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常善那時候就已是周奉疆的心腹,就曾替周奉疆辦過一些事情。
比如,周奉疆曾經命他去向周三娘子隐晦表達過他的意思,讓他出面開口去勸周三娘子順從。
知道這些後的周三娘子簡直要被他氣死了。
她根本無法接受自己過去十幾年來視作親生兄長的人,殺了她的兄弟叔父們,殘殺了她的族親,現在還道貌岸然地要亂人倫禮法,意欲娶她為妻。
許多事情,當年那個才十幾歲的三娘子完全不能理解。
比如,她母親趙夫人可以心安理得、幸災樂禍地接受自己的養子去殺自己丈夫的庶子們,但對于三娘子來說,她就不能接受自己的兄長去殺她别的兄長們。
她覺得周奉疆的所作所為,是殘忍,是無道,是背信棄義。
在周奉疆殺了那麼多周家人奪權之後,她就已經和周奉疆翻了臉,鬧得如同仇人一般。
兩人見一次面就大吵一次,再到後來,三娘子看見周奉疆過來都是冷臉不說話,全然無視他的存在,任憑心急火燎的趙夫人如何從中調節也無濟于事。
倪常善也去勸過幾次。
三娘子看着溫順柔軟,跟一隻無害的兔子一般,從來不發脾氣的好性子,但是沒想到骨子裡卻是極剛烈的,周奉疆殺了那麼多她的家人,她如何都不會再和他和好如初。
如今兩個人還沒到冰釋前嫌的地步呢,周奉疆又想要拆散她和河間王張道恭,還敢叫人去勸她嫁給他……
三娘子那時的心情有多崩潰,她會多恨這個自己從前的兄長,恐怕也隻有她自己心裡清楚了。
他周奉疆是要讓冀州周家變成天下的笑柄嗎?
他是要讓她父親周鼎變成天下人的飯後笑談嗎?
——好端端地收了個養子,結果自己的親生兒子親兄弟親侄兒都被養子殺了一籮筐,自己的親生女兒、唯一的嫡女還要被這所謂的養子所侮辱?
若是當真如此,周鼎這樣的一世枭雄,隻怕死後還要被後人再嘲笑八百年也不止。
那一年左右的時間裡,兩人在家中鬧得不可開交,周奉疆稍微碰她一下,周三娘子動不動就要尋死覓活,趙夫人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而周三娘子心心念念要嫁的男人,可是那位河間王張道恭。
河間王就藩于冀州,眼睜睜目睹着這些變故,他也是心焦陣痛不已,卻拿不出絲毫的辦法。
畢竟那時整個冀州侯周家都在周奉疆的掌控之下,他不點頭,河間王就算拿來大楚皇帝賜婚的聖旨,他都不會放三娘子出嫁的。
三娘子想嫁人,隻能嫁給他。
就這麼鬧了不知多久,終于有一次,趕上周奉疆前往臨郡不在冀州家中,三娘子哭着求着讓冀州侯府的管事和守衛冀州城門的副将放她出了門,深夜裡摸黑坐着花轎匆匆忙忙把自己嫁了出去。
那一年,就藩于冀州的河間王也正好被皇帝召回洛陽,世人都說,大楚皇帝是有意要立河間王為太子了。
于是河間王便連夜帶着逃出冀州侯府的周三娘子一路直奔洛陽而去,據說他還信誓旦旦地同三娘子承諾,等他們逃回了洛陽,他會奏明天子,風風光光地為三娘子補辦婚儀,若是他回到國都洛陽後真的被立為太子,三娘子就會是他的太子妃。
結果呢,三娘子和河間王還沒逃到河内郡,就叫她兄長帶人抓了回來。
倪常善聽當時跟着周奉疆去抓三娘子的那些人私下說過,當時周奉疆可是一刀直接劈碎了三娘子的花轎,甚至還把河間王張道恭拉下馬用鑲了鐵片的靴子踹了個半死。
周奉疆搶回了三娘子,河間王手中無兵馬與他相抗衡,弄丢了自己的新娘子,隻能忍氣吞聲帶着那為數不多的仆從夾着尾巴逃回了洛陽。
被抓回冀州侯府的三娘子又開始了沒日沒夜地和周奉疆尋死覓活地争吵。
趙夫人夾在其中甚是為難,兩頭難顧。
一面是自己唯一的親生女兒,是自己的骨肉,如何能不心疼?
另一面麼,又是自己根本惹不起的所謂“養子”。
直到後來三娘子把她自己折騰得從閨閣繡樓的二樓上摔了下來,重傷以緻失憶。
等她再醒來時,竟然幾乎忘記了自己是誰,過往十六七載的記憶都幾乎丢了個幹淨。
周奉疆試探了她數次,發現她是真的幾乎什麼都記不得了。
她隻記得她自己叫“媜珠”,記得她正準備要嫁人,但是兄長不準她嫁。
連親爹親娘和她要嫁的到底是哪個男人都忘記了,自然也忘記了那個早已和她反目成仇的所謂兄長。
周奉疆于是索性順水推舟,讓人告訴她,她姓“趙”,是趙家的女兒,趙夫人的侄女,是他周奉疆的未婚妻,然後就這麼把三娘子娶到了手中。
至于原來的“周三娘子”,則是被他編了個染疾的幌子,對外說是“死”了。
世上從此再無周三娘子。
是時,以周奉疆在北地冀州的權位,根本沒人敢反抗他的意思。
不論是趙夫人還是趙家,都得老老實實聽他的話,按他的吩咐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