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養在東宮的女菩薩 > 第6章 (六)

第6章 (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哐啷。”

青花蓋碗擦着王嬷嬷耳畔飛過,在地上摔得粉碎。謝氏氣得直拍桌子:“田嬷嬷呢?還不快滾進來!”

正房裡的動靜驚得廊下雀兒撲棱棱亂飛。小丫鬟們縮着脖子穿行在抄手遊廊,懷中捧着的銅盆巾帕都跟着打顫。

她們交換着眼色,瞥見田嬷嬷佝偻着背從垂花門進來,不約而同往芭蕉葉後躲了躲。

這場風波來得蹊跷。不過幾日光景,“徐府二姑娘餓暈在給嫡母請安路上”的流言竟如野火燎原般傳遍整個京城,連西市胡商都在議論。

茶樓酒肆裡說書先生折扇一收,驚堂木拍得震天響:“要說徐府這位商賈出身的當家主母啊,當年江甯府鬧饑荒,徐夫人搭棚施粥被人稱作活菩薩,如今看來,怕是沽名釣譽罷了!”

綢緞莊老闆娘倚着櫃台嗑瓜子:“那徐大姑娘上月還被華陽公主封了賞賜,怕不是弄虛作假得來的?”

連護城河邊漿洗的婦人都撇嘴:“後宅陰私最是腌臢,聽說那徐二姑娘生得很畫裡走出來似的,卻被嫡母磋磨得不成人樣,可憐見的……”

最刺耳的卻是那些壓着嗓門的揣測:“先前徐大姑娘捐給慈幼局的五十匹絹,怕不是踩着庶妹屍骨掙來的賢名?”

田嬷嬷跪在滿地瓷片中,聽着王婆子活靈活現的學舌,冷汗順着溝壑縱橫的脖頸往下淌。

謝氏染着蔻丹的指尖重重戳在她額間:“你倒是說說,二丫頭屋裡的炭火是我克扣的?月例是我拖延的?如今倒讓外頭那些泥腿子戳我脊梁骨!”

廊下灑掃的丫鬟們屏息凝神,生怕觸了黴頭。

流言傳到蘭佩院,徐清滟氣得掀翻了茶幾。她終于明白昨日在錦繡閣挑選緞子時,掌櫃娘子那意味深長的眼神是什麼意思,更明白了街上那些指指點點從何而來。

跪着捶腿的雪桃還未及躲閃,一隻尖頭繡鞋已重重磕在心口。

小丫鬟蜷成蝦米狀,喉間溢出嗚咽聲,卻見主子的手直指過來:“賤人!連你也敢看我的笑話!”

滿室婢子抖若篩糠,連聒噪的蟬鳴都識趣地噤了聲。

與之相隔兩重月洞門的關雎院卻是另一番光景。

山栀正侍候清音淨手,忽見丹蔻匆匆穿過海棠花障。

“姑娘,王家的回信到了,隻是……”丹蔻捧着拜帖趨近妝台,壓低聲線道,“方才過垂花門時撞見夫人房裡的翡翠,她說夫人這幾日心神不甯難以入寝,要您替她抄錄《心經》。”

清音拭淨指尖水珠,蔥白似的玉指輕輕挑開火漆,信紙展開時,一縷蘇合香幽幽散開。

她目光在“六月廿普蓮禅寺”幾字上稍作停留唇角微揚:“該去給祖母請安了。”

壽安堂的檀香總比别處沉些。

嚴嬷嬷掀簾時,正見老夫人倚在填漆榻上,銀絲抹額下雙目半阖,仿佛仍在回味方才的殘夢。

“祖母……”清音的聲音輕柔地響起。

老夫人這才緩緩睜開眼,布滿皺紋的嘴角微微上揚:“音兒來了?快過來讓祖母瞧瞧。”

清音提着裙擺款款走近,屈膝行禮:“給祖母請安,願祖母福壽安康。”

待直起身時,滿室日光都聚在她眉眼間。十六歲的少女恰似初綻的姚黃牡丹,雪膚映着朱唇,生生将一室錦繡比得失了顔色。

老夫人伸手将她拉到身邊坐下,渾濁的眼睛細細打量着這個孫女。那昳麗眉眼已隐隐顯出禍水之相,雖尚有幾分稚氣,卻不難想象再過幾年會出落得怎樣天姿國色。

嚴嬷嬷所言非虛,二姑娘這通身氣度竟比嫡出的大姑娘更顯貴重。

然而,這般容色若生在嫡女身上是錦上添花,偏落在個庶出的枝頭……究竟是福是禍,卻也難料,将來或許給她自己乃至整個徐家招來禍端也未可知。

“前幾日送去的阿膠可還合用?”老夫人臉上的笑容淡了幾分,松開清音的手問道。

清音眼尾微垂,聲音溫婉:“每日晨起都用杏仁露沖着服了,多謝祖母挂念。”

“你身子弱,要好生将養。”老夫人接過嚴嬷嬷遞來的茶盞,茶湯裡的鐵觀音根根直立,“等你精神好些,就跟着學管家吧。女兒家總要會看賬本的。”

“是,孫女謹記祖母教誨。”清音柔聲應道,低垂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片陰影。

老夫人凝視着清音的側臉,心中泛起一絲異樣。她記得在江甯時,這孩子總是病恹恹地躲在楊姨娘院裡,逢年節露個面都裹着厚鬥篷,咳得連句完整話都說不出。

誰能想到,褪去那層灰撲撲的殼,底下竟藏着這般灼人的顔色。

隻是……老夫人微微蹙眉。這孩子的眉眼既不像楊姨娘的狐媚,也不似徐家的端正。江南女子多是溫婉可人,偏她生得清冷疏離,細看竟找不出半點徐家人的影子。

想到楊姨娘的出身,老夫人心頭一緊,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