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知道,我們大周國泰民安,百姓平安自在,可這世上還有個不知名的小國,瀕臨末路。那位公主就誕生在這麼一個國家。”
“但皇帝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偏愛這位剛出生沒多久的公主,公主還在襁褓之中,賞賜就多得裝滿了一整座宮殿,隻因為她是皇帝最寵愛的貴妃所出。”說書人頓了一下,笑眯眯地問台下的聽衆:“這樣的皇帝可要不可要?”
聽衆又是擺手,又是搖頭:“昏庸至極,那一宮殿的金銀财寶夠多少平民百姓一年的花銷了?”
說書人凜了臉色:“對!那小國的百姓早就對這昏君有所不滿,公主的事情更是加重了他們的不滿,可手無寸鐵的他們怎麼能反抗得了暗衛不離身的皇帝?這時候常年在外征戰,為百姓真正謀事的将軍回來了。您猜怎麼着?”
台下聽衆不止聽過一遍這個故事,聞言立即接話:“當然是将軍替天行道把那昏君給滅了。”
說書人贊許地看了聲音最高的那人一眼,接着講:“當時将軍都沒來得及換下衣服,他就那麼穿着铠甲,握着劍,站在金銮殿上,與他忠心侍奉了多年的皇帝對視,眼中盡是失望。他對着那昏君說——”
說書人切換了坐姿,聲音也壓得沉了些:“皇上,臣實在不明白您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您知道在外征戰的臣聽到您昏庸至此的消息時,臣有多痛苦嗎?您不會知道,您心中隻有後宮的莺莺燕燕和那個尚在襁褓中的公主!皇上,這是臣最後一次喚您皇上了。我今日站在此,是因為我看到了百姓的苦難,看到了我國腐敗的未來。作為一個盡心守衛國家安定的武将,我決不允許我看到的事情長久持續下去。我今日就要替天行道,把你這個昏君斬于我劍下,還百姓一個太平世道!”
“将軍的劍和他的人一樣挺直凜冽,昏君癱軟在龍椅上,一句辯言也說不出。隻聽得咚地一聲,昏君的人頭落地,小國易了主。按理來說,天下易主後,新任的皇帝,也就是将軍,應該把昏君的親緣家眷一切斬殺,确保剛得手的天下不會再次易主,可将軍見公主尚在襁褓,雖得了昏君的賞賜,卻不記事,也不懂事,故而心軟留下了她,讓她繼續做新朝的公主。”說書人感歎,“将軍心胸實在寬廣,此舉真是令人驚歎啊!”
聽衆也紛紛贊同道:“不愧是将軍,要我肯定不會留下公主。後面公主都嚣張跋扈成什麼樣子了!”
“所以你不是将軍。況且留下公主這事也不能怪将軍,将軍又怎麼知道公主和她那昏君的爹簡直是一個模子映出來的呢?将軍雖然近乎于神,卻還是沒有神的預知能力啊。”
說書人合起扇子,一敲桌邊:“你說對了,将軍沒有預知能力,也無從知曉公主後來會長成那副模樣。他當時隻是覺得公主尚小,不該被昏君所牽連,至少,至少也要讓公主平平安安長大啊。”
“可公主呢,眼高于頂,因着将軍承諾了會讓她好好長大,就濫用她身為公主的特權欺壓百姓。可以這麼告訴各位,在公主出事之前,無人見過公主的容貌。”說書人道。
楊戬若有所思地看了眼乖乖遮着薄紗的郗又夏。
樓下說書人還在繼續講公主的故事:“可公主還是不知足,她不滿足于百姓臣服她,她竟然要太子也臣服于她。不過這公主也确實花容月貌,雖不是像妲己那般擁有極具魅惑的身段,卻也是十分标緻,尤其那雙漂亮無辜的雙眸,看得讓人覺得不是她在引誘你,而是你自己沒有定力一般。太子殿下就是在這樣的攻勢,栽了。”說書人左手手背拍了下右手手心,恨鐵不成鋼道。
哪吒喚郗又夏:“轉過來給我看看你的眼睛。”
郗又夏轉頭看他。
那雙眼眸确實水潤漂亮。
雖說郗又夏本身五官底子不差,但如果要讓哪吒挑出一個最出彩的部位,他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指向那雙眼眸。
說書人見他徹底調動起了聽衆的情緒,才接着往下說:“将軍不比昏君,他培養太子是為了讓太子接替他成為新一代賢君的,可太子卻差點被公主毀了。将軍勃然大怒,把太子囚禁起來,和他談了三天三夜,太子終于幡然醒悟,将公主是怎麼引誘他的全部告訴将軍。将軍聽了後,直奔公主府。各位認為将軍會如何懲治公主?”
聽衆道:“太子日後是要成為一國之君的,公主此舉已經犯了律法,應當斬。”
說書人點頭:“各位說得不錯,但此刻将軍還沒動了殺意。養了公主十幾年,将軍怎麼也有了感情。即便公主勾引了太子,将軍也覺得如若太子堅定些,那公主的計策根本無用,不全怪公主。可後來将軍為什麼又要按律法處置公主呢?”
“因為将軍從公主府内搜出了一些東西。”說書人神秘一笑,“那些東西不可說,不可見日光,是皇家的秘辛,我在此也不好給各位詳說。總之,将軍在看了那些東西後,對公主徹底失望,命人把公主壓入大牢。至此,兩朝都被嬌寵的公主跌落神壇,再不複傳奇。”
“好了各位,今天的故事講完了,我們下回再見。”說書人拖着調子結束了今日說書,起身鞠躬,收拾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