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回初三帶着家人過好日子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剛進臘月,大人們就開始泡去年蒸饅頭時留下來的幹發面餅,泡開後,一點點加面粉和水,面越漲越多,就轉移到缸裡發,每天煮一鍋白米粥,涼了倒進去。

蒸饅頭前一晚,根據家裡的情況,将今年要做的百十斤面粉和好。

記得小時候家裡做饅頭,要兩百多斤面粉,一小部分做帶餡的,大部分拉長長的饅頭條,切片曬幹妥善保管,能一直吃到秋冬天。

後來條件好起來,家家戶戶過年的饅頭越做越少,有的人家隻做二三十斤面粉,量太少沒必要大幹一場,常常三五親友家合并在一起做。

百十斤面粉和一缸,一共兩缸,要把這麼多的面粉和均勻,保證明天一早剛好能用是門技術活。饅頭蒸的好寓意着明年順順利利,這天大人們不許說不吉利的、不利于蒸饅頭的話,比如“做餅”就不能說。

有的人家沒和好面,就會發生一群人等一缸面發酵的情況,有的大聰明甚至用電熱毯裹着缸,催發酵。

第二天早上外公會帶蒸籠過來,今年外公、小舅來幫忙做饅頭,于爸爸提前劈了很多木柴,他主要負責燒籠鍋,跟小舅一起端蒸籠,于靜于軍撿饅頭,熱饅頭排整齊,涼透了再轉移至大竹匾。

剛蒸出來的菜肉饅頭、蘿蔔絲肉饅頭、豆沙饅頭暄軟誘人,特别是沒包好的透油大包子,油汪汪,每當這天,于靜能吃六、七、八、九個,仿佛包子自己有意識,不知不覺就進了她的肚子。

涼了之後再蒸的饅頭,永遠沒有剛出籠的好吃,一次也隻能吃兩三個。

三種餡用完,剩下的發面會用來蒸實心的長饅頭條,人就輕松了,三兩下就能拉好六條,晾涼了,于靜和于軍開始切饅頭片,用竹匾接,攤開曬。

于靜小時候最喜歡的零食就是幹饅頭片直接放油鍋裡炸,又脆又香,好吃地很。

每家做好了饅頭,會分送親友家,互相品嘗。

老師布置了相當多的寒假作業,每一門都有N張試卷,于靜開始寫作業,于軍也沒法玩了,跟着姐姐寫。

期末考得好,程文兵有些松懈,看不見于軍去找他玩,就知道他們在寫作業,也逼着自己來了,三人一起學習氛圍好,能專心些。

三人連寫四天,寫到臘月二十八收工。年前采購年貨,都沒空去,隻叮囑爸媽幫忙多買點奶粉、鈣片,他們在堅持跳繩,想長個子。

過年前的一個好消息,收到雜志社漲薪的通知,因為故事很受歡迎,從千字40漲到千字100,翻了一番,于靜打算早點寫完作業去市裡網吧寫稿子,趁着假期多掙錢。

山中不知日月,困在農村,忙于備考,出門不便,于靜并不知道雜志銷量如何,她的故事受衆如何,隻能從漲薪感覺應該是受歡迎的。

今年沒有大年三十,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姐弟倆早早起床,掃地、擦抹、拖地,先把樓上打掃幹淨。

太陽升起來了,兩人拿了一沓紙錢開始折元寶,從小折到大,動作很熟練,兩個多小時,疊滿了三個油漆桶,空桶是于爸爸從工地帶回家的,方便裝東西用。

中午要祭拜祖先,于媽媽做菜,紅燒肉、紅燒魚、紅燒雞、炸肉圓是基礎,其他的看情況加,再炒個把素菜,有時為了隆重點,中午會包扁食,那别的菜就不用做了。

祭拜過太爺爺太奶奶、太太爺爺太太奶奶,把菜回鍋,開始吃中飯,小時候最盼着這一天,肉可以多吃幾塊。

于靜于軍主動承擔大掃除的任務,紮了稻草在竹竿頂端,清理一樓屋頂的蜘蛛網,清理舊的福字、對聯、喜箋,擦灰掃地,兩人搭伴,三點多就打掃完成。

于靜翻出爸爸買的對聯、喜箋和福字,調好面糊,一人扶梯子,一人貼,一個多小時完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