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吃,卉妹,這些你都是從哪裡學來的?”
而為了不讓自己穿幫,她便信口胡謅了個理由,“從前和阿嫂吵了嘴,等氣性過了再吃都涼了,有一回也是吃魚湯,我就把湯熱了蘸了餅吃……”
大秦的普通百姓中最常見的肉類就是魚,所以這個理由也不算離譜得過分。
“咱們都向前看,不提從前了哦,卉妹。”
阿嫂大度也怕她提起從前,惹得二老因姑嫂不和總是徒增傷心,所以用話岔開。
“嗯,阿嫂說的對”,李卉轉過頭去再次看向二老,“您們和哥哥都嘗嘗這冷吃兔肉,看味道如何?”
雖然這道菜在前世已經是是人有手就會做的家常菜,可穿越過來到大秦,反而心裡沒底。隻見除了她,場上四人都用筷子夾起一塊來。
李卉緊張得忘了吃飯,直到大哥接連吃了三塊才停下來跟她說:“好吃!”
阿娘也加入了點評的隊伍,“很好吃,兔肉不柴很入味,骨頭都恨不得嚼爛呢!”
連木讷如阿爹,也難得說了一長句:“兔肉這樣做真是新鮮,從前我們隻想烤着來吃,就以為是味道的極限了!”
阿嫂倒是沒怎麼說,跟她卻也擠眉弄眼了一番,好像在說,“我就說好吃吧!”
等他們都品評完,李卉才夾了一筷子,那一小塊兔肉吃到嘴裡,确實勁道彈牙,可能是自己不太能吃辣,所以才覺得青花椒放多了點。
“嗯,确實好吃。”李卉也誇了自己一句。
“哈哈哈!”大家都笑了,阿娘道,“就是要相信自己,這才對嘛!”
這頓飯吃了很久,蒸餅和魚湯就着吃,本來就有很強的飽腹感。
可就算如此,那盆兔肉也要吃得見了底。
甚至,大哥大嫂覺得,自家小吃攤上,都可以再擺上一道名叫冷吃兔的招牌菜。
但這個想法卻被她拒絕了:“現在我們的小吃攤還沒有站穩腳跟,還是先不要忙着推出新品,不然喧賓奪主了,反而不好。”
就像現在,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們家有一個蒸餅攤子,有時候家裡懶得做飯就過來買。再說了,今天做的這道菜,真的就如家人們說的那樣好嘛?
要想推出去賣,還得多做幾次才行。
畢竟家人的濾鏡是很重的。
打定主意後,李卉便不再多想這個話題。反而她想到了一件需要求助于大哥的事:“大哥,我想請你幫我去陶匠鋪子裡看看,能不能買到一個下頭可以放炭火的陶爐子,這樣再出攤的時候,就不怕鹵肉冷了……”
影響口感,還是多少會影響生意的。
“這個好說”,大哥拍拍胸脯,“不用買,我自己就能做。”
“哇,太好了”,李卉這回的稱贊比以往更走心。她都差點忘了,大哥不從軍當值的日子裡,也不會在家裡躺着吃閑飯,阿爹的手藝好,他便跟着學了個幾分。
不然在大秦,完全靠在地裡刨食,日子不會過得有現在這樣好。
前世她最愛刷的就是小某書,有一天她看到這樣的一句話,“穿越後要想搞錢,還是得從商”,如今竟機緣巧合全部得到了印證!
大哥的行動力也飛快,離下一次市集日還有兩日,他便趕着做了出來。
“還是不耽誤生意要緊”,大哥憨厚一笑,“再說了,那冷吃兔肉真好吃,要謝就多煮幾次來吃嘛!”
李卉應了,她原本也是有這個打算的,“大哥下次何時再去西山?”
這次的兔肉她不打算再做了,全部賣掉的話,家中也能有一些進項。
但是現在她的手藝還在一點點地修複中,所以不敢把寶全壓在這次的兔子上。
等再過上些時日,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她再上新冷吃兔肉,還有麻辣兔頭和兔腿,甚至整隻烤兔,都行啊!
大哥聽到卉妹這樣問,便知道她意有所指,便道:
“這兩日下雨,西山上路不好走,等天晴了我再去山上看看……”
李卉才曉得,打獵也不是全靠蠻幹,大哥還做了好幾個陷阱,過幾日就去山上走一趟,就能有收獲呢!
她再次感歎,果然老實巴交在任何一個地方一個時代都是賺錢最慢的呀!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對于她這個大秦新黔首來說,目前來看還是先老實巴交苟着要緊,誠心經營童叟無欺,小吃攤的生意才會越來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