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坐在竈門前的李卉都聞到了麥香,蒸餅便熟了。
阿嫂撕了一小塊在嘴裡嘗,再把另外一半遞給湊過去的李卉。
嗯,跟前世的精細面分一比雖然粗粝,也不是很甜,但這樣份量的主食也是大秦老百姓很珍惜的,阿嫂還放了不少麥芽糖呢,李卉從阿嫂期待目光就能看出來。
于是她嚼了幾口,點了點頭:“好吃。真的很好吃。”
“隻是有點幹”,她扭過頭去喝了大半碗開水。
“今日便罷了”,阿嫂邊把熱乎的蒸餅裝盤裡,再放進一旁早就準備好的竹籃。
阿嫂說,這樣的蒸餅還真得配上些湯水吃,“明日我們就做湯餅送去吧。”
這樣的盤算隻是給了明天,但阿嫂還是從地窖裡拿了兩顆白菜來,洗洗涮涮切切,很快一鍋鮮美的白菜湯就做好了。
李卉按照阿嫂的吩咐,舀了兩碗起來她倆在家吃,剩下的都裝進了竹籃,有湯有餅,爹娘和大哥都是幹力氣活呢,一定要吃飽吃好,春耕才能做好呢。
朝食是前世的八九點鐘左右,若是工作日時,李卉的早餐時間一般在七點左右,有時候要上早上第一節的話,為了多睡幾分鐘幾乎都吃不上早飯。若是雙休日,頭天熬夜剪視頻,她一般又要睡到十點多鐘,起來吃個brunch(早午餐)就好。
而在大秦,照這個架勢,春耕每天都是工作日,那麼早餐就一定要好好吃了。
這頓朝食,李卉吃了四個蒸餅,份量大概相當于肯德基的兩個老北京雞肉卷,再加上阿嫂沒喝完的半碗白菜湯,等她洗了碗筷出門時,都還在打飽嗝。
“一會兒要下地幹活,而且暮食要到下午三四點了,這樣吃也行的。”李卉怕自己長胖,但又轉念一想,都穿越了,之前那套白幼瘦根本沒有什麼用武之地,憑什麼她不能擁有健美身材,“再說我又不胖。”
最後這句話阿嫂聽見了,“你還胖?大病了一場,得吃多少才能補起來啊。”
嘿嘿,好的,負罪感瞬間歸零。
田地不算太遠,但李卉還是跟着阿嫂走了好長一段路。
等到了自家的那塊秧田,見到爹娘時,倒是把他們都吓了一跳。
大哥也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阿卉也來了?”
“嗯,大哥”,李卉搶着說,“你們都快來吃飯,我和阿嫂都吃過了。”
她看着阿嫂繞了一大圈走到旁邊的一塊地裡,給正在犁田的大哥遞過去一條汗巾,然後再塞了一把幹草給正累得喘粗氣的牛。
李卉明白了,耕牛是農家壯勞力,人吃飯時,也要給牛帶,這是最起碼的尊重。
而李卉則在原地沒動,把帶來的韭菜醬一點一點往蒸餅上抹。
秦人愛吃醬,幾乎所有能想到的都能拿來做醬,這是李卉很是佩服的生存智慧。等着爹娘和大哥都圍過來吃飯時,她挽起褲腿就要下田。
“你做什麼?”阿娘着急,一巴掌就打在她背上,“大病初愈的人,還沒好利索,别想着下地幹活!”
雖然阿娘從前總是嫌棄她這也不幹那也不幹,但現在她知道上進了,卻又責罵起來。所為的不過就是她的身心健康而已。
李卉能理解,她道:“阿娘,我都好了,想幫你們做點事嘛。”
“那也要等過幾日,找了郎中來看了,才好下定論。”
阿娘堅持,阿爹便不好說什麼,“卉娘,就聽你阿娘的。再病了可不是鬧着玩的。再說了,你現在也是在幫我們做事嘛,你醒了,你阿嫂要輕松不少呢。”
阿爹一眼就看出來今天的蒸餅就是她倆一起做的,要是從前自家閨女和兒媳婦關系不好,他都不敢說這話。現在他就沒這些顧慮。
“是的,卉娘很有天分,今兒的面和得很勁道。”
說話間阿嫂已到她身旁,忙不疊給她遞話頭,讓她不要再固執,惹得阿娘不快。
“好嘛”,李卉果然軟了下去。
飯也很快吃完,一家人又要各自忙碌。這次阿嫂也加入了勞動,幫着插起了秧。
于是,田埂邊便隻剩下就着田裡的水刷碗的李卉。甚至,今日是蒸餅,這個碗都不用怎麼刷,隻需用水稍微一沖,回家再用井水涮一遍就齊活。
“啊,好閑啊!”她百無聊賴地往水裡扔石子兒,近處的幾條小魚驚得四處逃竄。
她突然想到了什麼,“爹娘,這些魚是您買了來養在田裡的嗎?”
阿爹卻說并不是,“現在這麼忙,哪有心思弄這些。”
大家都忙,可她閑啊——
“爹娘,我想去趟市集逛逛,您們給我拿些錢,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