始轉發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