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聲音輕得像哄孩子,卻讓周圍的士兵紛紛别過臉去——他們看見,小姐的帕子,是用七皇子送的蜀錦裁的。
當最後一碗粥遞出去時,糧倉外的雪已停了。
姜清芷望着士兵們捧着空碗不願離去,忽然想起溫姝的話:
“吃飽了,心就暖了,暖了,就有盼頭了。”
“劉勇,”
她轉身看向他,後者正用袖口擦着鍋沿
“明日起,每日加一頓土豆湯。”
劉勇剛要開口,姜清芷已擡手阻止,指尖在腰間玉佩上輕輕一按——羊脂玉觸手生溫,雕工精細的麒麟紋硌着掌心,像七皇子臨走時那句“萬事有我”。
“我既收下這玉佩,”
她望着營地裡晃動的火把,光影在瞳孔裡碎成金箔,
“便要擔起他的擔子。”
她轉身時,披風掃過牆角最後一塊觀音土餅,将其碾成齑粉。
“從今日起,”
聲音裡帶着北疆冰雪般的冷硬,
“誰再碰這土疙瘩,别怪我軍法處置。”
劉勇看見她發間新添的銀線在火光下微顫,忽然想起七皇子書房裡的《孫子兵法》,其中“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八字,被朱砂圈了又圈。
“小姐......”
他喉頭滾動,目光落在她攥緊的玉佩上,那抹青色與她眼底的光交相輝映。
姜清芷卻忽然輕笑,松開手拍了拍他肩膀:
“明日你帶幾個弟兄去後山,我記得那裡有片背風坡......”
她摸出空間裡的土豆種,表皮還沾着漠沙城的土,
“咱們先試種兩畝,就用最笨的法子——挖深坑,鋪馬糞,澆雪水。”
“是,小姐。”劉勇目送她轉身,見她披風下擺掃過雪地,像一道極淡的虹。
糧倉内蒸騰的熱氣裡,士兵們捧着碗喝粥的聲響此起彼伏,他攥緊腰間佩刀,目光掃過牆角逐漸減少的觀音土餅——那些灰撲撲的餅塊,終将被金黃的玉米糊取代。
帳篷裡的燭火忽明忽暗,姜清芷摸着信紙的手頓了頓。
信紙上“溫姝親啟”四字已落了薄灰,她卻始終寫不出下一句。
外頭忽然傳來孩童的笑聲,是幾個随軍孩子在追着松枝燈跑,火光映在牛皮氈上,晃成跳動的光斑。
“小姐,将士們紮了松枝燈送給你,你要出來看看嘛?。”劉勇的敲門聲裹着風雪,卻比平日輕了許多。
姜清芷放下手中的筆,擡眸看向帳篷門口,聲音裡帶着幾分疲憊卻又難掩一絲欣慰:
“好,我這便去。”
她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有些淩亂的衣衫,緩步走向帳篷外。
一踏出帳篷,眼前的景象讓她微微一怔。
隻見營地裡到處都挂滿了松枝燈,暖黃的光芒在夜色中搖曳,每一盞燈都仿佛帶着将士們最質樸的心意。
松脂燃燒的淡淡香氣彌漫在空氣中,混合着雪後的清新,讓人心頭為之一暖。
士兵們圍攏過來,臉上帶着些許羞澀卻又滿是期待。
一個年輕的士兵走上前,雙手捧着一盞格外精緻的松枝燈,燈上精心雕刻着簡單的花紋,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小姐,這盞燈是我們大夥一起做的,給您,希望能照亮您的帳篷,也能給您添些溫暖。”
姜清芷輕輕接過,指尖觸碰到粗糙卻又無比溫暖的燈身,眼眶微微有些濕潤。
她努力眨了眨眼睛,嘴角上揚,露出一抹真心的笑容:
“謝謝你們,這燈真的很漂亮,我很喜歡。有你們這份心意,再冷的夜我也不怕了。”
将士們聽到她的話,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原本有些拘謹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
有人開始講起了軍營裡的趣事,引得周圍的人哈哈大笑。
姜清芷站在人群中,靜靜地聽着,感受着這份簡單而純粹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