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這是要考校孫将軍的才學?”張生看着詩箋上的“待月西廂下”,心中一動,頓時明白了崔莺莺的心意,不禁暗自欣喜。他故意提高聲音,自信滿滿地說道:“這詩謎小生倒能解得。”說罷,他拿起筆,在詩箋背面寫下“迎風戶半開”,字迹飄逸灑脫。
孫飛虎的士兵們可不管這些,開始用力撞門,那“砰砰”的撞擊聲震得人心驚膽戰。崔莺莺見狀,神色平靜地走到焦尾琴前,坐了下來,伸出素手,輕輕撫起琴弦,一曲氣勢磅礴的《十面埋伏》如驚雷般響起,琴音激昂,仿佛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厮殺。張生趁着這混亂的時機,将詩箋折成紙镖,用力射向窗外,本想射向孫飛虎,可沒想到手一滑,竟然射中了孫飛虎的頭盔。
“好膽!”偏将看到這一幕,頓時暴跳如雷,怒吼着沖進佛堂。可他剛一進來,就看見張生手持佛珠,一臉虔誠地誦經,那模樣仿佛剛剛的事情與他毫無關系。偏将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看着張生。
“這位将軍可是來聽琴的?”崔莺莺輕輕撥弦,琴音戛然而止,她擡起頭,神色淡然地看着偏将,“小女子這曲《将軍令》,不知可合将軍心意?”偏将被崔莺莺的氣勢震懾住了,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孫飛虎在外面聽到琴聲,也被震懾住,考慮片刻後,決定暫時退兵。
張生見此,趕緊趁機将杜确将軍的密信交給法聰,神色嚴肅地說道:“速去蒲關!這封信至關重要,一定要親手交給杜将軍。”法聰接過信,眼睛卻盯着張生懷中露出一角的繡帕,笑嘻嘻地說道:“張先生莫不是要拿這個當信物,去跟小姐私會呀?”張生的臉一紅,連忙将繡帕往裡塞了塞,催促法聰趕緊出發。
随着時間的流逝,法事終于結束,此時東方的天空已經泛起了魚肚白,黎明即将到來。崔莺莺走到張生身邊,将半枝桃花輕輕塞進他手中,輕聲說道:“若遇險境,可将此花置于案頭。”張生剛想問緣由,崔莺莺卻已經轉身離去,她的裙裾輕輕掃過滿地的落花,仿佛一幅美麗的畫卷。
張生回到僧房,迫不及待地查看那枝桃花,這才發現桃花枝上系着一個小巧的錦囊。他小心翼翼地解開錦囊,裡面有一個藥瓶和一封密信,信上寫着:“孫飛虎中了迷香散,三日内必亂。”張生看完信,心中又驚又喜,他望向窗外漸漸變亮的天色,握緊了手中的寶劍,心中充滿了信心。
普救寺的晨鐘準時響起,那悠揚的鐘聲在空氣中回蕩。此時,杜确的援兵正快馬加鞭,朝着寺院疾馳而來,馬蹄聲急促而有力,仿佛在宣告着這場危機即将解除,也預示着張生和崔莺莺的故事将迎來新的轉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