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這是我的貓稅請查收! > 第20章 第二十章

第20章 第二十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黎宿眼角的餘光掃過那盆病恹恹的綠植,腦海卻浮現他剛進段明予家時見到的場景:腸胃經曆一波三折,已經比平常脆弱的人,冰箱裡堆得最多的卻是冷飲和速凍食品,玄關處的醫藥箱裡,一眼就能看到一隻過期半年的燙傷膏……

一股複雜難言的情緒在黎宿心中翻湧。五味雜陳中,熟悉的愠怒隐隐冒頭。他深吸一口氣,強行平複,喉間隻能溢出一聲極輕的歎息。

他向來無法容忍這種對自身健康的輕忽大意,不把自己身體當回事的态度。

連最基本的自我照料都如此敷衍笨拙,還養什麼綠植。

黎宿試圖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目光無意間捕捉到沙發旁牆上那個亞克力置物架。

三層架子上零零散散擺滿了小物件,種類駁雜,似乎也沒刻意分類。第一層有拍立得,成套的紀念币和一些風格迥異的小手辦;第二層甚至擠滿了各式各樣、甚至粉粉嫩嫩的鑰匙扣和公仔挂件。

大部分東西一看就不是段明予的風格,倒更像是朋友們随手送的禮物。

而他的視線,更精确地說,是定格在最角落裡,那個小貓形狀的木雕上。

他對這東西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為這是當年他親手雕了送給段明予當做生日禮物的。

段明予順着他的目光望去,解釋道:“哦,這些啊,基本都是張知和送的,還有一些是其他同學和朋友給的。”

黎宿問:“可以拿下來看看嗎?”

段明予點頭:“随便。”說着便也跟着他站了起來。

黎宿小心翼翼地打開置物架,取出那個小貓木雕。置物架裡的東西,看得出來被主人很好地保存着,連邊角都沒有磕碰。

段明予看着黎宿手裡的木雕,明顯愣了一下。他自己似乎都沒想起來,原來那個很久以前,黎宿送的小玩意兒,竟然一直放在這裡。

黎宿輕聲說:“想不到你還留着。”

段明予臉上掠過一絲被道破的尴尬,他清了清嗓子,說:“别人給我的心意,我當然都會留着。”

兩人手裡捧着那個小小的木雕,一時都陷入了沉默。

回憶開始翻湧。

打破沉靜的是段明予,他忽然舊事重提:“我不是早跟你說了嗎,當年你要是在飯館外面把話說明白,我們倆至于好幾年都不說話嗎?”

“你說得對。”黎宿低笑一聲,語氣帶着點自嘲,“現在回過頭看,是不是覺得那時候挺幼稚的?”

段明予切了一聲,說:“你幼稚我可不幼稚。”

黎宿沒接他這句,轉而又看向手裡的木雕:“你好像挺喜歡貓?我記得你收到的時候好像特别開心。”高中課間那天,他把這個親手雕的木雕送給過生日的同桌。對方當時愣怔了許久,然後一整個下午,嘴角都帶着難以抑制的笑意。

那時的黎宿覺得很奇怪,他和段明予剛同桌不久,友誼也才剛剛萌芽。這禮物并不貴重,段明予卻給了他一種超出預期的、十分純粹的快樂反應。那種回應,讓他覺得眼前的段明予離他很近,并不像印象裡自視甚高的公子哥,而是有着一份難得的樸實。

段明予聞言,挑了挑眉,向他伸出手。他手指輕輕勾了勾,卻嘴硬道:“有嗎?這麼自作多情?明明是你自己說雕這個花了好幾天,我隻是給你個面子而已。”

黎宿看着他眼中閃爍着的光芒,沒有反駁。他把小貓木雕,放進了段明予伸過來的掌心。

段明予的手指動了動,木雕在他寬大的手掌中,仿佛也跟着活了過來。他用指腹輕輕摩挲着小貓微拱的脊背。

為什麼當年會那麼開心?收到的禮物很多,他喜歡小動物,但如果非要從貓狗裡分出名次,他其實更喜歡小狗。

他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黎宿坦白:“可能是因為…你當時遞給我的時候,說了一句,‘這是送你的玩具’,之類的話吧?”

黎宿一頓:“嗯?”

段明予坐回沙發,兩指捏起木雕端詳。

光線格外好。

九歲的小孩子和母親逛街。父親晚上要回來吃飯,所以母親那天的心情格外好。路過一家樂高專賣店,那時的樂高對普通家庭而言算得上是奢侈的玩具,而他身邊的很多同齡朋友都已經擁有不少了。他仰頭看了一眼母親彎着嘴角、滿是笑意的側臉,心裡想着,媽媽已經很久沒有這樣開心過了。

他輕輕回握了母親的手,試探地問:“媽媽,可以給我買一份積木嗎?”他朝着櫥窗裡那盒心儀的積木眨了眨眼睛,又轉過頭,小心翼翼地和母親對視。

母親卻蹲下身,用那種格外甜膩、甚至帶着些引誘意味的語氣喊他“寶貝”。她說:“聽話,這些都是貪玩的小朋友喜歡的東西。今天爸爸回來,媽媽給你買一套漂亮的小西服好不好?晚上再給爸爸用小提琴演奏你新學的曲子。”

說完,她親昵地伸出一根手指,刮了刮小孩的鼻子,然後拉着他離開了那條街。小孩隻在轉身時,迅速回頭看了一眼櫥窗裡的積木,然後就再也沒有回頭了。

講述完這段陳年的記憶,段明予似乎有些赧然,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顯得太矯情了。

他們兩人今天的話都格外多。

怎麼說清楚這段經曆裡,他難以釋懷的“意難平”究竟是什麼?或許是,活了這麼久,他似乎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純粹地得到過一個“屬于自己”的玩具,一種隻因“我想要”而被珍視和滿足的偏愛。

黎宿靜靜聽着,半晌才低聲問道:“所以你其實并不喜歡小提琴?”

段明予歎了口氣,摩挲着木雕的小貓:“也不能完全這麼說。最開始是喜歡的,隻是後來越來越覺得,每次拿起它,都會想起那些不好的回憶和期待。”

“愛意被消磨幹淨了,剩下的可能隻有恨。”

哪怕隻窺見冰山一角,黎宿都會對假如易地而處,自己會比對方目前過得更好而産生懷疑。

黎宿一時不知如何安慰,但是他又恍然——對方并不需要安慰。因為他看得分明,段明予講述着那些過往時,嘴角扯着一絲自嘲的笑意。

這更像是對方花費時間為自己打造的堅硬外殼,是用力的防禦。如果有人試圖粗暴剝離這層外殼的舉動,可以說這個人不懂他、不尊重他。

因為當人能夠如此坦然、近乎釋然地向别人敞開,需要的就不會是淺薄的同情和安慰。

思緒回溯。

一個家境優渥,财力可以買下無數個樂高,但童年卻近乎荒蕪的小孩,會因為收到自己當年隻花了幾天雕刻、甚至稱不上精緻的木雕時,眼中迸發出的那種純粹的歡喜。

換别人也許會高興,會得意,但黎宿心口卻驟地一縮,酸脹感瞬間彌漫開來,那是類似于心疼的情緒,又帶着一絲難以言喻的、苦澀的柔軟。

他忽然生出一個荒唐的念頭,假如他很早就認識了段明予,他們兩個會成為很好很好的朋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