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養在東宮的女菩薩 > 第16章 (十六)

第16章 (十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經謝氏這一提醒,徐臻蓦地記起,方才丫鬟闖入打斷那會兒,彭姨娘的肚兜還纏在畫屏一角,繡着鴛鴦戲水的帳幔也才撩開半邊,此刻怕是還殘留着胭脂的馥郁香氣。

搖曳的燭光下,徐臻耳根發熱,官袍袖口的雲紋随着他的呼吸微微起伏,仿佛要沖破金線的禁锢。他偏過頭,望向簾外晃蕩的燈籠穗子,聲音裡透着幾分難為情:“夫人深夜喚我父女前來,總不會就為了講這些荒唐事吧?”

謝氏指尖滑過沈家的聘禮單子,繼而将另一卷松花箋往前推了推,道:“老爺,瞧瞧這張大人的八字庚帖。”燭火跳躍,映照着“正四品吏部侍郎”那幾個泥金小楷,謝氏特意在“宜家宜室”四字上輕點幾下,“上個月送去二丫頭的畫像,張侍郎可是當晚便應下了。太醫斷言,張老夫人熬不過霜降,這沖喜的新娘子……”

徐臻聞言,雙手猛地攥緊圈椅扶手:“荒唐至極!清音才十六歲,那張廷蔚年逾五旬,家中侍妾成群,比工部曆年修築的堤堰還多!”

“年紀大些會疼人呐!再說,張閣老名下兩處田莊的地契,價值抵得上咱們半座府邸,單是張家在西市的綢緞莊,每日的進賬便近乎您半年的俸祿。”

“可是……”

“我的好老爺!”謝氏陡然攥住他的袖口,放柔了聲調,“您瞧瞧朱雀街上的那些高門大戶,哪家不是憑借姻親關系穩固根基?侍郎夫人早逝,張老夫人又身患痨病,待她駕鶴西去……往後張家三房庶務,還不盡歸咱們掌控?”燭芯“噗”地爆出一朵燈花,照得謝氏眼中精光閃爍,“咱家平哥兒來日铨選,不正指望吏部那方朱紅大印庇佑?”

徐臻眉頭緊鎖,眉心處的褶皺仿佛能夾死蚊蠅:“可清音好歹是正經官家小姐,怎可作沖喜之用?”

“張家不僅良田千頃、日進鬥金,更手握吏部考功司大權,老爺您如今的官靴還陷在江堤淤泥裡,倒有閑心憐惜一個庶女?”謝氏傾身靠近,壓低嗓音,“上月李禦史彈劾您江堤用款不實,若非張侍郎在考功簿上出手……”

徐臻用力抽回衣袖:“清音雖非嫡出,可終歸是徐家血脈,若傳出去,豈不讓人贻笑大方。”

“正因是徐家血脈,才更該擔起責任!二丫頭若能換來徐家在吏部的照拂,便是她此生最大的造化。”謝氏從袖中抖落一張地契,泥金紙映着燭光,晃得人眼花,“這是西郊四十頃水田的契書,隻等合過八字,便歸咱們。老爺您仔細思量,工部撥給江堤的銀子,當真經得起細查?”她腕間的翡翠镯映着燭火,在徐臻眼底泛起粼粼波光,恰似宜江洶湧的濁浪,“何況,吏部考功司的筆,可比老爺您的治水圖值錢多了。”

謝氏這番話已非首次提及,隻是今日聽來,格外讓人心裡犯堵。

廊外,更夫的梆子聲透過雕花窗悠悠傳來,徐臻的思緒被牽回吏部那座朱漆斑駁的官署。

張廷蔚身上的官袍常散發着一股淡雅檀香,幾縷長須襯得他儀态端莊,任誰初見,都得贊一聲儒雅文臣。然而,他那渾濁雙眼中暗藏的貪欲之光,早在接手府衙孝敬的瘦馬時,便已初現端倪。

他鳏居十年,對外佯裝情深,實則後宅夜夜笙歌,熱鬧非凡。四個姨娘是早年擡進家門的,五個通房皆從秦淮畫舫重金贖來,另有八個美婢,皆是各州府搜羅的絕色,滿園莺莺燕燕搭台唱戲,比西園戲班子還要熱鬧幾分。

前些日子,朱雀街的說書人将張侍郎為八十老母,延請龍虎山天師開壇續命的轶事,講得繪聲繪色。彼時,張老太太已是命懸一線,張廷蔚這個孝子跪在紫檀拔步床前,朱砂符咒貼滿四進院落。待那鶴發道人掐着羅盤,說出“紅鸾星動可續命”,張老太太那枯槁的雙手,立刻緊緊攥住了兒子衣袖。

張廷蔚嫡長女都抱上外孫了,他卻不顧年高,偏要學少年郎搞沖喜之舉。朱紅大門外,求醫問藥的馬車剛辘辘駛離,描金繡緞的說親轎子便接踵而至,将半條街堵得水洩不通。

畢竟是富甲一方的大戶,縱使内裡被蠹蟲蛀蝕,但其百頃祭田仍能滋養出盛京城最嬌貴的牡丹。

雖說張廷蔚這歲數,都夠當人曾祖父了,可寒門小戶的姑娘們,又有幾個不觊觎這鑲金嵌玉的高枝,巴望着借此飛黃騰達?

媒婆們争先向張府門房遞入庚帖,絹紗畫軸上的美人,或手持纨扇,或憑倚闌幹,各展風姿。

張侍郎雖老眼昏昏花,卻仍舉着西洋鏡細細端詳,口中喃喃着:“命盤需契合我掌心紋路,容貌要入得我丹青眼。”其遴選嚴苛程度,直追宮闱選秀。

秋蟬在梧桐樹上嘶鳴喧嚣之際,張府終于有了動靜。原來,先前那些如流水般送入書房的仕女圖,竟都被老侍郎用朱筆批了“俗豔”二字,直至展開第九十九幅美人卷,其昏花老眼陡然迸出精光。

隻見那宣紙上的少女,眉似遠山含黛,眉心一點痣仿若觀音手拈的紅豆,恰是老道推算的“眉間藏珠,福澤綿長”之相。

“天賜良緣啊!”張廷蔚死死攥住畫軸,幹枯手指摩挲着畫中人雲鬓,好似那枯枝當真要煥發新芽。

“聽說張家祖上曾出過兩代忠勤侯,現今雖不比往昔輝煌,可那百頃良田萬貫家财卻是實打實的。張老夫人病榻前用的南海沉香,燒上一炷就要耗費十兩雪花銀。”謝氏仍不死心,繼續勸說道,“昨日張府還送來兩斛南珠,說是給滟姐兒添妝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