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昉聽完元帝的誇獎,大喜過望!父皇居然有與他同樣的念頭。
以他的年紀很難接觸到政事,很多事情都隻是通過和皇兄們通信得來的。所以他也不知道,元帝竟是一直想要興建學社。他着實是沒想到,推廣标點符号,竟是正中元帝下懷,他與父皇交談才明白,因為父皇之前也是平民出生,最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更見識多了教育被上層人士壟斷的時候,作為窮困的平民百姓想要學習有多難。現在想想,其實也不奇怪,父皇對于皇兄們和他的教育向來很嚴格,從這就可以看出父皇的态度了。
元帝還給旭昉回憶了一番,當初征戰天下時,但凡有點機會,都會逮着機會,多學上一些,也正是因為他不停地學習,後來慢慢有了些文化,才能得到步步高升的機會。旭昉沒想到元帝還有這種經曆,但仔細一想,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他越與元帝接觸,就越發感歎,其實父皇與他一些想法、理念都是不謀而合的。甚至放在前世都完全不過時!這難道就是開國皇帝的魅力嗎?
正是因為元帝經曆過,所以更加痛恨權貴壟斷,更加痛恨貪官污吏。他才明白之前元帝的多疑和殺戮從何而來了。有了元帝的支持,他想做的事就順利得多。
旭昉根據前世的教育體制提了很多想法,元帝叫上了太子。三人讨論那天直讨論得昏天黑地。
他越說越起性,提到後世的完整的教育體制,更是話多的都停不下來。完全沒注意到元帝和太子看着他越發驚訝的表情。
“……可以廣建學社,選拔老師,嗯,就是夫子。除國子監之外,也應在各個州府廣建官學,甚至普及到各個鄉村。推廣統一刊物作為教材,保證官員選拔的合理、公平性,也可以更大範圍内選擇更優秀的人才。在條件成熟之後,甚至可以規定适齡兒童必須進入學社學習……”他越說越來勁兒,甚至說出了很多已經超過這個時代的理念。
元帝與太子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越來越驚詫的目光。
“小七,你是如何想到這些?”
旭昉語塞,長久以來用的借口就打算脫口而出,說些從古籍啊之類得來的。但還沒等他開口,見見着元帝神情正經,神态肅然道。
“可别又說從什麼古籍上知道了。這些,古籍中可沒有。”
旭昉想說的話就被這樣堵住,他想再開口解釋,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還說了一些完全脫離大興的内容,他心中懊悔,面對敬重的父兄,隻能無措地低下了頭。
沒想到因為他這一舉動,更是讓元帝和太子眼中的驚疑越來越深。
小七莫不真是生而知之,天授神思?
他們想到小七從小到大的一舉一動,言談舉止。再到後來的對番薯推廣的執着,水力風車的建造,棉紡織機的改造……再到剛剛的侃侃而談,拿出手完整又龐大的他所說的标點符号系統,越發肯定了這一事實。
元帝更是明白這物的價值。看着幼子說不出話來,難道天機不可洩露?
他看了看太子,第一次有些懷疑自己的選擇。難道小七真是上天派來,興盛大興的仙童?
“好,我看此物可行。小七,你這段日子,将這些再整理整理,之後朕召集中書省評閱過後,再與廣建學社一事一起進行。”自從費除兩相之後,中書省的權力被大大削弱,又因為元帝是個勞模,頗有些名存實亡的意思,讓元帝所下發的政令推行都暢通了許多。但中書省上下也是曆來經手政要之人,還是幫元帝分擔了不少事物。
旭昉聽到中書省,心裡更是松快了兩分。盡管中書省權力被大大削弱,但還是有一定的牽制作用,沒有讓父皇太過獨裁。隻有這樣,才能對父皇那頗有些極端的專制欲不再越來越膨脹。他能做的也僅僅隻是在旁一點一點的影響父皇。
“太子,你拿上小七帶來的方案,還有剛剛商讨之事,去做個可行的規劃。”元帝想了想,還是将此事交給了太子去做。太子經過他多年培養,能力自然是不錯的。但不知為何,他這會兒鬼使神差地又看了一眼幼子。
旭昉見元帝望過來,完全不知道父皇是什麼意思,隻能憨憨地向父皇傻笑。
太子手裡拿着之物,隻覺得手心都有些被燒着了。小七難道不知,父皇将此事交由他去辦,就相當于把功勞又算在了他頭上?他看着小七明明才與泓景一般的歲數,甚至還小一些的年紀,就已經有了這般空前的想法,心裡五味雜陳。又是高興,又是酸澀。
他接下命令之後,并未告辭離去,而是站在原地有些躊躇。
“父皇,小七……”
元帝聽見他開口,有些欣慰的同時,又不免感歎太子還是有些優柔寡斷,太過寬厚仁慈。
“小七如今還小。而且真要推廣起來,也是一件麻煩事。你安心接下即可。”
旭昉雖然不懂父兄在說什麼,但看見父皇這麼說了,也是一臉認同地點頭。
太子這才領命而去。
回到府上之後,他立馬召見了元帝為他準備的班底之下的一幹大臣,并将今日之事和盤脫出。再将連他聽小七說得那些廣建學社的想法都吃驚的原話都一一告訴了府上幕僚。
衆人是越聽越心驚,甚至看着太子說起七皇子臉上還一副有榮與焉的樣子,更是有些擔憂。再傳閱了七皇子所說的标點符号之法,越看越被其中廣凝的智慧而歎服。
看完之後,裡面最德高望重的老者就站了出來,他臉上甚至帶上了擔憂。
“殿下,這是陛下的想法嗎?”他想看看元帝對七皇子的态度。
太子自然知道他在說什麼,也不避諱。
他點頭,道。
“小七所說,孤與父皇都認為裡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