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子上如果有裂痕、感染或是磨損的迹象,都必須及時進行清理包紮,确保這雙利爪始終處于最佳狀态,随時可以投入實戰。
這些這些看似瑣碎卻又至關重要的馴鷹細節,都是烏古論部的馴鷹前輩們長期實踐和經驗積累留下的寶貴碩果,這些秘訣源自每一位馴鷹人對鷹的深刻理解。
他們在與猛禽無數次的磨合中逐漸形成高超的馴鷹技藝,并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烏古論部的生存發展曆程中,化作一種深沉的信仰與圖騰,融入進他們的血脈與靈魂。
天地大德曰生,烏古論部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為蒼穹之下,他們始終心懷對自然的敬畏,懷揣着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努力地與萬物生命和諧相處,共享大自然的饋贈。
對于烏古論部的人們來說,鷹從來都不隻是簡單的狩獵工具。更是他們的夥伴與魂魄所歸。
在每一次與鷹的互動中,在每一次狩獵的協作裡,烏古論部的族人們都能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頑強與美好,這份獨特的情感紐帶,也讓他們在這片蒼穹之下,愈發堅定了前行的信念和守護家園的決心。
——
為了讓風青能夠更好地适應狩獵環境,在首獵後,涅裡塞還經常帶着它到各種不同的環境中去,讓風青熟悉不同的地形和氣候條件。
至于讓她的鷹接觸更多的人群和動物,從而減少其在狩獵時的幹擾因素。
包括獵鷹與獵狗之間的配合,讓鷹習慣人類的生活環境等,這些完全不在涅裡塞考慮範圍内。
開玩笑,小鷹隻要有她一個搭檔足矣,驕傲的小公主不需要任何其他因素介入輔助,就算要再養一隻小寵,也絕對不會是犬,至少也得是狼。
當然,涅裡塞自從得到風青後,每天都是明媚的。有鷹萬事足,她完全不需要其他的搭檔,因為風青實在是讓她揚眉吐氣。
而除了飛行和捕獵技巧的訓練,烏古論部的馴鷹人還不止一次和涅裡塞抗議,要求培養風青的服從性。因為在女真族的圍獵活動中,海東青并不是單獨作戰,而是需要與獵手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捕獵任務。
眼看着小公主還有不到三年就将迎來及笄禮。根據女真族的傳統,屆時一定會舉辦一場盛大的勃極烈圍獵。因此,風青和涅裡塞勢必要在圍獵場上展現出一定風采,才能獲得機會完成涅裡塞心中那抹隻有身邊近親才知道的“小小”野望。
雖然涅裡塞對風青的偏愛讓她把訓練的時間一推再推,但在延遲了近3月後,涅裡塞還是開始通過一些特殊的訓練方法,試圖讓風青學會聽從指令,與獵手協同作戰。
之所以涅裡塞不忍,是因為和獵手完成磨合的過程不亞于一場熬鷹的殘酷。為了使獵鷹明白獵手發出的特定的口哨聲或手勢,讓獵鷹知道何時起飛、何時捕捉獵物、何時返回。
饑餓與鞭打是造訪的常客。一天近百次的枯燥重複訓練,是對尚存野性的獵鷹最殘酷的精神折磨。
它們心馳于自由寥廓的天空,魂牽于無垠的蒼穹。然而,那腳鍊卻如沉重枷鎖,羁押着它們的靈魂,使其不得掙脫。于剛完成首飛、就不得不面臨鐵籠的狹小和灰暗的鷹篷的曉曉更是如此。
這對于早已領略過藍天巍廣之壯美、享受過暢快自由呼吸的母親阿布卡赫赫而言,這等被拘束的境遇更是宛如一場噩夢,那被束縛之痛直刺心底,更是一種斷然無法容忍、如針砭骨的陣痛。恰似銳器劃過心脈,每一秒都飽受煎熬,每一刻都在經受靈魂的拷問。
是的,在那場混亂裡,風青不僅救回了父親和妹妹,陀爾海渾水摸魚中的行徑,讓風青一家終是團圓。
事後完顔洪亮無能狂怒,卻發現看鷹的下屬在那場激烈的戰鬥裡早已去見了長生天。也就不了了之。
一般熬鷹結束,馴鷹人才會着手與獵鷹建立信任關系。
他們會用食物引逗鷹,讓鷹逐漸習慣在人的手臂上栖落、休息。這個過程需要耐心和細心,馴鷹人要通過不斷的互動和獎勵,讓鷹感受到人類的善意,逐漸消除對人類的恐懼和敵意,才能讓警惕的猛禽甘願低下驕傲的頭顱栖息于人類的手臂上。
對于風青而言,涅裡塞在臨時駐地内的所作所為和當時為了盡可能節省時間營救曉曉,所以在這個環節放了洪水,省了涅裡塞不少的事。
隻可惜負責馴養阿布卡赫赫的是完顔兀梳,她和母親阿布卡赫赫僵持在了第一步,對阿布卡赫赫的熬鷹整整持續了12天,母親比風青更為烈性,她幾乎滴米未食,即便難以抵抗徹夜未眠的困頓,意志也很是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