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龍血的生長,花盆已經從窗台搬到了地上,聚生的劍葉深綠,一叢叢生長在枝幹上。
仔細看去,葉心長出的細莖已經挂上了橙色的小果,隻不算繁盛。
柳清霄看了兩眼,伸手撥弄了一下,細細的枝桠搖曳,少許果實掉落,落入盆中,滾入地下。
看着已經成熟從果柄上落下龍血果,柳清霄收回手,不再撥弄了。
七月入秋,也到了收獲的季節。
打開暗格,看見一包厚厚的信封躺在裡面。
量詞的變化表明了分量,柳清霄呆楞一瞬,拿在手上掂量着,竟覺得有些沉甸。
問問雜交水稻的實驗方案,大佬不會寫了個論文送來吧?
這麼專業?
取出書信,柳清霄又回到書桌前拎起食盒,來到羅漢塌前打開了密室。
關上入戶門,門内是現世的一角。
柳清霄先是将書房外的投影打開,做了一個窺視之人,才穩坐于沙發上揭開了蠟封。
這次的蠟封卻是譚女娘的私印。
見此,柳清霄又楞了楞,仔細辨認了一番,終于确認無誤。
“——,見字如面。
你的來信我看過了,想法很好,利國利民。為什麼不去做呢?”
厚厚的信封打開,當先一頁就是肯定了自己的想法,柳清霄從沙發上坐直,霎時振奮。
一句話回答了對方關注的問題,譚潇越才開始了例行的慰問。
同時說了說自己這邊的事:
“經過多時籌謀,我已獲取了施儀信任,陛下也允我率隊。
殺敵之日,将起之時。”
慣例是報喜不報憂的,譚潇越并沒有說自己已成籠中囚鳥,僅餘放風之機。
守衛森嚴甚至超過總兵,信中所謂率隊,最多也隻在中軍帳下,領上些部下的功勞來勾兌她預見先機的貢獻。
好在譚潇越自己也不甚在意,她從來沒有陣前殺敵的期望。
“你之前問我下水道的事情,這并不是我期望的。我們都明白,改造向來是比新建要更費心血。
尤其是,地道跟下水道從建造的原因與目标都完全不一緻。
很少有人會把地道的入口放在廚房和茅房的。
上京地下若果真紛繁複雜,若有着一日,可能會額外耗費許多将其測算,封住。否則建造時定出纰漏。
我會将此事納入考量的,如果到時上京還沒塌的話。”
寫到這裡,譚潇越又畫了一個表情。圓圓的臉向□□斜着,還帶着半邊身子,做出一個攤手無奈的表情。
柳清霄忍不住露出笑容。
又陷入沉思。不是這個,那是為何?
總不能是陛下心情好吧?
而且……柳清霄并不知道,他是真心覺得建立下水道系統時若是能利用現有的甬道會省下很多功夫。
但我又不是土木老哥,柳清霄愉快的接受自己的無知。
往下看去,卻是又提到了一個人名,‘楚粟’:
“你說的那個人,我尚還有些印象。”
何止是有些印象,前世譚潇越因一場刺殺而不良于行,最終為此負責的就是飛龍會。
因刺殺太子被大清洗的飛龍會,之所以能在高壓之下還在陰暗處蓬勃發展,有餘力攪動天下。
楚粟的存在絕對算是一個重要原因。
前朝餘孽,前朝皇室。
魏國最後的良心,魏太子的遺孤,天然成正統。
是一杆大旗。
“不是什麼重要的人,不需要太過關注。”譚潇越卻如此寫道。
飛龍會未來的會首,大順最大的反賊。自然是很重要的人。
但那是對于皇帝,對于想要□□的人來說。
對譚潇越而言,他的重要性更在于:
‘如果大佬是唐迎,不知決定如何?’
可大佬不是唐迎。
那麼,如果大佬是柳清霄呢?
異世的柳清霄坐高台、看世事,漫不經心地說:“祝他成功。”
于是譚潇越說:
“如果定安侯懷疑楚粟的身份,沉寶巷可能不複存在。”
這是幾乎确定無疑的。
楚粟是幸運的,他在上京隻出現過一面,認出他的隻有兩個人,而這兩人之所以能認出來,是因為他們家中本就有前朝重臣。
縱使如此,若非他之後消失得徹底,也早被投入了江水中與魚蝦作伴,或者在一小片茂密的野草下與麗蠅卵蛹共同構築生态一環。
正人君子的危兆和郁騁不知道,他們的長輩為了能在新朝站穩腳跟,手上沾了多少故人熱血,暗中籌謀了多少陰詭絕計。
各個都是将族人親友殺了大半才換來的家族長存。
豈容隐憂。
柳清霄想到那些艱難求存的人。
這堂皇盛世的維系,卻不該讓底層人來付出代價。
說不清道不明的,柳清霄略過了這一茬。
便當從未知曉過此事吧,我也沒資格決定他人的生命。
他想。
繼續閱讀來信:
“……
太延風沙大,格外想念上京。
不知你近日如何,學業可好?”
絮絮叨叨的,像是懷了一百個不放心。
在足足翻過一頁之後,譚潇越才又畫了一個雙手合十的祈禱表情。
“送你一份禮物,願你安好,如願以償!”
再往後翻,卻是關于雜交水稻的理論和技術指導,長長的篇幅中夾雜着專業術語看得人頭疼。
柳清霄硬着頭皮看下去。
雜種優勢原理……不育系和恢複系……三系法……兩系法……
親本選擇……雜交技術……育種程序……栽培管理……
測交選育法……雜交選育法……
巴拉巴拉小魔仙,叽歪叽歪嘴半仙……
勉強啃完論文,柳清霄晃了晃自己的蚊香眼。
被閱讀理解古文解析浸潤許久的腦子突然又遇到自然科學領域應用研究性論文,如此符合論文格式的論文……
好容易緩過一陣,将目光放到結論上,最後潭潇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們并非農業相關的專業人士,所以我并不建議你親自實操,同時也不建議你進行過于精确的微操。
侯府有佃戶有土地,何不将此事交給侯府的農戶。高屋建瓴,把控方向才是我們應做的。
清霄,做一個引導者。
世上聰明人很多,隻是缺少方向。”
一個徒手搓雜交水稻論文的非農業相關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