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綏在宮中遇見了一位亦師亦友的人,這人正是班昭。
史上第一位女曆史學家班昭,世界最早的女教育家、女數學家、女天文學家,同時也是中國四大才女之一。】
東漢鄧綏執政時期
鄧綏面帶微笑對班昭說:“恭喜老師,青史留名,成為史上第一位女曆史學家,還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班昭聞言心中甚是激動:“太後過獎了,若非先帝與您的支持,我那能順利完成《漢書》的編輯,我又如何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
【她在宮中曾師從著名的才女班昭,随之學習經學、天文、曆算和法令等術,為日後執政打下堅實的基礎。】
【班昭以自己所經曆過的事情和經驗為鄧綏補充人生閱曆,讓她迅速成長。
班昭能夠很好地為鄧綏在後宮的競争中出謀劃策,她身為曆史學家,知道的鬥争故事太多了。
此後的幾年裡,班昭開始全力為鄧綏說好話。這直接導緻,鄧綏很快在宮裡脫穎而出,得到了漢和帝的青睐。】
【雖然隻有十幾歲,但是鄧綏卻已經超過了其他所有嫔妃,包括當時的皇後陰氏。本人已經進入政鬥階段,其他女子,最多還停留在宮鬥這個水平,這些女子根本不是鄧綏的對手。
永元八年(96年)冬,鄧綏入掖庭為貴人,時年十六。恭謙肅穆,小心謹慎,一舉一動,有規有矩。奉侍陰皇後日夜戰戰兢兢。與同列的妃嫔應接慰藉,常常克己體下,即使是宮人仆役,都加恩施惠。
這樣一個八面玲珑,所有人都覺的好人的人,如何會是個簡單的人!鄧綏隻是懂得一個道理: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