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卉想,自己才來到這邊,還沒站穩腳跟呢,誰想跟什麼公子王孫扯上關系?
還是老老實實擺攤掙錢要緊!
于是她走過去,跟阿嫂道:“阿嫂,難為你跟我說這些。我以後會注意的。”
阿嫂看到她如今這般有禮,難免要在心中和原身進行對比,卻在眼淚花兒在一雙杏眼裡包起後,又一次回應了她:“都是一家人,說什麼謝。”
處理好情緒上的紛紛擾擾,李卉便一門心思撲在了生意上。
一整個上午都在撈鹵肉,切鹵肉,把蒸餅切開等她鋪肉,則是阿嫂的活兒。
原不單是因為這活兒輕巧,還因為切肉的肥瘦相間,還有專門隻要素菜或隻要肉菜等食客的要求,隻有前世吃慣了肉夾馍的李卉才能輕松分辨刀工火候。
她原本想過了午時,人會少些,卻依舊是忙得馬不停蹄。
她那條胳膊幾乎都快掄成機械臂了,終于少了些人,撈一撈那釜底,也隻剩下三分之一的時候,李卉和阿嫂才想起來給自己墊墊肚子。
她吃不得一丁點兒肥肉,于是給自己弄了一個純瘦的肉夾蒸餅,用一個碗單獨要了一碗湯汁來,放在她和阿嫂中間,當蘸水吃;阿嫂喜歡吃肥瘦都有的,李卉也給她做了一個,又單獨切了一小碗鹵肉放在一旁。
阿嫂還顧及着下午的生意,忙說這樣太奢侈了,随便墊墊就是了,反正晚食也是要吃的。而且一定會吃好吃的,現在就吃得這麼飽,晚食哪裡還吃得下呀?
原來,她們今日到市集,還有另一個任務,那就是替阿娘交一匹布到長甯街上的仁和布莊,方才他們走不開,還是布莊的一個小夥計專門來取的,阿娘是他們布莊的老織娘了,布莊掌櫃也和布莊的名号一樣仁義,給她是最高的單價。
那夥計送來的錢是用一個繡着“仁和布莊”四個字的布袋子裝着的。因為人多,姑嫂倆沒仔細數,不過那份量李卉卻是能大概掂量出來的,約莫有四五百錢呢!
李卉也滿是感激地裝了葷素各一個的肉夾蒸餅,遞給那個小夥計。
那小夥計忙不疊地道謝,順道就又說了些最近布莊裡賣得比較火的花樣,說讓大娘隻管織了送過來,定能賣出好價錢。
李卉等那人走遠了,才面有不忍之色,饒是這樣,她還是心疼阿娘:
“等我再賺幾年錢,讓阿娘就不要再織布了,多傷腰傷眼呐!”
“是的,從前我和你大哥也勸過她,那時候她說什麼都不肯聽,總說還有你在家,得替你多打算打算,如今我瞧着,用不了多久,阿娘真的就可以不用織布啦!”
李卉知道阿嫂話裡話外意有所指,誰讓原身是這麼個躺平的脾性呢?
還能怎麼着,隻有先受着,然後從長計議圖改變吧。
日頭西斜,釜也見了底,李卉伸了伸懶腰,準備活動活動筋骨,打道回府。
今日她們姑嫂倆賺得還行,刨除人工費,肉、湯、餅和木炭的錢,約莫能剩下三百錢。這比起上一次确實有了提升,這給了李卉很大信心。
三百錢,兩份四成,拿出去兩百四十錢,她也能有六十錢呢!
加起來上次的,她的小荷包裡就能有一百錢啦!
回到家裡,阿娘也拿了五十錢給她,隻說是人最小現在又知上進,這個錢該給。
而家中其他人也沒有什麼意見,李卉也就拿着了。
“今日大家都别下廚,我來!”
阿嫂說,這也是阿娘一向的習慣。她忙完了這一匹布,就歇上幾日,再織新的。
而她今日早早就炖好了一鍋雞湯,這是她從巷子東頭的養雞李家賣的,四五斤重的大公雞,肉質緊實,再輔以清湯熬煮,雞肉和雞湯最本真的味道都出來了,滿屋飄香。
下午李卉忙得連水都沒顧上喝幾口,這會兒抱着碗一喝就是三海碗。
最後還打了一個嗝,惹得阿娘眼淚又要出來:“哎呀,阿卉和阿眉都辛苦了!”
雞湯喝完,剁碎的雞肉蘸了青蛙醬,厚厚地鋪在噴香的麥飯上,隻聽大哥道:
“哇,今日我們可真有口福,阿娘做的澆汁雞肉麥飯是最拿手的!”
這不就是前世的雞肉蓋澆飯嘛!不過就是大秦的醬汁們總是如此驚世駭俗,她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改良一番。
她不愛吃青蛙醬,就索性用雞湯泡飯吃:
“阿爹,阿娘,大哥大嫂,我決定了,下一場我就開始在小攤上賣冷吃兔肉!”
為了阿娘不那麼辛苦,也為了頓頓都有這麼好吃的雞肉,還有這麼好喝的雞湯,她也要在大秦的美食屆,走出一條花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