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從宴偏頭看向說話的警員,付郵也意外的看向他:“怎麼說?”
警員剛來隊裡半年,平時出出外勤,跑跑腿,相比較老隊員來說沒什麼存在感,像這種案情會議從來隻有在角落旁聽的份。
一下被這麼多人看着,臉唰一下紅了,語氣急速道:“就是感覺,張華夫妻都很老實,從不跟人結怨,兩個女生的性格很容易得罪人,但事後也會補救,不至于有人記恨到要綁架她們。”
付郵點點頭,贊許道:“說的不錯。”
他摁了幾下遙控器,屏幕倏然出現一段視頻。
是一段監控錄像,看樣子是在樓梯間,屏幕裡的張華正跟一個女子并肩走着。
付郵道:“張華對門鄰居說晚上經常聽見樓梯間有動靜,怕有小偷,剛好家裡有人搞這塊的,就裝了個監控,反正不花錢。”
樓梯間足夠寬,兩人并肩而行,沒有什麼交流,看起來互不相識。
商扶舟把玩着鋼筆:“這女人是誰,跟張華什麼關系?”
付郵:“兩人住在同一樓層,但不認識。”
跟張華家同一側的有三戶,他家對面是一戶人家,中間是電梯和樓梯間。
那個女人剛好跟張華是同一側的,中間隔了一戶,加上平時上班時間不一樣,很少遇到。
顧從宴蹙眉:“深挖一下兩人的關系。”
衆人不明所以,有老警員問道:“為什麼,他倆有問題嗎?”
付郵重新放了一遍監控,直覺哪裡不對勁,又說不上來,便看向顧從宴,等他解答。
顧從宴神色淡淡,跟付郵要了控制器,回放錄像,視頻總共三十幾秒:“首先是兩人的步伐,從開始到結束,兩人的步伐一緻是一緻。”
如果兩個人在上樓梯時邁了同一隻腳,那麼步伐一緻是正常,但監控裡是兩段樓梯。
他們在平地起碼走了三步,這種情況除非刻意保持,否則步伐很難統一。
假設兩人速度一樣,拐彎時,外側的人明顯會落後兩步。
而監控視頻裡兩人始終是并肩同行的。
顧從宴嗓音清涼,娓娓道來:“這種姿态通常表明兩人關系融洽,彼此有較高的默契,展現出一種平等和諧的伴侶關系。”
衆人聽了恍然大悟。
有些人接受的是傳統刑偵,對顧從宴這種國外回來的,心裡多少有些瞧不起。
當即道:“光憑這點有些牽強吧。”
即使被反駁,顧從宴也半點不惱,神情相較平時還顯得溫和幾分。
商扶舟放下文件,溫聲道:“除非前後擁擠,否則大多人都不會選擇跟陌生人并肩同走。”
“何況,上下樓梯更應該單向行走,樓梯的空間雖然足夠,可兩人一起走,心裡上難免有幾分擁擠。”
商扶舟沒想起反駁的人叫什麼名字,頓了頓:“請各位設想一下,在這樣一個樓梯間,你們會跟不認識的人一同行走,并且步伐高度一緻嗎?”
付郵第一個搖頭:“當然不會。”
人跟人之間的交往是有距離的,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
當然在某些特殊情況,人們不得不侵犯彼此的親密距離,譬如擁擠的公交車上。
但在有選擇的前提下,人們都不約而同的會保持一定距離。
視頻裡雖然兩人沒有交流,也沒有眼神對視,但總透着股奇怪的感覺。
有人立馬想到:“意思是張華出軌了?”
遙控器重回遞到付郵手中,他道:“不排除這個可能。”
顧從宴忽然道:“給他們做個親子鑒定。”
付郵沒反應過來:“誰跟誰?”
商扶舟立馬會意,接道:“路芙跟張童兩姐妹。”
“你懷疑她倆不是路芙親生的?”
付郵:“就算張華真的出軌,也不至于十幾年前就開始吧。”
商扶舟回想起張華敦厚老實的長相,意味不明的笑道:“誰知道呢。”
付郵能做到刑警隊長的位置,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立馬敲定接下來的偵查方向。
衆人接着散去。
付郵帶人去了張華的小區。
小區後邊有條小巷子,裡面的路錯綜複雜,稍不留神就得繞進去,出不來了。
前面十字路口似乎出了車禍,付郵開車繞道,恰好堵在巷口。
警員下車查看附近的路況:“付哥,這邊都堵上了,車開不進去。”
付郵熄火,拉手刹,從車上跳下來:“從這兒穿過去。”
警員探頭看了看:“成。”
巷子初時還好,路隻有一兩條,越往後岔口越多,有些門前拉了根繩子,用來晾東西。
繩子拉得低,警員一不留神裝了上去:“嘶,什麼東西,硬邦邦的。”
“沒事吧。”付郵關心道,“晾得衣服。”
眼前的繩子上挂了幾件衣服,警員摸了一手冰碴:“這是曬衣服,還是凍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