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銳利的目光穿過衆人。
“村、村長,要是賺不到銀錢怎麼辦?竹筍不好吃,做成瓦罐菜,誰會買啊……”
“就是就是,村長,若是賣不出去,咱一個春季的功夫豈不是都打了水漂……”
“安靜!”村長‘咚’一聲再次敲響了鐘,“一個一個上前試菜,能不能賣出去,大家夥嘗了味,心裡就有譜了!”
“這竹筍瓦罐菜,量不多,一人吃一兩根嘗嘗味就成,便貪嘴吃多了,叫其他人沒得吃。”
說完,便是躍躍欲試的試菜環節。
排在隊伍前頭的人,第一個吃菜,用竹簽紮起兩根菜,還未塞進嘴裡,就不由得皺眉:“這麼重的油,還不是豬油,做瓦罐菜真的有賺頭嗎?”
“算了,先嘗嘗味,要是不好吃,待會兒死命攔住村長開瓦罐菜坊!”
結果瓦罐菜剛一入口,心口的不安與糾結就被打散了。
好吃!
好好吃!
竹筍條清脆爽甜,帶着微微的辛辣,有腌菜的鹹味但不重,空口吃有一點點鹹,但配着粥吃就剛剛好。
有油浸潤着腌菜不拔幹,保留了野菜竹筍本身的鮮甜清新野味,隻一口,便能吃出竹筍瓦罐菜與其他腌鹹菜得差距來。
一刻鐘後。
村長再次敲響手裡的鐘:“大家夥!都嘗着味了吧!”
“覺着如何?能不能招人喜歡!能不能賣出去!”
一個眼睛轉悠的漢子提出質疑:“哎喲!村長,那瓦罐菜味道可好了。隻是,這油放的太多了些,本錢想來也不少。咱賣一罐出去,也賺不了幾文錢吧?”
村長張嘴剛想說話,謝瑜突然往前走了一步,吸引住了衆人的視線:“一罐瓦罐菜,用油10文錢左右,甜竹筍、野蕨菜、蘿蔔幹、黃瓜脆、金剛藤嫩芽兒等等,大部分都是山上田間的野菜,不需要花幾個錢就能買到一大筐。”
“提味增香的辣椒、蒜頭米,可以自己種。辣椒在咱這邊不算稀奇貨,一年種個十來株左右,夠你做幾十罐子瓦罐菜了。”
“一個瓦罐按照市價,約莫3到5文錢,裡頭的菜和時間人力滿打滿算5文錢。這樣一算,本錢為20文,咱賣到縣城裡去,一罐至少賣40文錢,便有一半的利潤。”
“若想做長久生意,還可以以全村之力,在縣城裡或租或買下一個鋪面,由專人負責經營管理店鋪,餘下的人每月都有分紅可拿,積少成多,一年到頭,也能多幾百文錢。”
“而且,除了瓦罐菜,咱還可以賣其他的。比如四嬸腌制的黃瓜,酸脆爽辣,味道極好,拿來當零嘴吃都成,不愁賣不出去。”
“這世道消遣少,大家都好琢磨那一口吃的,對吃食的味道比較挑剔。”
“隻要有好手藝,做的腌菜幹淨口感好,便不愁銷路。”
謝瑜說完,便後退一步,穩穩地站在村長身邊,任由村裡人打量。
村民們小聲交談着:“這位便是村塾的謝夫子吧?身量長高了不少,瞧着比以前還要有氣勢,眉宇間少了幾分溫和稚氣,多了成熟穩重。”
“訂了婚的人,自然就考慮得多了些,慢慢就成長了咯。”
“哈哈哈,說來也好笑。我家大牛二牛在家裡老說謝夫子長高了,看着沒以前那麼好親近了。”
“不過,這瓦罐坊……多半是謝夫子的主意吧。村長他老人家都閑了幾十年了,哪裡能想出這種好主意來。他老人家頂多想着賣賣桃子、皂莢,給咱增收。”
“既是謝夫子的主意,那這瓦罐坊多半能成事!不說了,待會兒我就找村長報名去,我家的竹筍份額有十根,全給瓦罐坊得了。”
“我也是!”
“我也……”
桌上的瓦罐菜被衆人吃光,各家各戶的代表也挨個走到村長身邊,簽字确認明年春季的竹筍份額全部讓給瓦罐坊。
當然,也有些一個人拿不了主意的,想回家跟爹娘妻兒商量商量,再做決定。
接下來,便是商讨瓦罐菜坊選址建造工作了。
謝瑜、林安、村長三人坐在皂莢樹底下,光影在他們臉上投落下斑駁的白色光斑。
秋季的風涼爽恣意,帶着山野草木葉尾微枯的絲絲燥氣,村長拿出一張全村的簡略标識圖,在皂莢樹護墩矮牆上鋪展開,手指指向兩處地方。
“靠近水源的,隻有兩處地方,一處在江邊,一處在村子中段的山溪旁,都是較為平整的宅基地,瑜小子覺着哪處比較合适?”
謝瑜:“山溪邊,溪水幹淨,取水洗菜也方便,那兒樹木高大,溫度比其他地方低一些,适合瓦罐菜的保存。”
謝瑜掏出一張紙,遞給村長:“這是我對瓦罐菜坊的建造設想,村長瞧瞧,建成這樣的一個瓦罐菜坊約莫花費多少銀錢。”
村長接過紙張,打開後認真看了好一會兒,眉頭皺得越來越緊:“這不行吧,一個瓦罐菜坊,用的青磚砌牆,哪有那麼多的銀錢啊?村裡人見着了,也不好解釋。”
“土胚房灰塵重,容易髒了瓦罐菜,青磚房耐用灰塵少,我們做的富人生意,一定要保證瓦罐菜的幹淨。其次,土胚房用不了幾年便需要修補,長期來看,還是用青磚房比較合适。”
村長聽了這話,也覺着有點道理:“青磚房按照紙上所繪的格局來建造,耗材較少,隻是瓦罐菜坊占面大,估摸着10兩以下就能搞定了。”
“若是銀錢足夠,村長可以盡快安排人手去做了,趕在明年春天之前建好瓦罐菜坊,早點讓大家嘗到甜頭。我聽說隔壁村專産菜籽油,村長您也可以過去交涉一下,看看能否簽訂契約,做長期生意。”
-
離開皂莢樹時,時間已經來到中午了。
謝瑜和林安各拎着兩個空罐子回家,路上撞見林清行、林清延兩兄弟,手裡各拿了一卷紙,找謝瑜問問題。
“夫子,您可以幫我們批一下課業麼?”
“昨晚想了一晚上,今天早上喝了粥,就開始動筆了。這是我們粗淺的一些想法,第一回做這類課業,覺着很有意思,便火急火燎的過來找您批一下。”
林清行、林清延兩張端正的小臉上滿是認真,遞出答卷紙的手微微顫着,澄澈的眼睛亮亮的,盛滿希望的微光。
謝瑜挨個接過他倆的答卷紙,面色溫和:“一起去我家吧,給你們仔細看看,順道喝點糖水。”
林清延、林清行唇角勾起:“多謝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