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火廟會,熱鬧非凡。
碧眼胡商,漂洋番客,腰纏萬貫,列肆高談,更有濫賤紗羅滿地堆,統統繞在汴河水畔,色彩盈動的條幅随風而擺。
水波粼粼中映着融融金色,細碎晃眼。
“東西兩廟貨真全,一日能銷百萬錢。多少貴人閑至此,衣香猶帶禦爐煙。”【1】沈固言不禁被這市井繁華迷了眼,他自小出生鄉野,來了上京隻顧勤學苦讀,辭官後忙着自己的那點掙不了幾個錢的營生,還從未好好作為閑人感受這京都繁華象。
初上的各色花燈映着陸綏珠眸中似盛着潋滟水光,濕漉漉的似一隻嬌俏的玉兔。
她眉眼含笑與沈固言并肩而行,時不時被街上的小玩意吸引。
廟市乃為天下人備器用禦繁華而設也,珊瑚樹、走盤珠、祖母綠、貓兒眼,盈架懸陳,盈箱疊貯。紫金脂玉、犀角、伽喃、商舞、周鼎、秦鏡、漢囤、晉書,物不足貴。
又外邦奇珍,内府秘藏,扇墨箋香,幢盆鏡劍,柴汝官哥猛納毯豔,洋緞蜀錦,官妝錦繡,世不常有,目不易見。【2】
百貨具備,遊人甚多。
遠遠的望見看一個小攤兒上有賣面具的,有各種小動物式樣,猴子、兔子、飛鳥、遊魚的,還有神荼,郁壘、鐘馗還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撞色鬼臉,模樣霎是新鮮可愛。
“客官,買一對兒吧,這是當下最時興的款式,看旁邊的小娘子這麼喜歡。”
攤主笑呵呵的招攬生意,不停的介紹自己攤位上是整條街賣的最的最實惠好看的,陸綏珠本想從懷中掏出銀子,卻被沈固言搶了先,他自己挑了一個狐狸面具戴在了臉上。
面具下面半張臉是紅色的,眼睛處是白色黑色拼接而成,戴上之後别有一鼓魅惑風流的氣韻,陸綏珠笑着說好看,然後挑挑選選,最後揀了一個豎着耳朵的粉腮小兔子的面具拿在了手裡。
人群熙攘,免不了推推搡搡,順着人流攢動,兩個人不知道被擠到了何處。
這一條攤位上都是女子發飾,因此火花神廟又稱花市,每月逢四日有市…其北四條胡同,則皆閨閣妝飾所須。【3】
“這麼多女子裝飾,你不去挑一挑。”因着街市太吵,沈固言隻能大聲說話。
看這琳琅滿目應接不暇的珠翠玉钗,陸綏珠本也是動了心,可是一想到恐怕買了這些小玩意,将來離開上京也是帶不走的,心中作罷,遂面上搖搖頭。
商販大聲吆喝叫賣——
一路喧喧嚷嚷,彩燈擺飾林立,自有熱鬧節慶氣息。
不遠處傳來擊鼓之聲,包着大紅布的擺錘咚咚咚将人們都引到了台子上,陸綏珠和沈固言也跟了上去。
高搭戲台過廟會也是民間戲曲演出,俗稱唱神戲,聽其他人在吆喝閑談着,好似今日唱的是目連戲。
旁邊還有各種曲藝表演和無數雜耍,皮影戲,木偶戲,說評書,講相聲。
酉時剛過神戲便要開始了,大家紛紛聚集在台子下面等着看表演,這一會的功夫其他的攤位便暫且冷清了下來。
一男子和一女子穿着戲服登台,下邊立馬想起了一陣轟鳴的掌聲。
陸綏珠和沈固言也雖不知是什麼戲,也跟着捧場鼓掌,相視一笑。
這一眼不要緊,晃眸間陸綏珠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鶴立在人群中央,長衫而立宛若神祇,神情淡漠不辨喜怒,仿佛這世間的熱鬧與他無關。
旁邊似還站着一個女子?
看了幾眼陸綏珠便收回了目光,不想惹上這不必要的麻煩。
也不知怎得這樣不湊巧,無數人影攢動的人頭下與漫天彩燈流影郁霭中,他們二人便就在這鼎沸的人聲中對視了。
時間彷佛被拖拽,喧鬧的聲音慢慢變得模糊遠去,耳畔隻剩下悶澀的嗡鳴。
當陸綏珠反應過來的時候,那邊的男子已經在向他們走來了。
穿過這密密麻麻的湧動人流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陸綏珠碰了碰正看戲入迷的沈固言的胳膊。
果然沒反應,陸綏珠又添了些力氣狠拽:“現在攤位上人少,我又想買那些個珠翠首飾了,我們過去吧。”
被掐的有些疼的沈固言雖迷惑女子行徑,但這點要求還是無有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