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見阿嫂這般緊張局促,反而出言安慰她,道是自己前些年荒廢了時光,如今還得先是聽阿嫂的,而且菜品也不宜有太大改動,“就先還是主要做蒸餅來賣,其他的再徐徐圖之。”
此前,她也從原身的爹娘偶爾的抱怨中知曉一二,他們早就有想法要讓原身出來幫忙,哪知道無論如何也喊不動,所以今日爹娘才會一下子松口讓她來。大概是覺得自己躺平許久的女兒終于奮起,作為長輩也得表示表示。
但這樣一來,便抹殺掉了阿嫂的辛苦。
因為自從來了大秦,李卉沒過多久便琢磨出,這個家裡的女性其實相當辛苦。
大哥時常外出當值,隻有農忙時才會被放歸,阿爹木讷,除了一些力氣活外,很多輕巧但瑣碎的雜事,還有這個不大不小的小吃攤,便都落在了阿嫂和娘身上。
而阿娘的蒸餅手藝最好,可除了小吃攤,更多的心思都花在了織布上,所以——
“之前因為人手不夠,咱們的小吃攤時常關張,今後有了你們二人一起,咱們的小吃攤生意定會越來越好的。”
誰不盼着生意好點呢?
正好明日逢集,全家人便都等着李卉來分派任務,爹娘幫着做老式的蒸餅,她和阿嫂則琢磨起做肉菜夾馍來。
按照分量比例,蒸餅六成,肉菜夾馍各兩成。這也是問了家裡人才定下來的。
因為肉價貴,做出來雖然好吃,但成本也更高,不知道能不能有銷路。
雖然前世的她已經知道,肉夾馍已是秦嶺關中一帶的代表性小吃,但如今要做,卻也是擔了風險的。
“也不知道他們的口味,咱們就先少量的做,如果賣的好,下次市集再多做些。”
大家都誇她穩重,跟從前判若兩人。
李卉聽了也不辯解,由得讓她們“誤會”,也算是他們都一點盼頭吧。
“多做幾個厚一點的蒸餅,蒸久些,但要注意不能糊鍋。”
後廚煙熏火燎,還有雜糧蒸餅的清香,文火熬煮,不快不慢,香味也就更持久。
糖如今是沒有的,所以嚼起來反倒比前世多了一份糧食本身的味道,但李卉并不是很愛原味的,她覺得生活已經很艱難了,還不允許吃點糖開心一下呀?
可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故而她也隻有将就着來。
不過在她這是尋常之物的,在爹娘和兄嫂跟前卻是實打實的新鮮。
不多會兒,鐵釜上便有了蒸汽,雜糧蒸餅厚實圓乎,揣在手裡也滾燙無比,李卉等不及要掰一塊來嘗嘗,“嗯,熟了,是這個味兒。”
說着她便同邀阿嫂阿娘一起來嘗,兩人也無不誇贊:“新奇,阿卉你加了些什麼進去,吃起來這般細膩綿軟?”
到底是阿嫂,李卉笑了笑,“就是加了些麥子磨的面粉,太金貴了,不敢多加。”
秦朝還沒大面積普及石磨,所以面粉相當金貴,果然聽了這話後阿嫂就咋舌道:
“我說呢,那……這個蒸餅的價格也便宜不了吧?!”
“也不會太貴,頭一回嘛,自然要實惠大酬賓的。”
現在是三錢兩個素蒸餅,加面粉的,單個就再添上一錢,雖然漲了也還算良心。
聽到這裡,大哥停下了宰肉的手,他力氣大,便被李卉分派過去鹵肉,然後再把肉從噴香的鹵水裡撈出來,再剁碎。
“那這要是再加上這些肉和菜,價格豈不是更貴,還有沒有人來買呀?”
而這也是爹娘最擔心的。李卉雖然也擔心,但是她深知種花家的人對美食的狂熱追求,所以也就還好,“純肉的就六錢一個,純素的就四錢一個,若既要肉也要菜,那就再取個中,五錢一個嘛。”
不過為了寬他們的心,也為了讓他們都嘗嘗味道,所以第二日一早的朝食,全家人人手一個肉夾蒸餅,除了李卉,個個都吃得痛心疾首又依依不舍,一邊感歎“太好吃了”,一邊又擔心吃了這麼多就不好賣了,李卉心中想笑又隻好強忍着安慰。
“不妨事的,我們自己吃着好,吃得飽,才有力氣在地裡幹活,今天的生意也一定會紅火嘛。”
“從前怎麼沒發現卉妹你長了一張這樣的巧嘴?”阿嫂揶揄道。
李卉便也玩笑道,“從前卉妹不懂事嘛。從今兒起,阿嫂想聽什麼甜言蜜語,大哥不愛說的,我都說給你聽。”
“你……”阿嫂頰邊一坨紅霞,她本來也沒比自己大幾歲,如今更顯嬌俏可人了。
玩笑歸玩笑。
真背起一大攤子蒸餅、鹵肉和素菜到市集時,李卉還是捏了一把汗。
秦朝的每一個市集都有固定的開市和閉市的時間,入口處還有衛兵盤查。
跟上次市集買東西的顧客體驗感不同,這次她是賣方,還是一個小吃攤攤主。
她本來心裡一直打鼓,在市集入口處,還被一個守衛攔住了問話:
“你從哪裡來?要做什麼去?背的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