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車醫護手腳利落的從救護車裡跳出來,推出一位滿臉是血的患者。
方爺爺本能性的随着擔架往前跑了幾步,發現擔架旁并沒有自己的位置。
他停下腳步愣愣的看着擔架遠去,過了好一會兒,終于搖着頭笑了。
他回頭招呼方疏棠和蘇桓語:“走吧,帶你們去橋頭吃砂鍋。”
方爺爺意識到,這已經不是他該駐足的地方。他還有大把的日子,等着他開啟全新的生活。
比如,好好陪伴方疏棠長大。
橋頭砂鍋居是匠州城的特色,每次來醫院他們都會順路來砂鍋居吃飯。
方爺爺吃牛肉砂鍋,方疏棠和蘇桓語吃丸子砂鍋,回家時再給方奶奶打包一份全素砂鍋。
正是中午時分,砂鍋居的遮陽棚下坐滿了人。
方爺爺找到一對年輕人拼桌,然後讓蘇桓語和方疏棠坐着占座,他去點菜。
等他們的菜上齊了,那對年輕人也走了。
他們坐在遮陽棚的角落裡,汗流浃背的吃着火熱的砂鍋。
方疏棠用手扇着風問:“為啥咱縣裡要大夏天的吃砂鍋啊?”
“夏天出汗才好啊。”方爺爺說:“當年我随爺爺第一次來匠州,吃的就是牛肉砂鍋。當時也是個夏天,是真熱啊,身上的背心都濕透了。
吃完砂鍋,才能察覺到幾分夏風的涼爽來。”
“您不是匠州人?”蘇桓語抹了把汗,問。
“不是。”方爺爺說:“我們老家是方州的。我爺爺被分配到匠州工作,我這才跟着他一道來了匠州。”
“我太爺爺太奶奶走得早。”方疏棠解釋:“我爺爺也是爺爺奶奶帶大的。都說隔輩親,所以爺爺和我都是幸福的小孩。”
“是啊。”方爺爺笑着回憶:“那時候剛來匠州,不習慣。爺爺就帶着我吃各種好吃的,汶溪的煮餅、季山的麻花、匠州的砂鍋和餅子。
那時候覺得匠州好吃的真多,怎麼吃都吃不完。
後來學了醫,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匠州縣醫院。
這一待啊,就是一輩子。”
“我和小語以後也要學醫。”方疏棠把自己鍋裡的丸子夾給蘇桓語:“到時候我們也回匠州來。保證把您的科室看得好好的。”
“學醫挺好,就是苦。”方爺爺看着醫院的方向,過了一會兒,才說:“要學什麼,等你們長大了再說吧。小語體格這麼好,其實是塊當兵的好料子。”
“小棠去哪兒我去哪兒。”蘇桓語說:“我也挺喜歡醫院的。”
“傻孩子。”方爺爺歎着氣:“當了醫生,心思就全在醫院,根本顧不上其他。爺爺希望你們以後都能有自己的生活。”
“當醫生沒有生活,當兵更沒有吧。”方疏棠挑剔:“我才不讓小語去當兵,一年到頭都見不到一次。”
“你這孩子,管那麼寬呢。”方爺爺笑着提醒:“人小語以後想做什麼是自己的事兒,你少插手啊。”
“他自己說想學醫的麼。”方疏棠看着蘇桓語問:“是吧?”
“嗯。”蘇桓語點頭:“是我自己想的。”
“你倆啊。”方爺爺搖頭失笑,伸手給兩個孩子扇了扇風:“快點吃,吃完跟爺爺去趟市場。”
方疏棠吃了一口,問:“買啥去?”
“買兩株海棠。”方爺爺說:“以後爺爺有時間,多種幾棵你們喜歡的樹。等你們長大了,這些樹就能幫你們遮風擋雨了。”
“院子裡能種樹的地方可不多了呀。”方疏棠想了想,申請:“我要桃子樹。”
“你又不能吃桃子,要什麼桃樹。”方爺爺問。
“有小語啊。”方疏棠理直氣壯的說:“小語給我把皮剝了就好了。”
“你這孩子,一天天就知道使喚小語。”方爺爺笑言:“不買。買了以後我們小語更沒有舒坦日子過了。”
“買吧。”蘇桓語卻說:“我不怕麻煩。再說了,我也愛吃桃子。”
“小語愛吃啊,那就買。”方爺爺說:“一會兒去了市場你們自己挑。”
“爺爺,你偏心啊。”方疏棠笑問:“怎麼我想吃就不買,小語想吃就買呢?我倆誰才是你親孫子啊?”
“你們都是,你們都是我親孫子!”方爺爺笑着起身:“我先去給你們奶奶打包,你們吃完了去那邊陰涼地等我。”
當天,他們一起去市場,買了兩株海棠、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和一棵山楂樹。
回到家的時候,給方奶奶帶的砂鍋都涼透了。
方奶奶卻沒有嫌棄,接過方爺爺的退休證書,笑着說:“忙了一輩子,以後終于能好好休息了。”
“休息不了。”方疏棠把打包的砂鍋倒進自家土砂鍋裡,看了眼院子裡的樹苗:“還那麼多樹等着他照顧呢。”
“你爺爺呀,就閑不下來。”方奶奶無奈笑了一下:“我去熱飯,你們先喝口茶,歇會兒,等一會兒天兒涼快點兒了再去種。”
“那我和小語先去樓上。”方疏棠從桌上拿了兩杯涼茶,招呼蘇桓語上樓。
走了幾步,又回頭喊:“種樹的時候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