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大箱小箱的物品被秘密運往歸甯樓之後,趙擇貪墨一案才暫告一段落。
猛然閑下來,太子殿下便整日無所事事的賴在了歸甯樓。
穆二倒是十分開心,因為太子殿下來了之後,十分之勤奮,簡直成了歸甯樓的第二個話事人。
下邊之人與穆青雲對接之事由太子殿下全權接手,近日來,自己的差事甚至都破天荒的輕松了幾分。
而穆青雲單獨的治事房内,穆青雲斜了一眼鬥志滿滿的太子殿下,接過其親自遞過來的各式各樣的竹簡,将消息按照輕重緩急排列好,放到一邊。
太子殿下幹完手裡的活,十分有眼力見的,又将穆青雲列好的竹簡一個個打開,方便穆青雲查閱内容。
幹完活的太子殿下隻覺甚是勞累,給自己倒了一杯水犒勞了一下自己,又狀似無意地說起:“孤自仲春前來,至今已有三月。前日那位宣旨,讓孤即刻回轉。”
穆青雲手下的朱筆頓了頓,一滴紅墨落在了穆青雲竹簡上的青絲裡,他隻偏頭看了一眼,又在竹簡上繼續書寫:“此間事了,殿下确實應當早日歸宮,以免橫生枝節。”
楚霄見穆青雲并未提及随其一同回去的話語,有心多問兩句,又怕穆青雲着實無意,平白增人困擾。
猶豫了幾番,也沒有問出口,隻能甩袖而去。
穆青雲放下朱筆,拿過了一旁的帕子擦了擦頭發。
他也想随楚霄一同回去,可一則他容貌肖姑,怕被有心之人看見多生變故,另一則就是錦臣。
此次若他同去王都,前路必定艱難,将錦臣留于南江他實在不願,可若将他帶到王都,将來萬一事敗垂成,錦臣怕也要受他連累。
穆青雲也沒有了繼續批注的心情,将看到一半的竹簡合好,想出去走走。
但剛走到門口,就碰到了折返回來的太子殿下。
不是生氣了嗎?
怎地又回來了?
楚霄眼睛往一邊瞟去,背對着穆青雲,嘴硬道:“三日後,你随孤一同回永甯。”
還未等穆青雲回話,太子殿下就急急說道:“孤知你在擔憂什麼,但錦臣自小在王都便未示于人前,倒也不會有人将他同穆家想在一起。到時孤自會将錦臣安排妥當。”
穆青雲看着急急将内心諸事抛出的太子殿下,隻覺得内心柔軟的一塌糊塗。
“殿下是想将錦臣安排在何處?”
楚霄一聽穆青雲此問,就知道此事已成了大半,說話也輕松了起來:“不知三思是否還記得一人?”
“何人?”
“當時在朝陽院之時,你身後的跟屁蟲。”提及此,楚霄頗有些咬牙切齒。
楚霄三歲啟蒙便被皇後娘娘送到了朝陽院,當時朝陽院就讀的都是一些皇家兒女以及世家子弟。自己貴為太子,又是中宮嫡子,所有人都唯其馬首是瞻。
但穆青雲不是,穆青雲比他年長兩歲,長得好看,人又聰慧,太傅對他也是喜歡的緊。漸漸竟有了孩子王的架勢,連慶平帝都多次公開說,青雲聰慧,爾等應效其行止。
當時的刑部侍郎而今的刑部尚書晏止之子晏清河,乃晏止幼子,自小嬌寵。但當時朝陽院孩童都非富即貴,自然誰也不讓誰。
晏清河由于其白白胖胖的體型,在朝陽院沒少受旁人欺負。
直至有一次被穆青雲和楚霄撞見。
穆青雲向來自诩為将門虎子,見此瞬間沖了上去,替晏清河出了頭,将在場的孩童一人胖揍了一頓。
從那之後,晏清河仿佛找到了靠山,事事緊跟他們,而楚霄對穆青雲的耐心并不能分給旁人一點半點,對晏清河的跟屁蟲行為煩不勝煩。
可誰知穆府顧府接連出事後,所有人都明白了楚霄這太子失勢,對其避之不及。唯有晏清河不以為意,楚霄初時怕累及其父,刻意減少了與晏清河的往來。
誰知晏清河竟漏夜求見太子,并帶來了晏止的原話。
太子不必為老夫憂心,下官浸淫官場多年,自得全身而退之法。
且下官辛苦一生,若是連幼子同誰交好都不能左右,那還不如趁早辭官回鄉!
此後多年,雙方靠着幼時那點微薄的情意,倒真成了至交好友。
如今晏清河年紀輕輕,便擔任永甯衛中将,身負王都守衛之責,正四品官員,乃是明明白白的太子黨。
穆青雲聽見楚霄如此描述,腦海裡漸漸浮起了一個胖墩墩的身影,試探問道:“晏清河?”
楚霄點了點頭:“孤将錦臣以晏止好友遺孤的身份送入晏府,由孤出面,應當不算難辦。”
最後還裝作不在意的補充了一句:“你就以幕僚的身份先随孤回東宮。”
穆青雲看着太子殿下因緊張而悄悄握緊的拳頭,還是搖搖頭道:“永甯也有歸甯樓,我即已去自當坐鎮樓内。”
“那怎能行?”楚霄話說出一半,忽然意識到穆青雲答應同他一起回王都了,隻此一點,别的他倒也不甚在意了:“也可。”
“容我安排妥當,七日後啟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