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街的店鋪趕人,這裡都是老百姓,隻要不礙着做生意也不怎麼管他們。聽說八角巷裡好多人自己賣自己呢,一家子插着草标賤賣,可憐哦……”
“咱們城裡不是辦了個什麼養濟堂嗎,怎麼不收留他們?”
“養濟堂是收留無依無靠走投無路的老弱婦孺,他們有手有腳有家有口怎麼能來養濟堂!隻要有難處就來養濟堂、當養濟堂有聚寶盆麼!”
一道爽利的女聲傳來,王崖笑逐顔開,連忙站了起來:“蓮珠!”
蓮珠未施粉黛,換下绫羅、穿着藍色麻裙,頭發用紅繩挽髻、簪了一支花钗,雖遠不如在王府時華貴精緻,但瞧着幹練精明、生機勃勃。
蓮珠向鄭重和王崖福了福身,挨着王崖坐下,王崖立刻喊老闆上馄饨,又拿了塊帕子将筷子擦了又擦才遞給蓮珠:“養濟堂怎麼樣,在那裡習慣麼?辛苦麼?要不晚上還是回家來住吧,多晚我去接你就是了。”
蓮珠連連道:“習慣、辛苦、不用了!我又不總住在堂裡,隻是水災後堂裡接收了許多孤兒、翠兒她們照顧不過來、我才在堂裡住上幾日,等那些孩子适應了堂裡的生活、我也就回家了,您和娘不用替我操心。我今天出來主要是找大人的--”
蓮珠看向鄭重:“大人,我們也知道縣衙不寬裕,但養濟堂也不需要太多、每月多給三石米行麼?”
鄭重笑了笑:“縣衙餘糧确實不多,但三石米還是有的,一會我就叫人給養濟堂送去,這些日子你們不容易,辛苦你們了!”
蓮珠松了口氣:“多謝大人!最近确實有許多流民來投、但咱們先前就定了規矩、非是真的走投無路不能自濟、養濟堂絕不收容,所以我都給拒了,這兩日索性關了門、不準他們再來。我還怕大人知道後責怪我們呢……”
鄭重寬慰道:“規矩是咱們一起定的,我又怎會責怪?養濟堂又非赈災之所、糧食有限,幸得你堅定堂裡的老幼們才能保障生活,這些我都明白。流民無家可歸是朝廷赈濟不力、與養濟堂無關,就是怪我也不該怪你們,百姓牢騷之語你和堂裡的大家不必挂懷。”
蓮珠很是感動:“大人真真是明理之人,不過要我說這也怪不着大人,那些流民又不是咱們縣的、本就跟您無關,朝廷也沒給錢糧讓您赈濟、咱們縣的災民還是靠至親王府和幾個鄉紳大發慈悲才有條活路的,您啊該問問其他幾個縣的縣令、看他們怎麼幹活的,再叫他們分點糧給我們。”
王崖道:“鄭大人與其他縣令大人皆是同僚、又都平級、哪能如此。而且流民雖多、乞讨也好賣身也好總還能混口飯吃,萬萬沒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反而其他災縣似乎已有餓殍,哪還能顧得上我們!”
鄭重也道:“正是如此,我們雖難、其他縣更難。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若有辦法能調理天時以應人道就好了……”
王崖笑:“隻有人應天、哪有天随人呢,一切皆有天定啊!”
正說着,一雜役穿過人群匆匆跑來,向鄭重喊:“鄭大人!诶呦可算找着您了!您先别吃了,朝裡來聖旨了,張縣丞請您速速回到衙門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