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引渡人 > 第73章 殊途難同歸(三)

第73章 殊途難同歸(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十六年前三界發生天劫,都說這天劫躲不過,沒想到上古妖神崖幽之子于此時成神,打開歸墟之門以倒流的雲羅之力扭轉天地乾坤,還将三界毒瘤打了個落花流水,最後對仙界諸神進行了一波重新洗牌,才有了凡間如今天地護佑的太平盛世。”

白頭發白胡須的老者坐在茶水攤中,一邊慢悠悠地喝着茶,一邊對着圍觀百姓娓娓道來:“若非這位年輕的新神相助,我們方丈山怕也早已經在那年的天劫中毀于一旦。”

“聽你所述那位新神當時打開了歸墟之門,那他豈不是也同時放出了被關押在雲羅的邪祟之物?”茶座附近人頭攢動,大家都争着搶着想看一看這位所謂方丈山首席大弟子的尊容。

“對啊對啊,如今天下妖族橫行,我們區區凡人哪能分辨妖族善惡,什麼時候被他們殺了都不知道!”

“诶!你分辨不了妖族善惡,難道就能分辨人的善惡?!”他将茶杯重重擲于桌上,面露不悅地指責,“有我們方丈山鎮守凡間,何須擔心惡妖霍亂?況且——

新神大人十六年來始終在凡間遊曆,到處行俠仗義為民除害,你們不必杞人憂天!”

“小姐!——”小丫鬟竹桃扯了扯自家小姐的衣袖,可她仍在人群中蹦蹦跳跳,不服氣自己被人形高牆擋在外頭,沒能一睹傳聞中方丈山弟子的真容。

“都出來這麼久了,再不回去,您偷溜出府之事就要被老爺發現了!”竹桃再次提醒魏甯。

被喚的人意猶未盡轉回身來,神色緊張地湊到竹桃面前小聲說:“噓噓噓!不是和你說了在外面不要叫我小姐嗎?”

“是……少爺……”竹桃撇嘴,看着自家小姐用黃粉将臉上的白皙掩蓋,又豎起男子的高馬尾,身穿灰藍色錦衣長袍,雖說看起來确實是俊俏小公子的模樣,但無奈她身形嬌小,最多最多隻能裝個還沒長開的小小少爺。

要是被人看出了破綻,讓人知了魏太傅最疼愛的小孫女偷溜出門,她被老爺家法伺候事小,小姐在外頭有個什麼三長兩短才是頂頂大事。

“不急不急,有雪芝留在屋中打點,我們隻要在午膳前趕回去就不會有事。”魏甯安慰好惶恐不安的小丫鬟,又重新擠到人群中去,甚至這次她幹脆高舉着手問詢起來:

“那個道士爺爺!您看看我!看看我能不能入你們方丈山習道呀!”

“這是哪個府裡的小公子?”衆人聽她揮手疾呼,紛紛讓開道來,一邊上下打量着她打趣道,“這小少爺說話娘娘唧唧的,怕是毛都還沒長齊吧?竟還想着去修道,哈哈哈。”

“小公子,你若是成了道士,那惡妖來了也是一口吃掉一個你呀。”

老道士還在喝着茶,突然與那蓦然闖入的年輕“男子”對視上,一下忘了将茶水咽入喉中。而那人還在笑嘻嘻地同他說:“道士爺爺,我也想長大後斬妖除魔,您看看我和你們道家有沒有緣?”

她見這老道士盯着她停杯不動,氣鼓鼓地奪過他手中杯放到桌上,又催了一遍:“您可不能看我年紀小,就想理由搪塞我!”

道士咽下茶,搖頭歎息:“這位小公子,您此生無緣入道,還是好好安心做您的貴府少爺吧。”

“你胡說,我娘說我銜玉出生,天命不凡,這你都看不出來,你肯定是假的道士特來京城騙取百姓錢财!”魏甯抱胸傲然,特意咳了幾聲加粗了嗓音道,“不然你倒是報上你的名号來,我托我爹爹去查查方丈山是不是有你這号人。”

老者低聲一笑,與她說:“在下姓孟名樵,确實是方丈山現任首席大弟子,也與方才提到的新神有過幾面之緣,絕不是坑蒙拐騙。”

魏甯看沒能給對方下馬威,又不想失了自己面子,隻能甩袖将雙手背于身後,哼着氣大步流星離開:“無趣無趣,就算你說的是真的,你們方丈山不要我,我自有成為大俠的其它辦法~”

“少爺,玩也玩了,鬧也鬧了,可别忘了正事呀。”竹桃舉了舉手中沉甸甸的錢袋提醒魏甯,生怕她半路突然又被什麼吸引跑得沒了蹤影。

魏甯接過錢袋掂了掂,臉上布滿愁容:“太子哥哥此次從邊境凱旋,接風宴上想必是文武百官列席,我為他精心籌備的禮物能不能送得出去還是個問題呢。”

“怎麼會呢,太子殿下與少爺青梅竹馬,此次歸來定也是急着想見少爺您的,你們有的是機會單獨相見。”

“單獨?!”魏甯小聲驚呼,“誰要跟他單獨見面?!孤男寡男的單獨見面也太暧昧了。”

“?”竹桃汗顔,“小——少爺,您又忘了您是女兒身。”

“哎呀。”魏甯用手指纏繞着身後的長馬尾,不屑道,“我與太子哥哥從來都是兄弟相稱,他也會覺得過于暧昧啦。若是讓人看到壞了他的名聲,以後他還怎麼娶妻納妃呀。”

主仆二人正在繁華的京城大街上慢悠悠地閑逛着,突然橫沖直撞而來一布衣男子,接過魏甯手中正在掂的錢袋便鑽入人群,等她反應過來,那偷盜者早已跑得離她十步之外。

連給太子哥哥買禮物的錢都敢搶?!這也太膽大包天了!她氣得趕緊朝擁擠中跑去,一下就将竹桃甩在人群以外。

“站住!你這賊,别跑!本少爺今天定要你好看!”魏甯邊喊邊跑,一路雞飛狗跳緊跟着布衣男子不放。等她尾随他入了深巷,于彎彎繞繞的巷子中遍尋不到賊人蹤迹,方才後知後覺自己竟被帶入了京中的流民巷。

她曾以魏府大小姐的身份陪同父親來過流民巷施粥行善過幾次,對這裡有些許了解。

住在流民巷中的百姓,多是幾十年前受到戰争殘害舉家逃離至京城的難民,尤為征兵後留下的婦孺老少,因來時便身無分文,住在寸土寸金的京中又難有起色,多數人仍靠官府布施勉強度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