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對徒手接炮彈和徒手接坍縮彈頭的反應是一樣的:找死請另尋個體面點的死法。
本命不知道是什麼藤的新任聯絡員是個正常人,假設他親眼見識到了自個上司試圖跟坍縮彈頭來個貼臉碰撞的場景,一定會手腕抖動到疑似懸浮車高速漂移地敲下份不知所雲的加急戰報、發送至支部總指揮通訊器以換來對方痛罵。可惜他沒有,也不知道陸離真這麼幹了。
坍縮彈不是意識體,沒有可供入侵的“後門”。這是陸離用意識曲線緊密包裹住彈頭後才發現的事實。
她邊慶幸着指揮意識網絡中時間流速比現實中慢上十倍,邊試圖從一腦瓜子漿糊中掏出些有用的知識點來。
《論有效分辨無人機型号的方法》,肯定不是這個。
《人類與機械軍團的36種組合式突擊姿勢》,也不符合。
《軍用罐頭取代營養劑的可能》,都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關注吃喝!
……
所以到底該怎麼做呢?!思緒在加速時域裡燃燒着,淡藍色的意識光粒一點點流失。陸離意識到自己快要“抓”不住彈頭了。
死腦、快想啊!
【所謂戰術的本質……】
輕飄飄的話語在半空打了個旋,溫柔又蠻不講理地從她顱頂穿過。
記憶中的梅盤腿坐在沙地上,眼前是一幅用沙勾勒出的行軍地圖。敵明我暗,一塊被匕首尖端挑起的碎石、正中半米外的石制敵方士官。
“是欺詐。”梅一邊解說,一邊推動代表了敵軍的石頭小人朝碎石揚起的方向行進。“隻要能騙敵軍往你想讓他死的地方跑,你施展的戰術就成功了一半。很簡單對吧?”
“可是,我聽哈裡先生說,戰術本質上是為實現戰鬥目标而進行對資源及行動策略的合理配置。”
“學院派的标準體系論。背熟了也隻能在考卷上拿個滿分而已。”鋒刃在指尖輕巧地轉動,梅漫不經心地繼續闡述自己的觀點,“在實戰中,完全合理的配置資源及行動策略基本不可能實現。原因?很複雜。先不提物資補給是否到位、作戰人員能力參數問題,光是腎上腺素飙升就足以讓人分不清東南西北。這也就是為什麼哪怕是最基礎,或者看上去最荒謬的戰術,也會有人上當的根本原因。”
“有些扯遠了,再重新回到戰術的話題上來。身為一名新人指揮官,能做到兩點就算合格。”
梅豎起兩根指頭。
“第一,混淆視線。記住,永遠不要把己方的真實意圖披露給敵軍。”
她放下一根手指。
“第二,就是剛才說過的,目标轉移。”
陸離雲裡霧裡地擡起迷茫的雙眼。“可是具體要怎麼做呢?”
回答她的,是來自梅的一記輕笑。
意識被拉扯出破碎的光粒,坍縮彈頭往前挪動了一手掌的距離。陸離腦内思維高強度運轉着。以彈頭的飛行方向和速度優勢判斷,先頭部隊不會被命中,但後方佯攻部隊脫離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己方自行火炮射程足夠,但裝填和目标校準頻率有限,讓變為擊毀彈頭也不現實。
所以這道“試題”的正确解題思路,不是“如何避免被命中”,而是“如何改變命中目标”!
一群“白鴿”展翅飛向天際,“鴿群”形成張巨大的機械網、半路生生截住了極馳而來的彈頭。
在巨大的爆裂聲中,這款被淘汰的初代間//諜無人機激活了自身的溟滅模式,連機體帶聚變波動一同被人造小型黑洞徹底吞噬。
與此同時,及時從溟滅現場脫離的意識碎片指揮各作戰單位開啟防禦模式,硬生生頂住了來自上空的高強度引力,順帶反手送給敵後方營地一波貨真價實的坍縮攻勢。
“‘蜂’正指揮!”
“咳、咳,我沒事。”陸離頭疼欲裂地強睜開眼,“讓機動隊趕緊加快進程!我需要知道敵軍指揮部的确切位置!越快越好!”
與此同時,一輛有别于Ⅱ型的改造式泰坦正疾馳在增援的路上。
“最新戰況!澤克斯叛軍疑似擁有劣版坍縮彈!”聯絡員捂住耳麥式通訊器,扭頭朝正前方駕駛艙的方向大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