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人,那南都鳥走了!”
睡得正香的牧以茹一個激靈,腦子還沒反應過來,一句蘊含着震驚、喜悅、激動等多種情感的話就已經脫口而出了,“真的?!”
“真的,南都鳥走了。”聽見門外真切傳來的聲音,牧以茹一個鯉魚打挺,披上衣服就往房門沖了過去。
今天是134年2月25日,距南都鳥到來的那天,已經過去八天了,距南都鳥第一次向餐廳糊防禦的那一瞬間,更是過了整整196個小時了。
在這196小時裡,牧以茹真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香,整個人都瘦……
看着門口穿衣鏡映出的小圓臉,牧以茹哽了一下。
牧以茹停下腳步仔細瞧了瞧。
可無論怎麼瞧,那鏡中的臉龐都比牧以茹剛來餐廳時要圓潤三分。
?
這怎麼可能?自從來了餐廳,牧以茹天天累的跟什麼一樣,怎麼可能會胖?!
一定是沒睡好水腫了!
完全忘記這幾天和着劉徹他們開了多少場小竈的牧以茹堅定轉身,開門。
此時門外正站着來報信的明朝禦廚,和聽到聲音出來的李世民等人。
“南都鳥何時走的?”李世民問道。
那明朝禦廚口齒伶俐,“回唐皇,那南都鳥已離開半刻有餘,始終未見它回來。秦将軍見時間已超店主人所提限制,令我速速來此通報。”
禦廚口中的秦将軍是指今天守下半夜的秦瓊,時間限制則是牧以茹從《界外餐廳必知事項--附錄》上看到的一個小技巧。
那小技巧說,判斷南都鳥是暫時離開還是徹底放棄的标準是看它離開的時間。
若是不到10分鐘南都鳥便回來了,那沒什麼好說的——它去吃飯了。
但若是超過10分鐘,南都鳥還未回來,那它就極有可能是徹底離開了。
但此時并不建議餐廳店長立即離開或進入餐廳。
因為會有部分南都鳥是去找外援了。
它極可能會在20或30分鐘後,領着它的親戚朋友甚至是一大家子鳥再次回來。
說到這裡,《附錄》還安慰讀者:“不必過于擔心,據我們觀察,隻有極少部分未成年的南都鳥會再次返回。”
這段安慰下面,《附錄》還貼心地列了一個《未成年南都鳥行為特征表》。
在詳細對比過《特征表》後,牧以茹确定,來她們餐廳的這隻南都鳥絕不是未成年。
因此她們吃飯時并不克制。
畢竟倉庫裡可是有19塊怪物肉呢,就算一頓一塊,一天三頓,那六天也才18塊,還能餘一塊呢,更别說還有嬴政他們帶來的那些食材。
可沒想到《界外餐廳必知事項》也并不是全然準确——南都鳥不止待五天。
于是,在第七天早上,彈盡糧絕卻發現南都鳥還在外面糊防禦的牧以茹就吃上國宴了。
也不知道這個事情是誰提起的,反正等嬴政他們回來時,他們拎的就不是米面果蔬,而是成品菜肴。
而且還有順序,先是秦,再是漢,然後是唐和明。
吃完一輪後,劉徹就把禦廚帶來了。
他不光自己帶禦廚來,還撺掇着朱棣他們也帶禦廚來。
當時的劉徹:“午間的飯吃時都涼了,我還是帶個禦廚過來為店主人做頓熱乎飯吧。”
這就純屬瞎話了——中午那湯都燙嘴!
但劉徹不聽,他潇灑地留下幾個時間、姓名和官職,就直接回大漢去了。
那利落勁都把張骞打懵了。
正幹活的張骞匆匆撂下筆,向牧以茹等人打了個招呼就跟着回去了。
——根據這幾日來餐廳的經驗,他得回去幫忙搬東西。
看着留下的紙條,牧以茹開始懷疑自己的記憶。
中午那飯,涼嗎?
在自我懷疑中,牧以茹拿起那張紙條。
“當皇帝還得記住禦廚的姓名啊!”牧以茹驚歎。
其實那是劉徹在中午來之前剛記住的。
劉徹在回大漢之後,特意在宮内搞了個禦廚比賽,大賽冠軍的菜品才能獲得被帶到餐廳的殊榮。
可沒想到來餐廳吃遍四朝夥食之後,劉徹發現李世民和朱棣帶來的更好吃。
這怎麼能行,都是皇帝,憑什麼他們吃的就要更好!
劉徹吃飯時跟查戶口似的盤問了每道菜的用料。
問完之後,劉徹發現這菜的原材料都是一樣的,便是原先大漢沒有的食材,也都在李世民、朱棣帶來餐廳後被他捎回去了。
既然如此,那隻能是他大漢禦廚的手藝不行!
可那手藝不行的禦廚已經是大賽冠軍了……
那就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