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如又下鄉了,這個消息讓人意外又不意外。
甚至這次主動下鄉的人還多了起來,就連一些其他隊的老師都帶了幾個拔尖新人跟隊。
鄧祺祺看見,陰陽怪氣:“怎麼着,不是很看不慣我的作風,說我穿小鞋?”
被她怼的其他老師,猛咳幾聲,老臉通紅,這還有其他團員在呢,這鄧祺祺這人真是一點都不敢惹,其他老師義正嚴詞辯解:“怎麼可能,誰不知道等鄧老師最是大公無私。”
鄧祺祺冷哼一聲,“嘴裡不說,心裡也沒少嘀咕吧。”
鄧祺祺知道,她帶宋君如下鄉的事,這些人可沒少皺眉。
但她做事坦蕩蕩,宋君如實力夠,實踐少,她同意宋君如跟隊理由充分,這些小肚雞腸的人竟然還認為她會因為林歡的事小肚雞腸,現在也不成了學人精。
都以為那是宋君如呢?
人家是真能提鞋。
鄧祺祺嘴一張,就想吐點毒,旁邊的帶隊老師眼疾手快捂住拉走,“走走走,你上次不是跟我說新節目編排的最後一版出來了?咱們邊走邊說……”
鄧祺祺:“唔唔唔,我什麼時候說了,你……”
隊員們眼睜睜看着他們的帶隊老師走掉,在鄧祺祺開口後拉着人越走越快,留下逾遠的背影。
被留下的隊員們:……
“組長?我們怎麼辦?”
組長:……
“先去後勤安排好的宿舍,新人一會去舞美組幫忙,要上台的,一會去熟悉場地,……”
組長顯然很有外出經驗,有條不紊的做出簡單安排。
宋君如這次可以上台。
新節目出來,團裡已經陸續挑人排練,平常跳《春江夜》的舞員加入了新排練,舞位空缺,有機會的人同台考察後,宋君如拿到了機會。
《春江夜》這段舞蹈,是整場劇本裡的一個小配角,卻必不可少。
這麼久了,宋君如對團裡節目有所了解,很具備時代特色。
《春江夜》是一個經典革命節目,其中有一段戰前的分别畫面,有情侶的,有家人的,有集體的,用溫馨烘托悲壯,宋君如要表演的舞蹈片段,是夜晚篝火叙話裡的送别,燦爛傷感卻又帶着灼燒。
雖然出場隻有幾分鐘,卻足夠明目,多的是人想要這個位置。
宋君如憑實力拿到了。
不滿的人最多背後嘀咕嘀咕,卻無可指摘。
宋君如跟大家一起往住宿地走。
這次舞蹈隊除了宋君如,鄧祺祺還帶了兩個人新人,一個陳雲,一個李娜,兩個人實力在新人裡都很厲害,陳雲人悶,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李娜活潑,在老隊員裡混的開。
舞隊裡,時不能聽到她的聲音,熱情的捧哏,極大了滿足老隊員的前輩範。
就在衆人邊走邊說時,迎面走來了幾個人,穿着軍裝,但身上卻滿是泥濘,厚厚的泥糊在軍服上,手臂也像是糊着泥石膏。
走在一側的男人聽着身邊的小老頭說着什麼,面容嚴肅。
兩方人迎面而行,話音停止。
帶隊組長行禮:“團長同志好。”
“你好。”顧明朝回禮。
旁邊的小老頭也不落後:“各位同志好,我是萬家村的村長……”
一連串熱情歡迎的話從村長嘴裡說出來,隊伍裡,有人看見顧明朝,發出低訝。
宋君如和顧明朝眼神碰見,兩人宛若不認識的陌生人。
直到顧明朝和村長走遠,隊伍裡從遇見顧明朝開始就響起的聲音,逐漸熱鬧。
“沒想到顧團長也在這裡……”
李娜好奇的聲音夾雜其中:“你們也認識顧團長,顧團長很厲害,我們新兵練倉就是顧團教的……”
“那算什麼。”有老隊員開口,“你不知道顧團長參加過……”
老隊員一開口,從顧明朝多少歲參加過什麼戰役,獲得過什麼功勳,繳獲過多少戰績,從最年輕的上尉到現在的顧團,滔滔不絕。
如果不是一些任務保密程度高,絲毫不懷疑大家還能添磚加瓦,大說特說。
李娜聽得大驚小呼,簡直是個完美的捧哏,讓老隊員抒發欲望更加強烈。
“……這才哪到哪,聽說顧團長家裡……”
後面的聲音壓小,像是怕人聽見。
熱鬧的人群裡,悶不吭聲的陳雲看着擡眸看了眼身側宋君如。
陳雲認識顧明朝,她和宋君如一起在林歡哪裡練舞時,沒少見。
宋君如注意到她的視線,從兜裡掏出一塊糖遞過去:“你也要?”
陳雲看着腮幫子嚼糖的宋君如,搖了搖頭。
要說陳雲最像誰,宋君如覺的她最像林黛玉。
宋君如将糖紙剝掉,塞她嘴裡:“甜甜嘴,不然嘴都黏上了。”一天到晚用眼睛說話,容易吃虧。
陳雲:……
嚼着嘴裡的糖,陳雲用眼神抗議了一下。
然而抗議無效,宋君如反将一軍,挑眉:“好吃吧,下次還想吃糖,就來找姐姐。”
陳雲眼神傳來不贊同。
宋君如明明比她小,卻天天一幅姐姐樣,陳雲氣悶。
——
舞台已經搭建好,将暗未暗的天色裡,台下已經提前來了不少人,有人站着,有人席地而坐,有人搬着闆凳。
勞碌一天的鄉民們熱切等着演出,等着難得精神娛樂,等着即将到來的放松。
後台裡,演員們臉上可沒絲毫放松,衆人臉上是與台前相反的緊張,語速加快,甚至帶着點急躁。
“把那個給我。”|
“一會先上紅綢緞。”
“順序調整了,《歡慶歌》在《春江夜》後面,《大刀舞》在《浪淘盡……”
“一共五個節目,兩個小時剛剛好……”
帶隊老師在各家的隊員面前肅臉指揮,有些流程即使熟悉,但每次上台都像是考前叮囑,一如既往,從不落下。
鄧祺祺叮囑完所有人,又單獨看向宋君如:“能完成任務嗎?”
接受人民的檢驗。
能,下次還有你。
不行,下次也有你,隻不過這個時間不知道會拉的多長,宋君如最缺的就是時間。
宋君如:“保證完成任務。”
鄧祺祺點頭,難得給了點鼓勵:“放輕松,對你來說不難。”
有人悄悄看宋君如,知道她是新一批入團的團員,老隊員審視,新隊員豔羨。
台後緊張籌備,台前吵吵嚷嚷,整個村民的村民都過來了,幕天席地,還沒表演就有鼓喧天般的熱鬧,少有的文化娛樂在這個時代能達到萬人空巷的喜悅。
來萬家村協助洩洪的軍人,一身軍服,褲腿挽着,腿上浸着拔出來的淤泥,有的幹涸,有的新鮮,一層層疊上去,像是厚厚的石膏。
遠遠地看見暈着燈光的舞台,臉上揚起明顯的喜悅。
“聽說文工團準備了不少節目,期待一整天了。”
“誰不是呢,想到今天有節目看,幹活都更有勁。”
“聽說有《大刀舞》《歡慶歌》《春江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