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回初三帶着家人過好日子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兩人承擔了以前爸爸的主要工作,往年是于爸爸大掃除,他甯願自己動手,也不會要孩子們幫忙,最多是貼對聯、喜箋時,讓孩子幫忙扶梯子,遞喜箋,他能接受自己忙着,孩子們閑着。

于媽媽在家做丸子、炸糖果、做熏魚、炒帯殼的花生等,花生要炒得好,得小火慢炒,很費時間。

吃完晚飯,于爸爸今天可以早點祭拜菩薩,然後就能休息看春晚了。還記得小時候,沒人幫忙,家務又多,于爸爸可能得十一二點才能忙完,正好無縫銜接去土地廟送廟香。

于靜老家,老百姓談不上多迷信,但家家戶戶都會過年過節到土地廟上香。

初一親戚們不走動,大家都在自己家,左鄰右舍之間互相拜年、串門、打牌,于靜于軍吃過早飯去叔叔家,給爺爺奶奶叔叔嬸嬸拜年。

老人們常說大年初一要讨好兆頭,初一怎樣了,一年就會怎樣。小時候有個特别天真的想法,初一不寫作業,那一年都不用寫作業,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初二去大舅家拜年,這個時候拜年,要互相帶禮物,每家買的年禮不一樣,就得記住誰家買的是什麼,去對方家拜年時再一模一樣帶過去,以免弄錯了東西,誰家的貴誰家的便宜,産生矛盾,這麼操作了很多年。

當然這樣操作也有弊端,最先去的人家不需要多買年禮,隻要将别人帶去拜年的禮物再帶回就行,排在後面的人家需要買的更多。

10年左右,小舅提議,每年年禮帶來帶去得麻煩,不如就互免,大家空手去空手回,一不浪費錢、二輕松省事、三省得禮品放家裡沒人吃都過期了,直接去親戚家吃一頓、玩一玩。家家都有孩子,壓歲錢一直都是互免。

于靜覺得這種方式特别好,一直以為其他人家也差不多,後來看到網上有人吐槽,拜年走禮,誰家拜年禮物買的比别人家的貴,覺得自己吃虧了,誰家孩子多,紅包包的多,誰家紅包包的少,吃虧或占便宜,原來大家不都是一樣處事的,還會鬧出矛盾,簡直不可思議。

親戚家來往少了矛盾,也沒有人在過年期間非不知趣地問,誰掙錢多少、誰考試分數,沒人願意做讨人厭的人。

拜年吃飯期間,于靜抓緊時間寫作業,終于在初五那天寫完,親戚們刮目相看,覺得孩子知道努力了,不貪玩了,然後敲打自家的孩子,好好跟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學,一起寫作業。于靜于軍着實落了不少同輩人的埋怨,表姐表弟們不能理解他們的專注,于靜隻能解釋說是老師作業布置得特别多,來不及寫,再說要中考了,不想進廠,想繼續上高中。

主要的拜年任務完成,剩下的大人們去就可以,初六開始,于靜每天早早騎車去市裡網吧,于軍也跟着,于靜特地買了酒精和棉花,擦幹淨桌面、鍵盤和鼠标再開始幹活。兩人開了兩台機子,于靜寫稿子,于軍練打字,第二天帶了以前的稿子,讓他敲成電子版,省得盲練。

作為一個鄉下土包子,于靜上高中之前不知道什麼是“餃兒”、燒賣,城裡的同學說起這些,她不知道是在說什麼。後來才知道說的是電視上的餃子,她頓時感覺多年春晚白看了,淨關注美女帥哥、關注小品了。

上大學前,于靜不知道什麼是土豆,隻知道馬鈴薯。一次聊天時,室友說發了芽的土豆有毒,于靜不知道什麼是土豆,她說你小時候沒看過一篇作文嗎?作者寫媽媽回家鍋裡飯不夠了,她就從牆角撿了幾個發了芽的土豆煮了吃,後來中毒身亡。于靜恍然,她是看過這篇作文的,但當時不知道土豆就是馬鈴薯。

為了讓弟弟不跟她一樣,于靜這幾天帶他在市裡淨挑沒吃過的東西吃。

下午回家前,于靜于軍一起逛書店,買全了新學期要用的各科輔導書、練習卷、還買了幾本名著、課外書給于軍開闊閱讀面。

這個時候的輸入法,用得挺累,開始一分鐘隻能打一二十個字,一天八個小時,隻寫了一萬出頭,第二天寫了一萬五千字,第三天寫了一萬八千字,第四天一萬六千字,手酸了。四天寫了約六萬字,用郵件發給了雜志社編輯,這四天幹的活頂平時一個多月的更新,平均一天掙了一千塊。

十一回校,開學後首先面對的是體育中考:50米短跑、1分鐘跳繩140個、立定跳遠。校長要求初三提前二十分鐘到校,到校後到天還是烏漆麻黑的,所有人在操場摸黑練50米跑,每個班,十人一組,按組聽口哨跑。

上午的大課間,隻要不是晨會,所有初三生也是練跑步。體育課練跳遠,跳繩讓在家練。練習的效果很明顯,全班幾乎所有人的練習成績都能滿分。據說校長老師們有去疏通關系,避免有人緊張失誤達不到滿分。

體育考試在本鎮的高中,大家各自騎車去,要求穿着輕便的衣服,于靜考試時穿短袖短褲,考完了就套上春秋衫,輪到于靜跳繩考試時,程文兵已經考完了,跟幾個男生趴在欄杆外圍觀。

跳繩計數有一對一的監考老師,跳到140,老師喊了停,不用繼續跳滿一分鐘,于靜套上外套和長褲,白了程文兵一眼,她感覺這群男生是在安靜地看大腿,又不能明說,要憋壞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