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能懷疑的人倒是少了不少……
屋内又陷入寂靜。
駱子期一番長篇大論一吐為快,倒是此時感受到腹中空空,伸手持箸,一連吃了好幾塊排骨。
這排骨是耗了時間的,肉蒸的軟爛,即便是已經涼透,依舊是一抿脫骨,絲毫沒有溢出來的腥味,讓人膩的難受。
這兩日的所思所想對好友全盤托出,此刻倒是有些自在。
駱子期一邊吃一邊問些不該由他來操心的事情:“你說聖上讓你湊齊銀兩,這湊齊了要怎麼送進去啊?一支迷藥先将那吳光迷倒?”
“吳光如今升了品級,可不再是護城司指揮使了,”陸栩道:“已然到軍中任命了。”
“那如今的護城司指揮使……”
“十三皇子蕭璟珏。”
陸栩說的淡然,對駱子期卻是如雷貫耳:“十三殿下常年征戰在外,呆在京中的時間寥寥無幾,更遑論管理好護城司?”
“護城司一職落在他頭上,難道不正因為如此?”陸栩道:“如若不然,即便是我們籌到了銀兩,如何換出來?”
籌錢,又是一樁難事。
“你打算怎麼辦?”
“抄家,禁賭。”
==
最近胡七娘日日都呆在濟安樓裡,一步也不出,就瞧着卓逸君和小玉竹讀書習字。
卓逸君尚在用《聲律啟蒙》識字,小玉竹早就過了識字的階段,被胡七娘盯着讀《奕書》。
《奕書》是朝廷頒發的當代史書,胡七娘講讀前朝的史書總讓容易讓人抓住把柄,不如就讀當代史書,讓旁人沒有話講。
卓逸君覺得胡七娘是撲風捉影,大奕已經存續九代三百多年,哪還有那麼多人疑心身邊人想要複辟。
胡七娘隻用一句話就讓卓逸君乖乖閉了嘴:“你的身邊人可是錦衣府。”
小玉竹剛開始還讀《奕書》讀的興緻勃勃,《奕書》記得是史實,說白了也就講的是故事,一年一年的讀下來,仿佛就和聽話本一樣。
但讀多了,小玉竹就不像開始一樣總是歡愉着,面色每每都是凝重。
卓逸君趁着胡七娘去後院休息時偷偷問小玉竹:“怎麼了?是覺得枯燥了麼?”
小玉竹搖搖頭:“就是覺得想要過個安生日子也太難了些。我如今讀到建英七年,幾乎年年都有災禍,不是旱災洪澇,就是匪亂山火。大奕能撐到現在,真是不容易。”
這個卓逸君也不大懂,隻能說:“人生在世,就是不大容易的。”
隻是這樣的話就連自己也不能說服。
兩人靜默的坐了一陣,胡七娘自後院回來,見了兩人面色凝重,問了緣由後解釋道:“年年天災人禍不斷,卻不是每一個人都經曆過每一場災禍的,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一生幾十年,那些事情也不過就是一次兩次的經曆罷了。”
這話倒是卸下了不少小玉竹臉上的沉重,重新翻開被自己剛剛合上《奕書》。
胡七娘卻将手按在書上,擋住小玉竹的視線:“今日不讀了,帶你們倆去李記選些糕餅吃。”
卓逸君日常飯菜做得好,但糕餅一事卻不甚擅長。做了兩三回都不盡如人意,胡七娘便不再要求卓逸君再試了。
李記是奕京城内最好的糕餅鋪子,就連皇親國戚也多有喜好的。
胡七娘帶着卓逸君和小玉竹來時,已過了午時,客人不大多,櫃台上也隻有一個懶洋洋的小厮。
輪到胡七娘時,櫃台上面擺的糕點隻有寥寥幾樣,胡七娘瞧了瞧,沒有以往自己喜歡的,便不再選,隻讓小玉竹和卓逸君自己來選。
卓逸君和小玉竹都是第一次來李記,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選什麼。
好在後面沒有其他客人排隊,小二雖然懶懶散散的不熱情,但也沒有不耐煩。
最終是小玉竹瞧着好看的模樣覺得喜歡,選了一款荷花糕,卓逸君選的五香糕倒是其貌不揚,但口感軟糯,聽小二介紹還加了好幾種中藥進去,卓逸君很是喜歡。
胡七娘付錢的時候多問了一句:“小二,大耐糕可還有麼?”
小二一邊稱重一邊答:“客官,杏子如今還沒到季節,約莫下個月才能有。”
胡七娘沒有多說什麼,爽快的付了錢,就帶着兩人出了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