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南山有高樹 > 第11章 共枕

第11章 共枕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司如卿擺好武器,從庫裡回來時,正看見張長東圍着三棵樹大呼小叫,正試圖在上面往下拔什麼東西:“哇,真的都透過去了,箭尖都冒頭了,拔不出來,師父你好厲害呀,原來你功夫那麼好啊,這就是傳說中的百步穿楊嗎?師父你什麼時候教我這手一弓三箭?”

隻一箭,張長東對白民印象徹底改觀,從以前不情不願地被迫叫師父,到現在喊得真心實意,恨不得當場跪地再拜一次。白民理好箭袋和弓,讓下人拿走放好,說道:“等你把我路上教你的文章背熟。”

“啊……不是說不學讀書寫字嗎?”張長東再顧不上管箭的事,悻悻走到白民身邊:“我拜你為師隻想習武,又不想學文。”

白民一笑:“那都是你說的,我可沒答應,現在頭也磕了,茶也敬了,想後悔卻辦不到了,否則就是欺師滅祖,這不是你們江湖中人的大忌嗎?”

張長東快哭了:“你騙人。”

司如卿幾步跑到白民身邊,張了張嘴沒出聲,掃一眼四周圍來來往往搬運擺放東西的下人,行禮道:“殿下。”

天氣熱,司如卿清點一天的物品,忙得腳不沾地,白民瞧他臉上起了一層汗珠子,拿出帕子給他擦了擦,笑道:“累了吧,先去吃飯,這裡不着急,反正我們這幾年都不走了,慢慢收拾就好。”

吃飯時白民不留人伺候,隻三個人同桌而食,司如卿這才能痛痛快快問一句:“哥,什麼叫這幾年都不走了?你以後就留在京城了嗎?再也不回涼州了嗎?為什麼呀?”

白民道:“我本來就該留守京中,直到我這一輩的兄弟姐妹中有人登上皇位才準就藩,先前鎮守涼州隻是因為剛打完仗,防止異族卷土重來,一時間離不開。這幾年邊境安甯,互市漸興,我不在涼州也沒關系,自然也就不回去了。”

“可我不喜歡京城,”這裡處處都是規矩和陌生人,僅僅一天司如卿就覺哪裡都不順眼,低落道:“我想回涼州去。”

“你想回就回吧,”白民道:“的确涼州更适合你,可我不能回去了。”

司如卿急道:“那怎麼行,要回去就一起回去,你不去涼州,我自然要在京城守着你。”

白民給他夾了菜,笑道:“那就學着适應京城的生活。在涼州時我需要你保護,在京城更需要你保護,那時候你要防着異族和流寇,如今在京城裡要防那些躲在暗處的人,你若不留下守着我,再有人要害我怎麼辦?”

司如卿頓覺責任重大,白民的生命安危全系于他一身,猛點頭:“哥你放心,我絕不會讓榆州的事發生第二次。”

張長東聽得雲裡霧裡,唯一能聽懂的事隻有他們以後就要在京城定居,短時間内回不去涼州了,他沒有司如卿的落差,反正隻要不是迷離谷,在哪裡都一樣不是自己家,便跟着問道:“師父,是皇上皇後不讓你離京的嗎?”

白民道:“是,也不是,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了,現在我跟你說了你也未必懂。”

接到回京诏書那一天就該明白,皇上是看不過去他在涼州無法無天,要把他叫回京城收拾他了,想來回京不久等待他的就是卸下兵權,至于娶不娶妻倒在其次,但他才回來第一天,至少不能急到這種地步。

昨晚皇帝設宴迎白民回宮,宴席散後白民留宿宮中,皇上皇後和秦王,加上白民四人聊到深夜,全無君臣之禮,隻是家人對坐閑談,連燈火都愈覺可親,言辭間全是對他的關切,問他在涼州過得好不好,說他離京九年,長大了,長高了,卻也瘦了。

白民隻是回答:“兒臣一切都好,隻是想念父皇母後,想皇兄,想得厲害。”

除日常上奏軍務政務之外,每月一道請安折子從不間斷,間或還有跟皇後和秦王的家書,更随信帶着不少孝敬父母和兄長的厚禮,孝悌功夫做足,皇後也會時時差人給他送些東西,除了宮裡的賞賜,還有她親手縫制的衣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齊備,隻是手藝一如既往的差,就跟用來裝庚帖的香囊一個樣。

皇後将門出身,從小跟随父親膝下長大,閨中時學的是刀槍騎射,常去的是軍營邊疆,對于女兒家都該會的琴棋書畫女工刺繡一類,隻在出嫁之前匆匆學過一陣子勉強應付事,畢竟當了王妃之後,這些也用不上她。但有了孩子之後,哪怕再不熟練,到底也要學着撚起針來,對着幾匹布料嚴陣以待,隻為讓兒女們出門在外穿得更暖和些。

那些衣服白民在涼州時沒穿過,但都差人小心放好,時時拿出來漿洗晾曬,進京前特意換上再進宮,皇後看見果然既好笑又心疼:“你這孩子,如今都長這般高了,衣服瘦了短了就别再穿,本宮給你做幾件新的便是,何必還穿在身上,不舒坦不說,讓人看見也不怕笑話。”

白民道:“誰會笑話我,别人羨慕我有個好娘親還來不及。”

皇後嗔他油嘴滑舌,隻長個子不長規矩,說話間還是紅了眼眶,九年不見兒子,換哪個做父母的都會放心不下,天家親情有時也與尋常百姓無異,嚴父慈母之心世人生來皆有。

皇後實在是個好母親,為兒女做盡打算,所以才會在九年前對白民說:“民兒,我已經失去一個女兒,不能再失去兒子了。”

這個兒子當然不是白民,而是秦王白璋,皇後不想失去白璋,但白民就無所謂了。

本朝開國皇帝戰功赫赫,文成武就,堅信一個不會打仗的皇帝不是好皇帝,故而大虞儲君除身負無上榮耀之外,更該承擔最多責任,每遇戰事,皇儲挂帥出征乃是傳統,一來鼓舞兵将士氣,二來也防武将功高震主,權傾朝野。北方六部聯軍進犯涼州時,懷安公主身為皇儲,責無旁貸,而她戰死之後,除了皇儲要另選他人之外,更要再于成年皇室子女中選一人出征。

曾經皇族子女都想得到的位子,如今成了送命符,誰都不想沾染分毫。敵軍來勢洶洶,兵強馬壯,涼州大軍缺乏良将,守城将士不敵,而皇儲未定更是耽誤最佳反擊時間,緻使涼州最終失陷,由北狄統治長達七年之久。

直到七年後白民尚未成年卻主動請纓挂帥,攻打北狄,皇帝允了。

那時這場仗無人主動願打,除了不想丢命之外,更因為這仗本該屬于皇儲,若非皇帝點名,誰冒頭誰就是有觊觎皇位之心,秦王因此陷入兩難之境,于情于理他都該接過皇姐的戰旗,領兵出征,可他還不是太子,倘若真去自薦了,是心懷河山還是等不及想當太子,那就全看皇帝怎麼想。

誰都沒想到白民會提出要去,那時他甚至還未成年,攻打北狄之任原本無論如何都輪不到他。白民挂帥,如果戰事不利,丢命的是他,若大勝北狄收複涼州,旁人眼裡觊望皇儲之位的還是他,不管輸赢都要被架在火上烤,是非功過隻能由他人評價,多說一個字,多做一件事都是錯,而他和白璋之間更要為此不知生出多少嫌疑。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