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張三娘咬咬牙,“豁出去了。”
花襖婆子笑了,道:“行,那就三天後,你把二丫頭給我帶過來。”
張三娘點點頭,又重新整理頭巾,務必把臉遮嚴實了,附近幾個村都知道花襖婆子是幹什麼的,她可不敢讓别人知道她跟這人有來往。
*
陳家村的一處空地。
陳萱拿着她用慣了的硬木棍,熟練的插進土裡,再用力往上一撬,将一塊野菜連根帶離土地,抛去摻雜的泥土就是她要挖的野菜了,昌平縣的人叫這種菜“九節蓮”。是一種生長在濕潤環境中的植物。
将九節蓮洗淨,不需要放鍋裡炒,直接加點清醬、鹽,吃起來會有微微的泥腥氣,細細嚼過,又有些許回甘。在菜蔬缺少的秋日裡,深得昌平縣人或者說是整個眉州人的喜愛。
和其它野菜不同,“九節蓮”必須連着根一起拔起來,相比于葉子,“九節蓮”的根更得眉州人喜愛,這也意味着挖掘時十分耗費力氣,拔起時還容易被土裡的石頭劃傷。
她的手上就有着大大小小的傷口,天氣轉冷,讓傷口更不易恢複。她已經學會忽略手上時不時的痛意。
因為這是陳萱唯一獲得屬于自己的銀錢的機會,即使辛苦,她也從不抱怨。
陳萱并不是周朝人,她來自C國。是C國著名财團華光資本的繼承人之一,她也不叫陳萱,而是叫陳瑛。
本來,剛滿十八歲的陳瑛正拿着奶奶給的創業資金,躊鑄滿志,準備做事一番成就來,證明她才最有資格成為華光未來的掌舵人,而不是她那十多個兄弟姐妹。
可惜,當她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就已經在今生母親的肚子裡,沒過幾分鐘,就來到了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并不屬于陳萱知道的任何一個朝代,她完全不知道周朝未來的走向。
不過她知道,如果她不做點什麼的話,“陳萱”未來的走向是很好預見的。
她怎麼會甘心呢?從懂事開始一直為了繼承人的位置努力了十三年。在這裡變成一個農女然後種一輩子地?做一輩子家務?
陳萱不接受命運跟她開的玩笑。從能走路開始,她就拼了命的折騰。
五歲時,她想做現代風靡全國的奶茶,于是她開始了市場調研,奶茶原材料簡單,隻有奶、茶和糖。她哭鬧着要和她娘去縣裡,她娘怒氣沖沖地帶上了她。好不容易到了集市,她趁王春花割肉,問了問旁邊雜貨鋪子糖的價格。
店主倒是笑着和她說,隻是陳萱知道價格以後隻覺得天塌了。糖,在古代,是個奢侈品,不是陳萱能肖想的。
七歲時,她發現村裡到縣裡路途遙遠,普通村民們想要去縣裡隻有兩個方法,一是走路去。費時費力,唯一的好處是不花錢。二是坐村裡有驢車人家的順風車,好處是省時又省力,壞處是要送些禮,或給十文錢。
陳萱覺得這是個商機,如果她爹專門買一個驢車,拉一個人便宜些隻收個兩三文。不僅是陳家村村民,附近村的人一定也願意花小錢買這個方便。
她睜着圓溜溜地眼睛,興沖沖地把這個想法告訴她爹,她爹卻皺眉惱怒道:“胡鬧,買驢車的錢我們哪裡有。”
她嘟起嘴,一臉不服地反駁:“可以借啊,恒昌票号就有這種服務,利錢還不高。”
她爹更生氣了,闆着臉,加大聲音,“要是賠了是要賣房還是賣地?”
“我算過了,不會賠的。村裡300口人,每日都有要去縣裡的,陳家村還不是大村,是小村,隔壁柳坡村有上千口人。需求隻會更大,其它幾個村更不用說。”
陳萱還想要說她知道怎麼讓村民們都來坐她家的驢車,必然不會讓她們家的驢車生意沒有客人的。
她爹直接擺擺手,打斷她,“好了,萱姐兒,别胡鬧了,爹累了,要去休息了。”說完不理她,轉身走了。
十歲時,陳萱在族裡偷學的字能看了,她寫下一張美食方子預備賣給鎮上的大酒樓,她做好一切準備要說服酒樓掌櫃不因為年齡小看輕她的方子,結果人家根本沒有給陳萱說服的機會,年齡太小,穿得不好,陳萱直接被請出門。
十三歲,陳萱在地裡挖野菜,靠走路去縣裡賣野菜賺點私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