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我剛才,去跟杜清絕道歉了,所以來晚了。”王牧之有些别扭地說,“害你也被傳了不好聽的話,實在對不起。”
少年從小接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及時認錯與改正,錯了便是錯了,有承認自己錯誤的勇氣,才有進步的可能,也會不給自己留遺憾。
陳芊其實也松了一口氣,剛來書院,唯一知道的就是這個少年和他的玉佩,如果因為這次莫名其妙的事情而疏遠了關系的話,她應該會覺得遺憾吧——對了!玉佩!到時曲水詩會的時候再還給他吧。
兩人之間莫名奇妙的危機被化解了,林榆和魏明都悄悄地松了一口氣。
這廂陳芊已經用傷手做好了飯菜,王牧之吃完就乖乖地在身邊挑着做清明粿的野草,去掉老的杆子和上面點綴着的小黃花。
陳芊前世在家鄉很少吃清明粿,但是會吃清明粿外面那團起來的青色的年糕,就是什麼餡料也不加的清明粿。
甜黨和鹹黨的戰火也延續到了這青色的年糕這裡,陳芊是喜歡甜口的,很多人倒是喜歡鹹口的。
晚上的家常菜基本上都做好了,陳芊通過昨天傍晚王牧之得來的“第一桶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好主意——
如果先将肉食在學院範圍内流行起來,讓人們改變肉在人們心中的不雅印象,從而在世家貴族階級将肉食制品例如紅燒肉、筍尖炒肉等各種美食推廣開來。
其實私下裡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肉食的,但是在明面上礙于輿論的壓力不敢去觸碰,況且現在鼎鼎有名的大廚都很少去做葷菜,以他們的身份自然是不想碰這些“腌臜物”的,自然,除了自家老爹陳述,他無論做什麼菜都算得上是一絕,可是不知為什麼,除了雞蛋這種半個葷菜的菜之外,沒見他吃過其他的肉,都是非常克制的。
剛開始大家肯定對明目張膽地吃肉頗有抵觸,不如做之前大學食堂裡有過的半葷半素的炸雞肉餅,就是将雞胸肉切成泥再與面粉混合,添加幾顆甜的玉米和豌豆,混着蛋液放入熱油中炸熟的肉餅,口感有點像是漢堡中酥脆的雞塊,但是又沒有雞塊那麼分明的口感。
陳芊回過神來的時候,發現林榆也在王牧之身邊将做清明粿的原料搗碎,林榆和王牧之都有一些武學功底,将植物搗爛成泥簡直再輕松不過了。
魏明已經自覺地拿着碗筷去洗了,陳芊自然也跟小夥伴一起,開始做清明粿的第二步:和粉。
将已經搗爛成泥的植物混入糯米粉中,加點水調和,陳芊一邊揉着手中的糯米面,一邊将自己剛剛的想法說出來,想知道有沒有可以一起幹的小夥伴:“是這樣的,各位。”
陳芊頓了頓,“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在學院裡尋個地方,讓人試我新研究出的葷菜,外人看不出是葷菜,也就不會對我們公開售賣大驚小怪啦。”
王牧之下意識地摸了摸鼻尖,他實在不太好意思說昨天傍晚是當着衆人賣出肉湯的,而且看陳芊這麼興緻勃勃的樣子,覺得在課業之餘可以有一群小夥伴其實也不錯。
“你們要加入嗎?我們可以立個字據,扣除成本之外的盈餘我們平分。”陳芊這麼想着,“前期我們試着能不能去找個場地,在小廚房也經常容易被人撞見,占着公家的便宜有些不妥當。”
林榆二話不說直接就伸手攬住了陳芊,立馬答應了會加入,但是也希望不要占用她太多的課業時間。
魏明雖然不是特别想在公衆場合引人注目,但他也确實需要一筆錢财來獨立,如果依靠繼父家的話,不僅平時生活上被苛待,也沒有在外獨自生活遠離他們的借口,想着可以通過分成來脫離苦海,也是沉吟了一會兒便答應了。
王牧之似乎看到了未來小隊的緊密,自然也是想要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的。皇祖父經常講起他年輕時候陪他策馬打江山,秉燈苦讀書的小夥伴,王牧之真的是羨煞。
“那我們今天變算是正式組成一體了!”陳芊展望未來,頓時有些豪情萬丈,“要不為我們為來的店鋪取個名字吧?”
“我們四個都是甲班的,不如叫四甲……?”林榆這話剛一說出口,“或者辰辰辰未?”三個辰級的,一個未級的,這樣的名字顯得有些特色。
陳芊見大家看着她拿主意,頓時感覺壓力有些大,連忙擺手:“我是個起名廢啊!”
“不如叫做未辰吧。”王牧之開口到,“精簡些林榆的想法,也算是朗朗上口的名字了。”
“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陳芊開心地說,“明日是不能聚了,等到後日或是空些的時候,我們可以吃些好的慶祝一下,日後未辰,一定會光芒萬丈的!”
陳芊想到自己喜愛的事業和夢想,整個人煥發出不一樣的神采,連手中的動作,都揉得更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