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桓語聽懂了。
這一瞬間,他幾乎要說出那些見不得光的心思。
他心裡自始至終都隻有方疏棠一個人,這一生,隻要方疏棠想管,他便随他管。
可是,他不能說。
蘇桓語看着古城的輪廓,隐晦的說:“我們是最好的朋友,以後的生日都要一起過。”
“嗯。”方疏棠捏了捏蘇桓語的手:“我隻想說,你要是有任何不開心,都可以跟我說。你要是想有自己的自由、保持距離,也可以。”
今天武聰的一番話,多少影響到他了。
“我知道。”蘇桓語笑歎:“現在這樣,就是我最喜歡的。”
當晚,蘇桓語和方疏棠并肩躺在炕上,反反複複的聽着那張新專輯。
直到定格在零點的鬧鐘響起,蘇桓語才從身邊摸出一個包裝盒,遞給方疏棠:“小棠,生日快樂。”
2003年3月21日,方疏棠的13歲生日。
“謝謝。”方疏棠從炕上爬起來,借着透窗而入的月光去拆懷裡的包裝。
小語總是比他更注重儀式感。
淺藍色的包裝紙,白色硬質殼的包裝盒。
再打開,是一個銀白色知名品牌的随身聽。
“英語老師口語差了點。”蘇桓語說:“以後還是多聽磁帶吧。”
“小語……這,也太貴重了。”方疏棠捧着随身聽,謝也不是,退也不是。
方爺爺告訴他們,要珍惜别人的心意。收到禮物時,要開心、喜悅,不然會讓送禮的人不安、難堪。
可是,這份禮物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這個年紀的消費水平。
“你也知道,我零用錢多到花不了。”蘇桓語看着方疏棠:“不用覺得不好意思,我也有一個,咱們以後一起聽。”
說着,蘇桓語從身邊又摸出一個随身聽。也是銀白色的機身,和方疏棠手裡的那個一模一樣。
他把磁帶從學校統一發放的便捷收音機裡取出來,利落放進自己的随身聽裡,然後把耳機遞了一隻給方疏棠,邀請:“一起聽。”
方疏棠接過耳機,猶豫了半晌,還是說:“小語,以後别送我這麼貴的禮物了。”
小時候對金錢沒有概念,彼此送禮物隻看重喜好和需求。
如今他們長大了,除了喜歡和需求,還要考慮金錢。
禮物的金錢價值差距過大,總會讓人覺得不好意思。
“小棠,别想那麼多。”蘇桓語拍拍方疏棠的肩膀:“我隻想送你現階段需要的。你要是實在過意不去,以後工作了再補回來就是。
你這麼優秀,到時候賺得錢肯定比我多。”
“那是必須的。”方疏棠對未來向來有信心,他輕輕撫摸過随身聽冰涼的機身,笑着說:“我很喜歡。謝謝你,小語。”
兩個少年飛速成長着。
一直護佑着他們的大樹也到了退休的時候。
初一暑假開始後的第二周,方爺爺抵達了職業生涯的終點。
退休當日,方爺爺穿戴整齊,按時出了門。
蘇桓語早早擦了車,載着方疏棠陪方爺爺一同去醫院。
他們要一起見證這傷感又光榮的時刻。
與方爺爺一同參加退休儀式的還有來自不同科室的幾位老醫生,大家胸前都戴着紅色绶帶,一個一個上台,從院長手中接過退休證書和鮮花。
之後坐在台下,聽院長代表醫院做最後的感謝和告别。
退休儀式在院會議室舉行,隻有院長和幾位退休醫生參加。儀式簡約,不對外。
方疏棠和蘇桓語站在會議室外,透過玻璃門看着這場無聲的告别。
老醫生們雖然笑着,但眼底流露出的不舍還是令人心疼。
沒有人舍得離開奮鬥了一輩子的工作崗位,同樣沒有人願意承認,從今天開始,他們就“老”了。
方爺爺這種責任心重的人更是如此,自打接過退休證書的那一刻起,眼裡的光就熄了一大半,仿若失去了前行動力似的。
院長講話結束,老醫生們彼此擁抱着告别。之後紛紛拎起醫院為他們準備的退休禮物,走出會議室。
退休禮物是一床精品四件套,還有一套青花瓷茶具。
方疏棠和蘇桓語從方爺爺手中接過東西,默默陪着爺爺在醫院裡走了最後一圈。
他們走過方爺爺曾經工作的科室,走過與他們緣分頗深的急診室,走過囤放中草藥的庫房,走過鮮花盛開的後花園。
醫院走廊裡的醫生護士一如既往的忙碌,等待救治的病人和病人家屬臉上的急切和痛苦也一如往昔。
方爺爺他們雖然退休了,但也有更多的年輕醫護進入醫院,擔負起治病救人的重任。
醫院大門前,一輛救護車呼嘯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