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最後一捧涼粉草,扔到簸箕裡晾着,林安鑽進廚房裡,開始做晚飯。
林承林予兩個小的,各拿了一柄小鐵鏟,一個小竹籃子,跑出院子,去挖今晚和明早給雞吃的野菜。
這段時間,三隻母雞天天都下蛋,功勞大得很,可不能讓它們餓了去。
蟲子抓不到,但野菜必須得喂夠量!
謝瑜搬出大陶鍋子,往陶鍋裡加了四瓢水,方才清洗幹淨的涼粉草,薅來半簸箕的量,用手撸下涼粉草葉片,丢入陶鍋中,蓋上鍋蓋,燒火熬煮。
做仙草豆腐,除了涼粉草這份主料,還要用到澱粉,但這個時代沒有提純的澱粉,隻能用碾磨細膩的米漿來代替。
當然,效果也不會比澱粉差許多。
先前已經讓林承泡好了米,往陶鍋底下丢了幾根耐燒的木柴,謝瑜就拎着泡米的木桶,往院子右側的小石磨走去。
林安忙着做飯沒空,這回的石磨他隻能自己推。
舀了一瓢水,沖洗掉石磨磨盤上的粉塵,謝瑜抓了一把米粒,丢進石磨孔洞裡,而後手抓着石磨轉柄,以順時針方向旋轉推動磨盤。
沒一會兒,粗粗的米碎粒就從磨盤旁邊的凹槽中湧出。
一碗米,泡脹了也沒多少,不經磨。一刻鐘不到,謝瑜就磨好了第一輪。
伸手撚了一下米漿,食指和拇指指腹前後挪碾,能感受到米碎粒的顆粒感。
謝瑜用毛刷,把磨盤裡所有的粗粒米漿掃成一堆,用海碗裝起來,而後,捏起一把粗粒米漿,塞到石磨孔洞裡,繼續轉動磨盤。
仙草豆腐像綠色的冰塊,米漿必須磨得很細很細,才能不破壞仙草豆腐的美感,賣上高價。
待會兒做好仙草豆腐,給大伯家送一些,天氣熱,大伯大嫂田間地頭勞作回來,喝下一碗清甜涼爽的仙草豆腐,消熱解乏,最好不過。
一家四口人,各在其位,專心的為這個家操持着,日子總會越過越好的……
*
又過了一會兒,大陶鍋裡的涼粉草葉子水已經煮開,一股清爽的香氣在院子裡逸散開來。
謝瑜松開磨盤手柄,走到大陶鍋旁邊,将陶鍋底下的柴火卸去一些。
而後,起身掀開鍋蓋,放一會兒氣,再把鍋蓋重新蓋上。
不過,這次他沒有嚴絲合縫的蓋鍋蓋,而是留了一條縫隙,方便氣息透出,任綠色的水泡泡在鍋裡不斷咕嘟咕嘟。
料理好陶鍋,謝瑜洗淨手,繼續磨米漿。
一刻鐘後,米漿剛好磨完三回,這時再伸手去撚米漿,已經沒有了最初的顆粒感。
謝瑜立馬拿過一旁小桌上放着的毛刷,将細膩的米漿刷出來,裝進海碗裡。
雖然磨了三回的米漿細了很多,但用做仙草豆腐的凝脂料,還不夠細膩,需要用棉布過濾一下,濾除所有的顆粒物,留取最細膩的漿水。
就在這時,廚房裡的林安突然走出來,朝院子裡的謝瑜問道:“阿瑜,你想吃韭菜煎蛋,還是荠菜煎蛋。”
謝瑜想了想,給出回複:“荠菜煎蛋吧,清爽一些。天氣熱,不想吃熱氣重的食物。”
林安點頭:“好,荠菜雞蛋。”
濾好米漿水,謝瑜走向陶鍋,用長柄竹編漏勺把鍋裡的涼粉草殘葉撈出,捏幹殘葉裡的涼粉草粘汁水。
而後,往陶鍋底下放入幹柴,猛火煮沸涼粉草汁水,倒入米漿水,用長柄勺不停攪拌,直至鍋裡的涼粉草汁液再次沸騰。
謝瑜撤掉陶鍋下的柴火,将綠油油的仙草豆腐凍汁液倒入方形托盤裡,因着要分一些給大伯一家品嘗,熬的汁液很多,仙草豆腐凍倒滿了四個托盤。
傍晚風涼,農村草木旺盛,沒人在院子裡跑動就不會浮出灰塵,以防萬一,每一個托盤上方謝瑜都給蓋了一個粗孔簸箕。
既不耽誤仙草豆腐放涼,也能隔絕大部分的灰塵。
謝瑜剛洗幹淨手,想拎水去菜園子裡澆菜,就聽見門外傳來兩串快步走的腳步聲。
“大哥!謝瑜哥哥!我們回來了!還挖到一株秋葵樹,就是之前在大伯菜園子裡見過的那種秋葵樹!”
林承臉泛紅光,一進院門,就興奮地大喊起來。
謝瑜聽見秋葵,立馬朝林承那邊看去:“小承,拿過來,讓我瞧瞧。”
林承快步走到謝瑜面前,挺起小胸脯,一臉驕傲道:“呐,謝瑜哥哥你看,很健壯的秋葵樹咧!我挖回來的,厲害吧!”
謝瑜伸手點了點林承的眉心,笑意溫和:“厲害厲害!走,你先拿着秋葵樹去菜園子,我去庫房拿一把鋤頭,咱待會兒就把秋葵樹種到院子裡去。”
說完,謝瑜立馬轉身朝庫房走去,拎起門腳挨着牆放置的鋤頭,直奔院外的菜園子去。
林予拎着兩個竹籃子的野菜,他把其中一竹籃子的野菜放到廚房水缸旁邊,另一竹籃子的野菜拎到雞窩旁,撒進雞食槽裡,給雞當晚飯吃。
喂完雞,他自覺的舀水,給院子裡的辣椒苗和桃樹苗澆水。
十來日的功夫,辣椒苗拔高了不少,已經長得齊膝高,枝葉端上冒着幾粒細小的小花苞,不仔細看還辨認不出來。
林安端着荠菜煎蛋從廚房走出,見林予蹲在辣椒樹前邊,不知道在做什麼,連忙出聲提醒:“小予,澆完水,過來洗手準備吃晚飯。”
林予回頭應了一聲:“還差兩株辣椒苗沒澆水,澆完立馬來。”
林安掃視了一圈院内,沒見到熟悉的身影,疑惑的看向林予:“你謝瑜哥哥和小承,去哪了。”
“剛剛挖野菜,挖回一株秋葵樹,謝瑜哥哥和小弟到院子裡,種秋葵去了。”
聽到這話,林安才挪動腳步,端着荠菜煎蛋,往堂屋走去。
*
另一邊,菜園子裡。
落日灑金,給菜園子裡的瓜苗菜苗鍍上一層金邊,瓜苗葉子和菜苗葉子在晚風中舒展晃動,像沃土裡的誕生的精靈,聖潔,脆弱,滲透出生生不息的希望。
謝瑜正在苦麥菜旁邊挖坑,用鋤頭背部敲碎新挖出來的泥塊,打算在這一處種下秋葵樹。
雖然這株秋葵樹隻要小腿高,但株身長得格外壯實,莖稈有小拇指那麼粗壯,應該是在肥沃土壤裡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